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
过去一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过去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3.6%,提高0.7个百分点;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新质生产力正在安徽加快形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正在展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脉动。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提档、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当前,安徽正在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方阵,‘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加快形成。”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用“三个木”来形容安徽的创新生态。
乔木、灌木、苗木都郁郁葱葱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源于安徽省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主体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创新生态。
当科技创新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突破,当产业创新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跃升,安徽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创新辩证法”。从量子信息实验室到新能源汽车工厂,从深空探测基地到聚变能源园区,科技与产业的化学反应持续释放能量。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培育出新质生产力,更重塑着区域经济竞争格局。
来源丨安徽新闻联播
初审丨金盼
审核丨赵青
审签丨张登龙
小编为了收集资讯
成天在网上“挖呀挖呀挖” 心疼小编的快点赞吧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