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一天,比尔·盖茨在一所小学访问时承诺,以后他再来学校,如果看到哪位同学的课桌干净整洁,就奖励一台电脑给他。
起初,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整理书桌,都期待着自己成为那个幸运儿。
但是,比尔·盖茨却没再来过,大多数同学渐渐变得懒散,最后干脆放弃了收拾。
只有一个叫马克·扎克伯格的男孩子保持着整理书桌的习惯。
多年后,他再次遇到比尔·盖茨,成功获得比尔·盖茨2.4亿美元的注资——这便是Facebook的传奇开端。
扎克伯格曾坦言,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整理习惯,让他免于杂乱环境的干扰,能更加专注于工作,最终带来人生的巨变。
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在著作《掌控习惯》一书中强调:
“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生活品质往往取决于我们保持习惯的质量。”
可以说,你拥有什么习惯,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掌控了习惯,也就掌控了人生。
换思维,明身份,信念深方能改变习惯
你是不是也曾这样:
月初信誓旦旦地立下减肥目标,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计划和运动安排。
甚至还花重金报了减肥健身班,满心期待着早日瘦身变美。
然而,没过两天,疲惫的感觉让你动摇,美食的诱惑让你难以抗拒。
最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减肥计划不了了之。
詹姆斯在书中指出:
“改变习惯之所以颇具挑战,原因有两个:
没有找对试图改变的东西;试图以错误的方式改变自己的习惯。”
简单说,人们无法改变习惯,往往是因为思维没有转变。
与其天天盯着你想要达成的目标,不如多想想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样是减肥,多数人惨遭滑铁卢,詹姆斯的朋友却成功减重100磅。
她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不停地问自己:“健康的人会做什么?”
一个健康的人会步行还是坐出租车?
一个健康的人会点玉米煎饼还是沙拉?
她觉得,只要自己像个健康的人一样做事,并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最终会成为那个健康的人。
而这,始于她对自我身份的明确认知,对积极的信念持之以恒。
所以啊,思维塑造了身份,身份决定了行动,行动造就了命运。
书中还有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美国企业家布莱恩·克拉克有个咬指甲的习惯。
一天,他心中悄然生起改变的念头。
于是,他耐心等待指甲变长,还预约了修甲服务。
看到修剪后漂亮的手指,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美甲师也由衷地称赞他的指甲看起来非常健康,充满魅力。
从一个爱咬指甲的人,变成精心呵护指甲的人,这身份的转变给了他坚持新习惯的巨大信心。
从此,布莱恩彻底戒掉了咬指甲的习惯。
你越是以自己的身份为傲,你就越有信念保持习惯。
以健康的体魄为傲,将会督促你每周抽出时间锻炼;
而作为作家的自豪感,则驱动你每日坚持笔耕不辍。
当你重塑身份,而非固守于目标,一切积极的行为,都将变得自然而然。
微行动,重坚持,破冰点方能正复利
《掌控习惯》中讲述了一个故事。
英国职业自行车队,原本在奥运会上表现平平,碌碌无为了近百年。
直到2003年,布雷斯福德被任命为总教练。
他制定了“聚合微小进步”的战略,意思是,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寻求极细微的进步。
他将自行车赛涉及的各个环节一一拆解,并要求在每个部分进行1%的微小改进:
重新设计自行车车座,使其更加舒适;
用酒精擦涂车胎,以获得更好的抓地力;
除此之外,他还让运动员穿着减小空气阻力的赛车服。
数百个小改进,看似不起眼,但在五年的累积效应下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英国自行车车手包揽了该项目60%的金牌。
伦敦奥运会上,更是打破了9项奥运会纪录和7项世界记录。
习惯的本质是复利。
改进1%,看起来不起眼,但时间一长,一点小小的进步却能带来不容小觑的效果。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
“如果你每天都能进步1%,一年后你将会进步大约37倍。相反,如果你每天都退步1%,一年后你会几乎归零。”
这里有个关键点:持续的行动。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堪称魔幻的复利现象:
在25摄氏度的房间内有一块冰,随着房间温度一点一点慢慢上升,哪怕到了31摄氏度,你看到的冰块依然一动不动,但升到32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了。
竹子在前五年里,生长看似静止不动,实际却在地下默默扎根。待到根系发达,它便迅猛生长,势不可挡。
很多人,也尝试过小改变,但一段时间没见效果就放弃了。
殊不知,你可能就倒在了“破冰”的前一秒。
这让我想起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在更衣室挂着的那句话:
“每当我感到无能为力时,我就会去看石匠凿石头,也许他凿了100次,但石头上没有出现 裂缝的迹象。
然而,在他凿到第101次时,那块石头裂成了两半。我知道这不是最后那次凿击造成的,而是此前连续凿击的结果。”
一日之功不足以使人蜕变,但坚持下去,微习惯的复利,终将助你成就卓越不凡的自已。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开启微小的行动,重视每一次的坚持。
若你能熬得过山重水复,岁月自会赠你柳暗花明。
得方法,速养成,四大定律助力习惯掌控
行为科学家贾森·赫雷哈说:“习惯是解决我们环境中反复出现的问题的可靠方法。”
没有养成好习惯的人,每天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窜,忙碌不停,可到头来却一场空。
而掌控好习惯的人拥有的却是:身体的健康,财富的自由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
想要快速养成好习惯,以下4点好建议分享给你:
1. 改变环境,轻松触发习惯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物品或服务越触手可及,人就越有机会尝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微妙调整,足以引发行为的巨大改变。
试着提升积极提示的概率,优化生活和工作空间,设计一个“顺手”环境。
如果你希望每天都能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不妨将几本你爱看的书摆放在床头、客厅等显眼处。
如果你想多喝水,就每天早上多准备几个水瓶装水,放在随手可得的位置。
环境的巧妙设计,让习惯的触发变得轻而易举。
2. 绑定喜好,有效激发行动
良好的习惯,最容易开始的方法,就是做好“喜好绑定”。
人们往往更容易坚持真正喜欢的事情,将新习惯与已有的喜好巧妙在一起,可以大大增强行动力。
比如你喜欢看诗词大赛,但你又需要每天锻炼身体,那可以把看诗词大赛直接安排在运动之后。
把喜欢的事情,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强烈期待,从而让必须做的事情也变得不那么讨厌。
3.减小阻力,迅速启动行为
脑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
“当在两种相似的选项做决定时,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一个。”
想要更好地养成习惯,与其费力地去克服阻力,倒不如选择减小阻力。
减少做事前的准备步骤,清扫行动障碍,让习惯行为更简便易行。
就像你想锻炼身体,那就提前把健身服、运动鞋和水瓶都准备好,这样一来,开始锻炼就毫无阻碍了。
阻力越小,好习惯就越容易养成。
4.即时满足,不断重复习惯
正如作者所说:
“保持习惯的关键是要有成就感,哪怕只是细微的感受。”
当我们完成一项习惯行为后,可以给自己一句温馨的自我肯定,也可以是小小的物质奖励。
比如你每次运动完后,可以奖励自己做一次身心放松的按摩,或是一份精美的小礼物。
即时的奖励所带来的满足感,让习惯的培养进入正向循环。
满足感越强,行动也就越持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都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一种习惯。”
我们的一生,就是无数微小习惯的总和。
从今天起:
重塑认知,转换思维,改变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
从微行动起步,破冰前行,收获正复利的硕果;
掌握高效方法,加速习惯养成,引领自我持续精进。
当你能掌控习惯,便能迎来人生的华丽蜕变。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
*来源:帆书(ID:readingclub_btfx),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成长,每年50本书,和1600万人一起爱上阅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