6月初的挪威南部,峡湾群峰之巅,碎石路、泥草路、残雪路、岩壁路,有一个少zhōng年,穿着帆布鞋,双手插兜,如履平地,下雨下雪时就撑着雨伞,依然闲庭信步……
眼前所见的风景,无论峡湾冰川还是峭壁山脊,无论山岚舒卷还是雨雪伴虹,在他眼中都是震撼心灵的壮阔凄美——仿佛这一切都在吟唱着关于整个星球地质变迁的宏观叙事歌谣。
挪威峡湾之旅的重头戏肯定是著名的“三块石头”徒步——也就是布道石(Preikestolen),奇迹石(Kjeragbolten)和恶魔之舌(Trolltunga)。
布道石和奇迹石都位于吕瑟峡湾(Lysefjorden),距离斯塔万格不远;恶魔之舌又被称为巨舌之岩和山妖之舌,位于林格达尔斯湖(Ringedalsvatnet),湖水最终汇入哈当厄峡湾(Hardangerfjorden)。
除了三块石头之外,我们挪威南部行程还加入了比三块石头更难也更美的贝瑟根山脊,是挪威人最受欢迎的徒步路线No.1,属于尤通黑门山脉(Jotunheimen),可以俯瞰不同颜色的两个冰川湖延德湖(Gjende)和贝瑟湖(Bessvatnet)。
我们10天的挪威行程,第1天集合日之后,第2天直接把强度难度拉到最大,挑战贝瑟根山脊,之后就是悠闲的峡湾冰川瀑布的自驾游,第7,8,9三天连续徒步恶魔之舌,布道石,奇迹石三条步道。
这四条步道各有特点,风景也都非常迷人,可以说是人生必打卡之旅,简单做个比较吧:
奇迹石
往返4.5-5.5小时
往返10km,累计爬升700米+
难度指数:★★★★★
强度指数:★★★
风景指数:★★★
心跳指数:★★★★★
布道石
往返3.5-4.5小时
往返8.5km,累计爬升500米+
难度指数:★★
强度指数:★★
风景指数:★★★★
心跳指数:★★★★
恶魔之舌
往返8-10小时
往返22km,累计爬升900米+
难度指数:★★★
强度指数:★★★★★
风景指数:★★★★★
心跳指数:★★★
贝瑟根山脊
往返9-10小时
往返16km,累计爬升950米+
难度指数:★★★★
强度指数:★★★★★
风景指数:★★★★★
心跳指数:★★
强度指数侧重线路总体的距离和爬升,考验的是体力和耐力;难度指数侧重线路的路况难易程度,考验的是技巧和经验。
简单说一下四条线路的徒步过程:
贝瑟根山脊是我们此次行程中第一条徒步路线,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因为非常纯粹无人打扰。
徒步路线主打一个野性荒蛮,从山脚的灌木丛和草甸,到山腰的岩壁土路,再到山脊的碎石路和雪坡,有些需要手脚并用,甚至还要从一条小瀑布的上端穿过。
全程暴露感极强,视野也很好,我们原以为走到山顶就可以,但是贝瑟根山脊最经典的景观位其实是在山脊还要再往西边的下山路上,这里可以同时看到雪山下两个颜色不同的湖泊,延德湖和贝瑟湖。
天气很好,尤通黑门国家公园之美尽收眼底,这一路收获了徒步的辛苦,乐趣和成就感。
有了贝瑟根山脊的巅峰之旅后,我们的第二场徒步——恶魔之舌,就显得轻松一些。尽管恶魔之舌的往返有接近23km,比贝瑟根山脊足足多了7km,但是路况比贝瑟根山脊要好走很多,主要都是泥土路,石板路,也有一些雪路。经过一开始的400米左右的爬升之后,后边的路基本都是平路和起伏路。
我们徒步恶魔之舌是阴天,一开始下了雨,后来到了山脊又开始下雪,走到一半到达林格达尔斯湖第一个观景台时,雪过天晴云海翻涌,风光绝美,之后又开始飘雪,风大的时候雪粒是密密匝匝横着吹过来,我打着伞几乎是90度横在迎风面上。
到达恶魔之舌之后,刚好雪过天晴,尽管空气中还夹杂着雪花,但视线已经非常通透。
看到的画面就跟此前想象的一模一样,真的会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块从峭壁上突兀地伸出去的岩石真的太酷了,下边是空的,高处湖面800米左右,站在恶魔之舌上有一种君临天下的豪迈感。
虽然这里的徒步者比贝瑟根山脊多10倍,一路上往返大约看到100多人,但恶魔之舌并不需要排队很久去拍照,甚至有时候整个区域没有任何游客,可能也是6月初人还比较少的缘故。
恶魔之舌也远没有照片上看着那么恐怖,准确说是,从拍照者的视角看被拍者是很危险的,但被拍者自己站在恶魔之舌上是感受不到下边的万丈深渊,所以反而不会害怕。
恶魔之舌反而是三块石头中最不恐怖的。
恶魔之舌徒步完的第二天下午去爬布道石,布道石是“三块石头”之中最“游客”的徒步线路,从停车场的规模和硬件设施就能看出来,几乎相当于国内的黄山九寨。
6月上旬的游客数量估计每天1000-2000人吧,老少咸宜游人如织。
布道石就是一路前往吕瑟峡湾的断崖观景台,单程只有4.1km,一路爬升400米到顶,没有太多起伏路,我带着队伍里体力最好的张扬几乎是一口气爬上去,单程用时1小时10分钟左右。
布道石爬山的路况以石板和石阶为主,除了下雨天有点滑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难度,最后一段路挨着吕瑟峡湾的一段几乎是垂直的断崖,脚下就是湛蓝的吕瑟峡湾,尽量靠着山壁一侧走,不然真的会恐高。
