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合集①一⑥|“六个行动”: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民生   2025-01-02 11:12   内蒙古  

刚刚结束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五大任务”、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六个行动”是新的一年完成好“五大任务”的重要抓手,不论是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就业促进行动,还是节水行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奔腾融媒聚焦“六个行动”推出系列奔腾时评。

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一)
重大项目谋划行动: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强起来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区明确提出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就是要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作为“六个行动”的第一项行动,承载着引领经济发展、积蓄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使命。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重大项目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面对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重大项目建设的紧迫性,下大力气抓好这一关键环节。

谋划重大项目,储备要“足”。目前我区项目储备总体偏少,一些项目质量不高。要紧扣国家支持方向、自治区紧缺领域及市场需求,聚焦新能源、新兴产业、高铁通道及物流通道等关键领域,谋划一批具有标志性、牵引性的重大工程。

谋划重大项目,开工要“快”。要加快审批速度,优化工作流程,确保项目一旦成熟便能迅速开工。要抓实前期工作,一入库就抓紧配备,保证批下来就立马能干,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要加强项目监管,督促企业加快建设进度。

谋划重大项目,投产要“早”。要坚决遏制消极观望或圈占资源搞投机的行为,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要充分发挥中央转移支付的作用,加大地方政府投资力度,挖掘国有资产资源潜力。要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金融机构也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是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所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干字当头,只争朝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确保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为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二)
助企行动:服务要“心贴心”  暖企要“实打实”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稳经济关键是稳企业,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针对我区企业不同程度遇到的困难,在全区组织开展的“六个行动”中明确提出“助企行动”,就是要动员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动上手帮助解决、实打实地做好服务,当好企业突围发展的助推器,让企业安得下、能扎根、发展好,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动力。


要主动为企业“疏堵”。针对办事慢的堵点,要严格执行限时审批制度,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主动揽起代办任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有效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把时间和精力聚焦于核心业务拓展,疏通企业发展中的梗阻上来。

要坚决给企业“撑腰”。金融机构要一视同仁对待国企和民企,让资金流向真正有潜力、有需求的企业;政府招标要公平公正,消除隐形门槛,让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凭实力拿到“入场券”。各方共同携手,为企业营造公平竞技场,激发市场无限活力。

要积极为企业“赋能”。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要完善税收抵扣、利润返还等政策,推动科研机构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科研资源,鼓励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承担政府技术攻关任务,助力企业在市场浪潮中以“智”取胜。

要全力给企业“减负”。大力倡导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柔性执法的正气新风,必要的检查要精准高效,直击问题核心且跟踪整改到位,让企业安心经营。少些折腾,多些关怀,只有企业轻装上阵,才能阔步前行。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兴则经济兴。在这场政府和企业助企纾困的“双向奔赴”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责任重大,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统筹各方,坚持“企业之所想、政府之所为”,做好做优各项助企惠企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三)
就业促进行动:“稳定的工作”托起“稳稳的幸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六个行动”之一的就业促进行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只有高质量的充分就业才能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促进就业,要有“岗”可上。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集成各类政策形成对就业的牵引力。各地各部门要想办法多办企业,企业多了就业岗位才充足,要坚持大中小企业一起抓,培育发展更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创业、给予政策优惠等,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深挖就业“蓄水池”。

促进就业,要就地取“材”。要破解企业本地用工比例偏低问题,制定企业招用本地用工人员的相关政策,建立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的招用机制。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该给扩岗补助的就给补助,该给用工补贴的就给补贴,该帮助管理的就帮助管理,引导企业多在当地“招兵买马”。

促进就业,要开拓“蓝海”。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不断拓展就业服务空间,要组建农牧民施工队、劳务合作社等参与工程建设,围绕“一老一小”助力“家门口”就业。要高度关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打开的更多新空间。要建好“一网通”数字化信息平台,更好弥合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差”,增强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

促进就业,要有的放“矢”。要破解“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问题,市场需要什么人就培养什么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企业提前对接供需、开展订单式培养。各部门加强资源整合利用,瞄准市场需求实打实地开展培训,对能安排就业并与职工签订中长期就业合同的企业,可以直接进行补贴。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各地各部门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要挺膺担当,抓好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以“更稳定的工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四)
节水行动:用节约之水托起发展之舟

节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节约,就是增长,就是发展。

在全区启动“节水行动”,旨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抓大头、抓重点地区、抓关键环节,提高各领域、各行业用水效率,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农业节水增效,精准灌溉守住发展底线。农业是节水的主战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与节水产业是必由之路,摒弃大水漫灌,全面落实工程、农艺、品种结构、机制“五节”措施,大力推广滴灌、微灌技术,逐步核减耗水耕地,为可持续发展守住底线。

