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支队伍,近5万人!在源城,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

文摘   2024-10-21 11:28   广东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今年8月,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构建了总队、大队、中队、小队四级志愿管理体系,我市目前已建成志愿服务总队1支、大队24支、中队523支、小队1811支,志愿者人数11.8万人。


  其中,源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围绕“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任务,把“大党委”共建单位专业力量、社会热心人士吸纳进志愿者队伍,依托74个村(社区)成立77支志愿服务小队,注册志愿者近5万名,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目标。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开设“快乐四点半课堂”。


01

“单车服务队”解锁
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在源城区埔前镇圩镇社区,身穿“蓝马甲”的“单车服务队”成了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志愿者骑着插有服务队旗帜的单车,载着“百宝箱”(装有急救箱、雨伞、垃圾袋、清洁抹布、导览图等),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有需要的居民和游客提供急救、搬运、指引等帮助,全力以赴为群众排忧解难。


  据了解,“单车服务队”由圩镇社区干部、小组长、党员及志愿者等组成,他们充分发挥随行随停的便捷优势,在走街串巷的同时,发现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等,及时用随行携带的工具进行清理;发现乱摆卖的商户、乱停乱放的司机及其他不文明行为的行人,主动上前进行劝导;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单车服务队”成员又化身文明交通劝导员,引导教育家长遵守交通规则;针对居民邻里之间出现矛盾纠纷,他们及时充当“和事佬”,妥善化解纠纷,以“单车服务队”的细“治”入微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单车服务队”累计巡街86次,清理卫生死角、“牛皮癣”、漂浮垃圾等113处,劝导不文明行为92宗,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服务群众400多人次,打通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最后一米”。


  “单车服务队”是源城区埔前镇圩镇社区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源城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挖掘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契合点,构建“135”志愿服务体系,即“依托一个平台,强化三大保障,聚焦五项重点”,促进更多志愿服务力量融入基层治理,激活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构建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单位齐抓共管、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新局面。


02

“一村一品”志愿品牌项目
架起党群连心桥


  “我们通过强化志愿服务阵地、做好精细志愿服务、选树志愿服务典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及抓好智慧平台支撑,将志愿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行动中,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源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叶德昶表示。


  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源城在东埔街道丰源社区创新推出“快速反应小分队”模式,处理社区诉求工作,即“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实现服务“不打烊”。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职责明确、便于管理”的原则,将社区分成6大网格,协调发动党员先锋、青年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网格员、共建单位等力量组建网格服务管理队伍,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实行定网、定人、定责,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格不漏户,户不漏人”,全方位为群众奉献,增强群众归属感。


  在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为缓解儿童“看护难”问题,陂角村志愿者服务队依托“妇女儿童之家”阵地,开设“快乐四点半课堂”,为留守困难儿童提供一个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全面发展的平台。自2018年开设“快乐四点半课堂”以来,共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防溺水、防霸凌、防性侵等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100场次,教授手工绘画、葫芦丝、趣味科学、英语话剧等课程500余课时,惠及少年儿童1万余人次,有效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广泛好评。


  “我们以‘一村一品’志愿服务品牌为依托,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着力在全域覆盖、常态长效上下功夫,目前,源城已有‘耆乐安居·安全相伴’‘青春实践营’‘四点半课堂’‘7·17骑士节’等志愿品牌项目,从而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叶德昶说,接下来,源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员志愿者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吸引和激励各行各业参与,做实做细村(社区)志愿服务,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志愿服务量质齐升、文明力量蓬勃发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河源日报

《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扫码阅读条例全文


文明河源
围绕河源市开展的“弘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实践活动,通过平台与市民展开互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客家古邑家训文化,不断培育群众的公民道德意识,树立文明新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