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国良师,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使命。
特刊的第二部分“看今朝·大师璀璨”通过采访如今健在的十位中大学人、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勾画了一幅大国良师的群像。他们既精学术,又怀家国,既为经师,又为人师,既属历史,更属当下,也必将引领未来。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自1952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以来,一生学习、工作在中大,从未离开。对于治学,他提倡融会贯通,在戏曲、诗词及《周易》等多方面的研究上均颇有造诣;作为教师,他以身立教,活跃在教学一线近七十年,此外,也正是他首倡“百篇”,对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学改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同样出生于1935年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宪通,作为“容商二老”容庚、商承祚的“大弟子”,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学脉的第二代传承人,一生致力“解密”古文字,推动古文字学发展,并培养了一支享誉国内的古文字学“粤军”。他将个人理想与学术追求深植康乐园这片沃土,是中大与学界无可替代的精神符号。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容商二老”的关门弟子陈永正亦承继了二老的学问与风范,并致力于弘扬岭南诗教,一生坚守“诗心”。他自幼手不释卷、饱读诗书,不断增厚学问、涵养诗心,年逾八十依然崇奉着“学问要一辈子做,写诗也是一辈子的事”的信条。
中大历史系与中文系一样,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开设的院系之一,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邱捷正是在此治史、从教达半个世纪。自1978年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上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邱捷便一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以及教学,在孙中山研究、《杜凤治日记》点注和研究等课题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百年中大,百年“文史哲”。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自1960年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以来,见证了哲学系及中大六十余载的发展。学术研究、教书育人、主持哲学系宗教学学科点的创建……从一个满怀憧憬的青年到如今白发苍苍的哲学智者,冯达文始终未曾背离最初的那份赤子之心。
管理学院素来是中山大学的“门面”之一。作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的毛蕴诗一直扎根大地,关注中国企业成长。他是我国最早提出企业转型升级的学者之一,多年在中国管理研究领域砥砺深耕,笃行致远,向世界不断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学者之声。
从16 岁进入中大康乐园,到90岁仍居于此,对于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来说,中大不仅是母校,也是自己成长、创业的地方。多年来,他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我国鱼类养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苗种繁育和良种培育”重大关键问题,系统深入地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与生长的理论和技术。
中山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是全世界最早涉足手性药物的学者之一。辗转人生路,让他始终坚定的是对科研领域的不懈追求,是对培育栋梁之材的良苦用心,更是内心深处涌动的炽热、永不熄灭的家国情怀。
中国肿瘤化疗领域的杰出先驱管忠震,被誉为国内化疗界“北孙南管”中的“南管”除了在临床上的卓越成就,他在中山大学从教数十载,是我国肿瘤化疗/肿瘤内科学主要教材的编写者,为中国医学教育和肿瘤治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神经科教授梁秀龄同样毕生致力于中国医学事业。她率先在我国开展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研究,为中国神经遗传病研究奠基人之一。作为中国神经遗传病研究的先驱之一,她将毕生精力倾注于这一领域,耄耋之年仍坚持出门诊、查房,年过九旬仍活跃在学术界,如同一首不息的火之歌,激励着后来者前行。
除了各自的人生经历,这十位中大学人还分享了他们心中的“中大精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头啖汤、人情味”,“继往开来”,“家国情怀”……每位学人对“中大精神”都有不同的理解,而他们本身也正是对“中大精神”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