工业节水减排,技术革新驱动绿色转型。老旧火电、钢铁等企业用水效率低下,当务之急是加快节水技术改造,创建节水型企业与园区,推广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引导高耗水企业采用先进节水工艺,以技术革新驱动水资源集约利用。

城镇节水降损,拧紧水龙头减少浪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到户计量不足,这背后是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城乡居民节水意识欠缺,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要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智慧城市与乡村建设,堵住跑冒滴漏。


这一系列节水举措,离不开市场化手段的有力支撑。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行工业用水预算管理,构建合理水价体系,用收取的水费反哺节水建设,让每一滴水都实现价值最大化。


节水行动,不喊口号,重在行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让资源集约节约的刚性约束真正硬起来、规则立起来、政策落下去、管理跟上来,打好节水“组合拳”,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五)
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在主动开放中扩大“朋友圈”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要发展必须得主动开放,开展好“六个行动”中的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就要把对外、对内、区内的区域合作都做起来,在主动开放中扩大内蒙古的“朋友圈”。


一步扩大对俄蒙开放,做有来有往的“好邻居”。要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和海外仓布局,进一步扩大农畜、机电和“新三样”等产品出口,主动走出去参与俄蒙两地各领域建设;还要加快谋划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扩大边民互市贸易、跨境旅游规模,让进口货物不再“酒肉穿肠过”,跟有来有往的“好邻居”成为合作共赢的好伙伴。
重点抓好京蒙全方位合作,做积极协作的“好朋友”。京蒙协作已经有28年的历史,这是一场老友间的“双向奔赴”。北京科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使用绿电规模不断扩大,这都是内蒙古的机遇;内蒙古应用场景广阔、绿色农畜产品丰富、文旅资源独特,这也是北京所需。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京蒙合作,深入实施“六个倍增计划”和“四项行动”,吸引更多“京资”“京技”“京师”“京医”到内蒙古,想方设法把蒙品、绿电进京规模做得更大,开发更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让更多的“好朋友”来了就不想走。
促进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做鼎力支持的“好兄弟”。我区东中西部条件各异,要立足比较优势奋勇争先。蒙东五盟市要鼓起“重振雄风”的壮志,联合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区,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呼包鄂要在发展上主动“挑大梁”,加强对蒙东的帮扶支援;蒙西的乌海及周边地区要加强园区统一管理、产业统筹布局,提升整体发展效益。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各地各部门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在优势互补、发展互济、合作共赢中,扩大区域合作“朋友圈”,画好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奔腾时评之“六个行动”(六)
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对于内蒙古而言,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具体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总抓手就是建设北疆文化。一年来,内蒙古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的抓手实起来了。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就是要一鼓作气、久久为功,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让北疆文化更有知名度和吸引力。


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要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要深入研究阐释,开采北疆文化这座“富矿”,加强对北疆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的研究结合全区各级弘扬蒙古马精神办好两件大事的生动实践,提炼阐释好蕴含其中的时代价值,不断丰富北疆文化内涵。通过加大考古、申遗工作力度,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贡献,让北疆文化宝库更加璀璨夺目。
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要“重锤响鼓”,放大音量。要加强宣传展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大宣传格局,广泛宣传内蒙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资源,在大型节庆、文旅活动和群众性活动中嵌入北疆文化元素和标识,推动乌兰牧骑等艺术团体到全国乃至国外展演,让国内外观众更好地通过北疆文化来认识、了解内蒙古,感受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要让精品力作“好戏连台”。北疆文化声名远扬,需要有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好作品支撑。要通过扶持重点文艺项目和奖励精品创作,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展示内蒙古好形象好风貌的精品力作。

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要“先立后破”,让好作品有好效益。剧场热起来,市场火起来,需要破除机制体制中的障碍和壁垒。通过“院团十公司”、“公益十市场”等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增强活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当前,北疆文化品牌打造已初见成效,要久久为功抓下去,为提升内蒙古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锻造强大精神纽带,以文化建设的大提升支撑经济发展的大跃升。   


(点击图片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撰稿/田光宇 赵峰 孙雪梅 阿荣 和岩 刘璐 王丽霞 石凯强

责任编辑/牛智嵘 王玮琦

审核/云航

监制/弓春伟 王玉甫


声明/转载注明来源于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



奔腾融媒
奔腾视界 一往无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