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虎溪的一棵树前丨风物志

教育   2024-12-17 11:48   重庆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服务每一位重大人



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大到这座城市,小到重庆大学的校园,都由许许多多个角落构成。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藏着某段历史、某场对话、某次相遇、又或是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微妙又有趣的角落故事。


今天为校友们带来的角落故事,由一棵黄桷树讲述。




我是一棵树。


最初顶破头顶的土壤,看到灿烂的天光时,我伸了一个懒腰,舒展开柔嫩的茎叶,看到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男人。我好奇地和他对视,他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我的新芽,说:“以后虎溪就有树啦。”



数不清的绿衣人,迈着匆忙的脚步从我旁边走过,渐渐地,他们要绕开我的树干了。我看到一幢幢白砖青瓦的屋子生长起来,他们比我长高得更迅速,很快包围着我,挡住了阳光。



越来越多的绿衣人住进房子里,他们意气风发,喊着口号,列队走过。每天我都在美梦中被剧烈的“砰砰砰”声吵醒,睡眼惺忪地眺望声音传来的地方。渐渐地,我看到绿衣人在墙的另一边,宽阔而崎岖不平的土地上,或举或扛着不同的、像我的树干一样的东西。


很久之后我知道,那些叫火炮、弹药……说起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星星。每一幢房子门上都有一颗鲜红的五角星,五角星上刻着两个字:八一。无聊时我整天盯着“八一”的纹路,将镌刻的形状描摹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我得弯腰才能看见那些星星,它们也渐渐褪去鲜红色,沉淀成暗红,像绿衣人伤口干涸的血。



噢,其实我早就知道那些绿衣人的名字了,“炮兵”。但我还是习惯叫他们绿衣人,因为我的叶子也是郁郁葱葱的绿,这样的称呼让我觉得很亲密。










有一天,绿衣人们突然开始陆陆续续地搬走,我听到“撤销”“电机厂”之类陌生的字眼,焦急地想要挽留他们,摇晃起树枝。可我的树叶纷飞,只牵绊住了一位绿衣人的脚步。他问他的同伴:“这树是不是要死了?”


“没事,黄桷就是春天落叶。”


他们全部离开的那一天叫做春天,我知道了自己的名字“黄桷”。





但我没有孤单很久。更多的人陆陆续续搬进这里,带着五颜六色的大包裹,还有一些总是蹦蹦跳跳的孩子。他们不喊口号,也不用火药,而是搬来很多笨重的机器,日夜与机器为伴。炮火的高昂轰鸣声被机器运转的低沉电流声取代,我的美梦再也不会被轻易惊扰,然而我醒得越来越早,想来是日渐衰老的缘故。


这些人在绿衣人修建的泳池里洗澡,从跳水台跃入池中溅起的水花很笨拙;偶尔他们也在绿衣人留下的礼堂里合唱,参差不齐的歌声和着月光,洒在我葱茏依旧的树叶上。



冥冥之中,我有一种预感,他们也会离开这里。所以当我看到他们也开始收拾行囊,掩上陈旧的、吱呀作响的木门时,我没有焦急,只是目送他们坐着卡车离开,安安静静地等待下一批人的来临。


会来吗?


灰尘慢慢铺在我的枝叶上,被一场场暴雨冲刷净,反反复复的灰尘飞舞,大雨降临。


没有人再来了。


我的老伙计,那些沉默的房子们,他们比我年轻,可看起来那样衰老,砖头松了,窗子掉了,鲜红的五角星灰扑扑了。


我又经历了好多个春天。我想我是被困在了春天。








一个清晨,我突然被喧闹的人声吵醒,惊喜地睁开了眼睛。一些人来了,驻足在树下,摸了摸我苍老的皮肤,转身向房子走去。他们提着红漆,是要为星星补色吗?


他们在摇摇欲坠的砖墙上画了一个圈,圈里写了一个字,“拆”。然后又走了。


我知道那个字的含义。我等待着那一天的来临,就像等待着新的人们来到这里。



但是过了不久,有人提着箱子踏进大门,走走停停,从箱子里取出放大镜,抚摸过沉默的房子们,仔仔细细看星星上的纹路,对着墙上的“拆”重重摇了摇头。


所以至今,我的老伙计们依然沉默地伫立在我周围。


偶尔有陌生的面孔来到这里,仰头看着我发出惊叹:“百年老树啊。”


我是一棵树。


最初顶破头顶的土壤,看到灿烂的天光时,我伸了一个懒腰,舒展开柔嫩的茎叶,看到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男人。我好奇地和他对视,他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我的新芽,说:“以后虎溪就有树啦。”








重庆炮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1938年1月28日,毛泽东下达命令组建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于1949年进驻重庆铜梁,其中有一支二野特科支队在这里成立西南炮兵学校,首任校长为孔从周,编制为三个学员大队。


1951年3月,奉中央军委命令,西南军区炮兵学校按全军序列,改名为第二炮兵学校。1953年,其再次更名为重庆炮校。


1970年初,重庆炮校撤销。虎溪电机厂接收原炮校。


前几年,由于重庆大学城的建设,虎溪电机厂作为大学城范围内最后一家工厂已搬迁至璧山,重庆炮校遗址主要建筑差一点被拆除。目前,文物管理所已经将炮校中的五处旧址进行了立牌保护,暂定为文物普查登录点。【引用自百度百科“重庆炮校遗址”词条】






来源|重大青年

文字|贾淼

摄影|沈轩熠

编辑|赵聪颖


    往期回顾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  服务  发展  共赢

凝聚校友之力 构建校友之家

风华重大幸与君同  青春昭华筑梦为弘

设置“星标引导”,第一时间接收更多校友资讯

长按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重大校友小程序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重大校友永远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