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安全生产“六项机制”是通过构建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风险管控机制,全面提升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的重要机制,是构建水利安全生产建设新格局,引导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市共有22座水库,一个中型灌区,10余项在建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投资量连年增长、安全管控工作持续向好。去年以来,龙华口调水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龙华河上游河道治理工程顺利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工作全面开展,离不开我市对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为了让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市水利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阳泉市水利局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要健全风险查找机制、研判机制、预警机制、防范机制、处置机制、责任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安全生产。
具体工作中,全市水利系统加强三级联动,构建起全市“一盘棋”的安全意识;市局技术专家通过下沉县区开展培训,在全市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在建水利工程中掀起了全员讲安全、学安全、懂安全的热潮。
龙华口调水工程是山西省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在建工程的试点单位。工程总投资21亿元,建设内容多、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的安全至关重要。每季度,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对管控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在认真分析后形成一套可行的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并在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实行动态监管。我市还以龙华口调水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为模型,对全市水利工程运行单位、在建工程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点对点审核、点对点管控,让施工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工程运行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平定县水利局有绵河平定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平定县饮水工程水毁修复工程、平定县阳胜河河道治理工程等“六项机制”监管单位14个。他们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对水利安全监管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围绕典型事故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效能。目前,平定县9个在建水利工程顺利完工,实现了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并重。
“六项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力提升了全市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行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并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为抓手推动全市水利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