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服务每一位重大人
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大到这座城市,小到重庆大学的校园,都由许许多多个角落构成。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藏着某段历史、某场对话、某次相遇、又或是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微妙又有趣的角落故事。
今天为校友们带来的角落故事,由一棵黄桷树讲述。
有一天,绿衣人们突然开始陆陆续续地搬走,我听到“撤销”“电机厂”之类陌生的字眼,焦急地想要挽留他们,摇晃起树枝。可我的树叶纷飞,只牵绊住了一位绿衣人的脚步。他问他的同伴:“这树是不是要死了?”
“没事,黄桷就是春天落叶。”
他们全部离开的那一天叫做春天,我知道了自己的名字“黄桷”。
但我没有孤单很久。更多的人陆陆续续搬进这里,带着五颜六色的大包裹,还有一些总是蹦蹦跳跳的孩子。他们不喊口号,也不用火药,而是搬来很多笨重的机器,日夜与机器为伴。炮火的高昂轰鸣声被机器运转的低沉电流声取代,我的美梦再也不会被轻易惊扰,然而我醒得越来越早,想来是日渐衰老的缘故。
这些人在绿衣人修建的泳池里洗澡,从跳水台跃入池中溅起的水花很笨拙;偶尔他们也在绿衣人留下的礼堂里合唱,参差不齐的歌声和着月光,洒在我葱茏依旧的树叶上。
冥冥之中,我有一种预感,他们也会离开这里。所以当我看到他们也开始收拾行囊,掩上陈旧的、吱呀作响的木门时,我没有焦急,只是目送他们坐着卡车离开,安安静静地等待下一批人的来临。
会来吗?
灰尘慢慢铺在我的枝叶上,被一场场暴雨冲刷净,反反复复的灰尘飞舞,大雨降临。
没有人再来了。
我的老伙计,那些沉默的房子们,他们比我年轻,可看起来那样衰老,砖头松了,窗子掉了,鲜红的五角星灰扑扑了。
我又经历了好多个春天。我想我是被困在了春天。
重庆炮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1938年1月28日,毛泽东下达命令组建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于1949年进驻重庆铜梁,其中有一支二野特科支队在这里成立西南炮兵学校,首任校长为孔从周,编制为三个学员大队。
1951年3月,奉中央军委命令,西南军区炮兵学校按全军序列,改名为第二炮兵学校。1953年,其再次更名为重庆炮校。
1970年初,重庆炮校撤销。虎溪电机厂接收原炮校。
前几年,由于重庆大学城的建设,虎溪电机厂作为大学城范围内最后一家工厂已搬迁至璧山,重庆炮校遗址主要建筑差一点被拆除。目前,文物管理所已经将炮校中的五处旧址进行了立牌保护,暂定为文物普查登录点。【引用自百度百科“重庆炮校遗址”词条】
来源|重大青年
文字|贾淼
摄影|沈轩熠
编辑|赵聪颖
往期回顾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 服务 发展 共赢
凝聚校友之力 构建校友之家
风华重大幸与君同 青春昭华筑梦为弘
设置“星标引导”,第一时间接收更多校友资讯
长按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重大校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