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到 ,福气绕
今天是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既有迎财神的喜庆,也有送穷的祈愿,更有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为新的一年拉开序幕。那么天博的新春文化市集有多么热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ART01
津卫茶脉 老津衛茉莉花茶拼配工艺体验
如果要问天津人钟情于何种茶饮?那必定是茉莉花茶。小时候,家中长辈总爱沏上一壶茉莉花茶。当那澄澈的茶水从壶嘴潺潺倒入茶杯,满屋便充满了清幽馥郁的茶香。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津派茉莉花茶领域的行家——迟老师,她来自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老津衛”。迟老师亲自展示了茉莉花茶的拼配过程,细致入微地讲解了不同茶叶的特点、天津人对茉莉花茶情有独钟的缘由,以及“拼配”这一制茶工艺的奥秘。天津茉莉花茶拼配技艺堪称一绝,它巧妙地融合了江北、江南、华南、西南等各大产区茉莉花茶的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精准的比例调配,既保证了茶汤的甘醇爽口,又兼顾了经济实惠,最终打造出独具“杀口”风味的天津茉莉花茶。
听过迟老师的一番介绍,现场观众们纷纷化身“调茶师”。大家轻嗅着不同茶叶散发的独特香气,凭借着自己对口感的偏好,将各种茶叶以不同比例精心混合。随后,大家还依照老式茶叶包装方法,用茶纸将亲手拼配的茉莉花茶仔细包好,这一包,不仅包进了茶叶,更包进了对传统茶文化的热爱。
通过这次“拼配”体验,参与的观众们深入领略了天津茉莉花茶拼配技艺的历史变迁、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极大地增强了对地方茶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
PART02
“ “扭”出灵动小蛇
扭扭棒是一种拥有缤纷色彩、富有弹性的手工棒,只需简单的扭转、弯曲与粘合,就能变幻出万千奇妙形态。乙巳蛇年大年初五,在天津博物馆,一场妙趣横生的手工活动悄然展开,小朋友们纷纷动手,用扭扭棒“扭”出一只卡通蛇,与这些灵动的伙伴一同开启新年的欢乐篇章。
扭出好运 扭出快乐
只见老师拿出两根扭扭棒,双手灵动翻转,先扭出小蛇圆滚滚的脑袋,随后,这两根扭扭棒一左一右穿插其中,只为让小蛇有一个灵动的身姿。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也扭起来,小朋友的脑袋装满了奇思妙想,一双双小手灵活地摆弄着扭扭棒。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条憨态可鞠的卡通蛇。
通过扭扭棒小蛇活动,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激发了无限的创造力。这些饱含着爱与创意编织而成的扭扭棒小蛇,带着孩子们对新年的憧憬与祝福,在天津博物馆度过一个有趣的文化年。
成果展示
PART03
古韵香凝 香牌制作体验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至今依旧蓬勃盛行,魅力丝毫不减。它是一种通过用香方法的长期研习,以达到探究学问,反观心性,调养身心,增强智慧的生活艺术形式。
香牌起源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宋代,当时的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对香文化极为推崇,将各种香料按一定配方混合制作成香牌,用于佩戴、薰衣、薰室、把玩等。
老师授课中
老师首先大致介绍了制作香牌的过程,再带领大家按步骤制作。首先要使用香匙称量香粉放入小碗中,加入粘粉用香箸搅拌均匀,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加水和香泥,这一步骤最考验大家的水平。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定的技巧,水多则香泥过于软烂,难以成型;水少则香泥干裂,无法粘合。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逐渐掌握了诀窍,调出了细腻适中的香泥。接着,将香泥放入心仪的模具中,轻轻按压,使其填满模具的每一个角落。随后,小心翼翼地将模具倒扣,轻轻敲击,一块精美的香牌雏形便诞生了。
尝试制作
最后老师讲解香牌阴干的方法,及阴干后抛光及穿绳的方法。香牌手作体验活动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与传承。也让大家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寻得了一片宁静的古韵天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现场
END
图片:宣传教育部 张诚
文案:宣传教育部 高姗
编辑:媒体中心 崔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