和恶魔之舌一样,布道石也是从拍摄者视角看着很恐怖,但是被拍者站在布道石上其实不会特别害怕,整个平台都很大,只要不站在悬崖边缘都很安全,也切记不要站在悬崖边缘,至少留够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前两天刚刚当地新闻传出有游客从布道石上坠崖身亡。
布道石徒步完之后,斯塔万格住一晚,接下来就是这次大家最期待也是最忐忑的奇迹石,走完恶魔之舌和布道石之后,我会觉得自己应该也能轻松走上奇迹石,但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奇迹石的徒步者数量比恶魔之舌稍微少一些,比布道石少起码一个数量级吧,终究还是难度门槛摆在那里。
单从路况来说,奇迹石甚至比贝瑟根山脊还要难,我穿帆布鞋走了这四条徒步路线,只有在奇迹石的徒步中滑了几次。
奇迹石单程4.9km左右,全程以岩石路为主,暴露感极强,先翻三个山头,然后就是山脊平台,三个山头之中第一个山头最陡最滑,基本都要拉着铁链上,下山会更难一些,主要看个人对于坡度的理解。
其实对于平衡感好核心稳的人来说,反而会很有乐趣,下山过程中有些大石板坡,我是双手插兜大步流星下,但有一对印度情侣居然是用的屁降——这种徒步路线依赖的就是技巧和经验。
所以,布道石徒步的感受,个体差异会很大。
三个山头爬过之后,剩下一段到奇迹石的路都很好走,全是平石板路,最后走过一段雪地,那块传说中的石头赫然眼前。
也许是6月初游客实在太少,我并没有看到任何人站在奇迹石上,更没有排队拍照的人流,奇迹石旁边的观景平台上零零星星大约10个左右徒步者坐着休息。
我从不同角度打量了一番奇迹石,也确定了奇迹石下边就是断崖深渊,视觉效果非常恐怖。
我对于这种垂直落差是有恐惧的,当时就在群里给同伴们发了消息——“奇迹石我不敢上去。”
也相信了网上的说法,奇迹石才是三块石头里最吓人的那块。
后来同伴们陆续上来,观察了一下从“岩石转角”到“准备平台”再到“奇迹石”的那一小段不到5米的路,纷纷表示并不觉得恐怖,休息一会儿打算等这阵云雾急雨散去,就站上去打卡拍照。
也就是这段时间里,我突然改变了想法——要克服内心的恐惧站上去!因为相比于【恐惧】,我更讨厌【遗憾】。
有三个同伴今天选择在斯塔万格休息没有来奇迹石,而我们剩下的四个人,都成功站上了奇迹石——并且是刚刚下过雨的奇迹石!
第一个去的是小虾米,我给她拍照,她似乎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和迟疑,但是从“准备平台”到“奇迹石”那一步,她还是有点担心刚下过雨石头会滑,于是选择坐下来然后迈一条腿到奇迹石上,然后再慢慢站起来,最后跨到奇迹石上。
第二个去的是杜杜,她过“岩石转角”比较丝滑,然后没有犹豫先前脚踏上奇迹石,稍微停留3秒左右,确定石头不滑之后再将后脚跟过去,比较轻松自如。
我是第三个去的,过“岩石转角”那一段其实最接近悬崖,我用右手中指扣住岩石上的铁环挪到“准备平台”上去,抽出手指时被卡了一下,有点小慌。不过从“准备平台”到“奇迹石”我几乎没有犹豫直接一步跨过去,站在奇迹石上也没有紧张,拍完照又一步跨回去。
最后一个去的是文慧姐,一开始她觉得自己胆子是我们几个人里最大的,后来发现她其实是最慌的那个。她站在“准备平台”上时还是有一点点迟疑,迈出去的腿又收了回来,跟我们说:“我状态不好。”等了30秒左右,她稍微调整了一下状态,最后也是直接一步迈过去。
我们四个都顺利站上奇迹石之后,大家有一种此行圆满的成就感,开始兴高采烈地分享刚刚站上奇迹石的心情。
我忽然就忘记了自己是怎么一鼓作气站上去的,反正当时是完全没有去想这石头下边就是万丈深渊,而是完全放平心态,仿佛大脑是一片空白。
当时注意力集中在眼前这块石头上,忘记这块石头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如果犹豫不决一直想着眼前这一切其实是如临深渊的话,估计会紧张到腿软,也就不可能果敢地站上去。
大部分我们害怕的其实是内心的恐惧本身。
完成了奇迹石勇气挑战之后,内心是满满的轻松愉悦,仿佛此前很多天萦绕在身体里的心魔此时终于烟消云散。
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身临其境——当你真实地站在那里,才会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感受。
在奇迹石有五种人:
1.根本不去尝试,占大多数。
2.尝试了,但到了“准备平台”犹豫了,还是不敢上。
3.坐下来爬上去不敢站起来,就坐着拍照的。
4.坐下来爬上奇迹石再站起来。
5.直接一步跨上去的。
其实站上去的人并非是勇敢,没站上去的人也无所谓遗憾,我们只需要遵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