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真题 || 水杉(1520)

乐活   2025-01-27 10:04   云南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
(河南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生长快、材性好、树形优美。晚白垩纪水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后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范围变化较大。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在亚洲东部向南迁移;目前野生种群仅存于我国湖北、重庆、湖南交界处。20世纪40年代,水杉被发现后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竞相引种,目前已栽培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1示意水杉化石在北半球部分地区的分布,图2示意不同地质年代水杉化石分布的北界。



(1)推测古近纪北半球冷暖变化特点。


(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的原因。


(3)简述水杉被世界多国竞相引种的原因。




 思考  时间


参考答案

【答案及解析】

(1)气候呈现暖湿—冷干—暖湿交替变化;气候整体变冷。
(2)欧洲地形平坦,寒冷气流入侵,温度低;气候变冷,不适宜水杉生存。
(3)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
【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水杉喜欢暖湿环境,由水杉化石分布界限图可知,古近纪的北半球水杉生长界线先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气候暖湿,利于水杉生长,其范围扩大,之后气候变冷,生长北界南移,再之后气候变暖,生长北界又往北移;总体来看,古近纪水杉的分布北界南移,说明古近纪整个时期北半球气候变冷。
【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生长快、材性好、树形优美。晚白垩纪水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后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范围变化较大。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在亚洲东部向南迁移”可知,水杉喜暖湿环境,由图可知,在新近纪水杉的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新近纪阶段全球气候不断变冷,欧洲纬度高,温度更低,不适宜水杉生长;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寒冷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气候寒冷,故水杉逐渐在欧洲消失。
【小问3详解】水杉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种,水杉顽强的生命力帮助其适应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杉树木挺拔,叶子形态秀美独特,秋季叶子变红,能有效美化城市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展现处园林绿化的魅力;水杉具备一定的抗盐碱能力,种植在海边可以抵御海风和海浪的侵蚀,种植在河流两岸可以有效减少洪涝发生,水杉树冠茂密,能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水杉能有效抵御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等,通过吸收、转化和释放作用净化空气。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

— End —
诚邀关注

— End —
诚邀关注


获取更多优质地理资源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知识店铺

匠心地理
致力于地理课程、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全网同名:匠心地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