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既有历史长期的传承积淀,又有顺应潮流的“偶然”转型。
固原地处六盘山区,海拔1700米以上,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上佳之地。同时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红军长征的结束之地,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备受旅游爱好者追捧。
在“壮大一产夯基础、带动三产促繁荣、撬动二产强动力”的“一三二”产业发展思路指导下,固原干部群众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战天斗地搞生产、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了特色农牧业、生态经济、文化旅游、特色食品、清洁能源、纺织服装、新型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助农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众产业中,农业仍是固原根深蒂固的主导产业。中国“六盘山黄牛之乡”“马铃薯种薯之乡”“冷凉蔬菜之乡”……这些“国字号”的荣誉,是固原特色农牧业的烫金名片。预计2024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产增加值分别达到192亿元、8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9%。
特色农牧业发展需要农业基础不断夯实,2024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28.2万亩、高效节灌5.1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2.8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的90%以上,全市粮食总产量约86万吨,同比增加约3万吨。
前不久,固原黄牛跻身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在肉牛行业整体“遇冷”的窘境下,固原市全面落实自治区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政策措施,畜禽生产稳步恢复,西吉县双成公司屠宰加工、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牛肉分割加工中心、泾源县源牛公司等一批肉牛屠宰分割项目多点开花,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2024年,全市培育肉牛养殖家庭牧场75家,肉牛饲养量达到94.6万头。推动6家肉牛定点屠宰厂提质扩量,建成牛肉分割加工中心5个。同时,引导鼓励经营主体在上海、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建设“宁夏六盘山牛肉”品牌体验店、营销店11家,前三季度实现畜牧业产值46.7亿元。
曾经西海固老百姓的“救命蛋”,如今已是农业产业中举足轻重的“金蛋蛋”。目前,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选育出了粗淀粉含量超20%的“宁薯15号”,抗旱性能优良的“宁薯16号”,鲜食菜用型专用品种“固薯1号”,在西北区联合试验中平均产量位居第一的“宁薯19号”……极大丰富了固原马铃薯种类,从源头上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宁夏天启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产原原种5000万粒,年原原种生产能力达1亿粒,类似这样具备大规模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不仅为本地种植提供原原种,还销往全国各地;高标准农田改造和新技术新品种保驾护航,全市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80%;雪川2万吨马铃薯全粉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预计全年加工薯条薯饼16万吨、淀粉12万吨。从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到精深加工、产品出口,固原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擦亮“中国马铃薯之乡”金字招牌。目前,全市种植马铃薯79.48万亩,打造种薯繁育基地1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个,马铃薯原原种繁育量达1.5亿粒,马铃薯标准化贮藏能力达80万吨。
安徽合肥、浙江德清、四川成都、湖南长沙、上海、北京,2024年,以“六盘山冷凉蔬菜”为代表的固原地标名品走向全国,固原市在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地理标志品牌保护与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成果显著。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年产鲜菜200余万吨,西吉芹菜、彭阳辣椒、原州西蓝花、固原甘蓝、隆德花菇成为各县区代表性“明星菜”。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个,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食材,更获得了欧盟认证,拿到了全球通行证,远销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去年蔬菜畅销、价格走俏,较上年有大幅增长,广大菜农、合作社和蔬菜企业表示,产量和收入为近十年最好“业绩”。
同时,固原的产业绝不仅仅局限在农业。近年来,全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大力扶持联农带农、产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落地建设美华玻璃一期、莱纳多纺织装备和地毯绒布制造、王洼煤矿主排水系统扩容、链邦煤矸石固废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71%、120%、360%,煤、电等主要工业产品产能大幅增加。还在生态经济、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上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造血”能力,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的画卷徐徐展开。
记者:崔一波
编辑:李智华 责编:蔡雪莉 审核:崔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