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刊发南耀平文章: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

政务   2025-01-21 10:30   云南  

要 闻 快 递


1月20日

《云南日报》头版刊发

南耀平文章

《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



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

南耀平


攻坚克难成此景,砥砺奋进再出发。


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迈入小康社会,云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通过艰苦努力,收获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辉煌成果。信心充盈的云岭大地、干劲满满的云南各族干部群众,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


展望未来,我们尤须坚定自觉地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纲”和“魂”,坚定自觉地推进“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努力用新的举措、新的成效交出新的答卷。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云南谋划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系列三年行动,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步步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成幸福实景。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2021年11月27日,中共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新一届云南省委把握大局大势,以宏大格局、清晰图景,科学谋划云南跨越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情特征、发展阶段、目标任务、重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整体把握,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谋划工作的思想指引、推进方向,系统谋划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省委、省政府保持清醒头脑,正视问题差距,锚定云南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阶段,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云南交汇叠加,独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历史方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边疆治理、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事业,在新的赶考路上开辟发展新境界。


历史与未来交相辉映,指引与奋进相互激荡。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征程启幕。应时代之变、解发展之要。云南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廓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坚定改革攻坚的举措、汇聚推动发展的动能,持续深化丰富云南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鲜明提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奋力实现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


这是扭住要害补短板、纲举目张提信心的关键之举和战略考量。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牢牢把握“欠发达省份”的突出特点,深刻理解“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是推进云南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强保证,抓3年转型、合8年之力、集15年之功,奋力赶超、后来居上,确保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与国家战略同步同向谋在长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省委、省政府分阶段谋划、分步骤实施,明确提出2023年至2025年,通过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至2030年,与全国发展差距明显缩小;2021至2035年,经过3个五年规划的接续奋斗,闯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


这是感恩奋进谋在实处、干在实处的“任务书”和“动员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3815”战略发展目标对全省各项工作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抓好任务落实,全省上下讲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心更齐、劲更足。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际回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民生建设扎实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结出新硕果,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云南迈好了“三年上台阶”的关键一步。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新篇章,必须坚定不移抓实系列三年行动。”层层推进、步步落实,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共为。


系列三年行动,是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工作载体。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必须保持一以贯之的韧劲,坚持以三年为一轮,持续推进系列三年行动,一件一件盯住抓,一年一年接续抓,定期“回头看”,不断完善机制、优化举措、提高水平,迈好“3815”的每一步,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时间表、路线图。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势,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高位推动,提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光伏、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产业等12个重点产业,并形成了以产业强省三年行动为统领,以农业现代化等7个系列专项三年行动、绿色铝等5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体系。


谋定而动,云岭大地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


全省上下把发展经济的重心重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全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全省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发展量效齐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滇商大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相继召开,各方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在全国首创“厅局长坐诊接诉”,每月为企业“把脉开方”,通过解决“一件事”办好“一类事”,一批机制体制加快形成。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


深入推进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抓得住能见效、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牟定县曾经是农村“脏乱差”的典型,仅两年时间就“变身”为省内外地区学习考察的对象,还成为中西部18个省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东道主。大理市银桥镇五里桥村全力进行污水处理入管,结合洱海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截污治污工程,实现了污水管网100%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100%治理。


夯实农民经营净收入、全力扩大工资性收入、积极增加财产净收入、合理提高转移净收入……全省多措并举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缩小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追赶与全国的差距。


与“绿”为伴,向“美”而行。2022年以来,云南深入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城市更新居住品质提升、健康县城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系列三年行动,各地积极探索、善作善为,不断激发各方促进城市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共同描绘了健康、美丽、智慧、文明、幸福的“宜居云南”新画卷。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国内外游客的诗和远方。《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提出,到2027年全省将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引培一批旅居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旅居云南样板。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度假旅居、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养老旅居、康养旅居、文化艺术旅居、户外运动旅居、边境幸福旅居等业态,以“旅居云南”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


一纲举而万目张,一卷解而众篇明。系列三年行动效应加快释放,为云南产业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对外开放乘势而上,点燃投资新风口;区域发展构建起深层次协调、绿色的治理框架,一批产业项目相继投产,一批龙头企业落地园区,有利因素和条件正在不断累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强力支撑。


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经济”有何内涵和关系?如何一体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勾勒出新征程上云南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


立足云南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省委、省政府加快融入大循环双循环,统筹抓好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促产业,加快构建符合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再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三大经济”中,资源经济处于牵头和主干的地位。着力挖掘资源禀赋这个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云南抓好资源高效利用,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换”字上下功夫,做强资源经济。要避开“资源陷阱”,用宝贵资源换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换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换促农增收能力强的产业。借助资源这根“撑杆”,跃上产业发展新台阶。引进先进的同时也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如用好腾冲科学家论坛,把院士专家、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组局”在一起,形成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聚焦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努力站上产业链高端、引领产业新赛道。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云南资源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茶、花、坚果、咖啡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前列,8个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突破1200亿元;绿色能源稳居全国第二,“绿能+先进制造”彰显市场竞争力;矿产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生物资源潜力不断凸显,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迅速增长,产业聚集区形成规模。文化旅游质效快速提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园区是深化改革的先行区、科创资源的聚集地,云南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在“聚”字上下功夫,做大园区经济。以园区聚产业,这是资源变产业、出效益的重要一环。突出主导产业,集约节约用地,提升亩均效益,让园区产生“聚变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高位统筹,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委会+公司”等模式;用好市场手段,深化与央企、上海等园区共建,与有实力有能力的专业企业和机构合作;调整优化布局,避免“内卷式”竞争。


多重利好加持,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2023年,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76.5%,全省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1%。安宁产业园区内,随着一批批新能源电池重点项目的落地和投产,园区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跑出“加速度”。富宁县以云南神火铝业为“链主”,带动上下游精深加工及配套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园区,呈现绿色铝材一体化产业良好发展势头。


口岸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云南着力构建“口岸+通道+市场”协调发展的开放组合。《云南省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云南省口岸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相继出台,清晰勾勒了“1+3+4+N”的口岸发展布局。


在“促”字上下功夫,做特口岸经济。以口岸促产业、促城镇化,这是我省区位优势转化为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力抓手。构建“点、线、面”协调发展的开放组合,“点”是口岸,“线”是中老铁路等大通道沿线,“面”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集中资源力量,以河口、磨憨、瑞丽等口岸为重点,以中越、中老、中缅方向大通道为依托,以沿线园区和城镇为载体,促物流畅通、外贸发展、产业落地。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口岸经济发展质效齐升。2023年,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32.2%,边境贸易进出口额增长51.5%、边民互市贸易增长55.3%。抢抓中老铁路的机遇,边陲小镇磨憨口岸功能不断扩展、产业项目不断入驻,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抓产业就要抓项目。一体发展“三大经济”,最终还是要落到企业和项目上。省委、省政府连续12个季度调度重大产业项目,产业投资、农业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强劲上扬。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定不移大抓项目,用好“两重”政策,围绕沿边公路和铁路、城市更新、水利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坚定不移大抓工业,用好“两新”等政策,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布局发展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引资,用好国家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沪滇“16+16”园区共建等有利条件,以超常规举措招引更多项目、企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前方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更美好的图景

让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绘就云岭大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来源 / 云南日报

编辑 / 张津

审核 / 云纪宣


清风云南
了解云南正风反腐工作情况 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讴歌时代楷模弘扬正气之风 受理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线索 投稿邮箱:qfyunnan@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