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新河文人,大集合!

民生   2024-11-16 21:24   河北  
点小蓝字新河搜关注我们

注:本文来自唱白园公众号


目  录


前言

一、元代之前

二、元代

三、明代

四、清代

五、民国时期

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七、二十一世纪

附录:有关脱脱的历史文化


    


新河县古今文脉名录

 编撰  李唱白


前   言

新河县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为晋国东阳地。自西汉初年置堂阳县,至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始称新河县。
在这古老的土地上,不但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战国豪侠田光,三国名将颜良,近现代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等,其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河儿女。新河县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历代文人辈出,元朝翰林学士杨文郁,明代诗人、画家宋鹅池,清代通理禅师赵达天,近现代史志学界泰斗傅振伦,当代社会学家宋贵伦、著名女作家张冰(云舒)等,他们的著作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元代以前的一些书籍、作品并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保存,许多都散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这无疑是一大憾事,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保存和传承。而历代文人和作品的存在,也证明了古代新河文脉有着自己的艺术传承和积淀。 
关于本文脉的选编范围,以古今新河在文学创作、人文历史文化及哲学、佛教、民俗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者为代表,按时间先后排序。
搜集整理过程中,由于处于网络时代,也遇到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作品与作者,就像一锅热开水,热气挥发完了,却什么也没有留下。作为写作者,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来说话。如余秋雨说:“我一向主张,研究文化和文学,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整理新河文脉,也是先从做加法开始,整理罗列于此,留与时间与后人去筛选和补充吧。
编撰期间得到了新河县原县委常委、县政府原副县长秦中元先生的大力支持,并提出诸多修改意见。冯金肖老师撰写了“元代之前”章节,并提供了明代聂瀛的相关资料。王振方、徐世友老师也多次帮助校对修改。在整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章,也得到了赵泽军、林明远两位老前辈的大力支持。初稿在网络上推出后,陆续收到一些文友提供的资料、建议与指正,极大地丰富完善了内容,也减少了错误的发生。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的师友们深表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视野、能力有限,对资料的搜集挖掘不够,但虽尽力,难免有所遗漏,错误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自荐、推荐还没有发现、收录的新河籍写作者资料,可评论区留言或添加编者微信)


一、元代之前


一代文宗韩愈曾在《送董邵南序》中说:“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新河县作为千年古县,地处古代燕赵交汇之地,历历千年以来,慷慨之士不乏其人。仁人志士们纵情高歌,不平则鸣,援意成篇,也应该是最为自然的事情了。

但惜乎时代久远,典籍散佚,新河县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皆湮灭在了漫长的历史时光中,于今已难以再考重现。我县现存最早的县志,于明代嘉靖年间编修,对元代邑里人物多有论及。而如宋唐等更为久远年代的故里人物,在著撰史书之时,只能因无有实据,忍痛舍弃了。现在遥想,岂不都心有惜乎哉?

明代进士、新河县大塔则口村人程试曾在《新河旧志序》中,写道:“堂阳自元季兵燹之后,志已湮没而弗存矣。”其中抱憾痛惜之情,实乃古今一也。

于今,新河县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及典故,我们也只有凭助古代如处士田光、东光侯耿纯、大将颜良、巾帼英豪花木兰等人物的传闻故事,来想象其时的高古风貌了。

倘若有心之人,能于此间发掘一二,实乃新河文学之幸事。于乡邑文化传承,亦功善皆莫大焉!



二、元代


新河历史文脉可追溯到古代,自元朝世祖时期的翰林学士杨文郁,为新河的文脉奠定了基础。


杨文郁,字从周,号损斋,先祖堂阳县人(今邢台市新河县),北宋仁宗时其六世祖到齐州(济南)为官,后人遂定居济阳。到杨文郁时,其祖祖辈辈在济阳已经生活了200年左右。其家族世代为官宦,有将士郎、忠显校尉等,至其祖父杨烈,登词赋进士第,任职太府少监(掌管国库官员),勋轻车都尉,爵弘农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祖孙二人皆朝廷重臣。
杨文郁经山东东西道按察使陈祜举荐,任职儒学敎授。至元十五年(1278)授应奉翰林文字,后升翰林院修撰、直学士,改国子祭酒。元贞二年因疾暂回乡里。大德元年,朝廷特使征召其回京,拜翰林院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其后官拜翰林学士升大中大夫。 杨文郁作为当朝的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贺表等朝廷重要文书,文采学识自然非常出众。
杨文郁著有《林下集》,可惜已失轶。目前遍寻史料可见其文章略汇集如下:《济阳县志》记载《贺册后表》《贺千秋笺》二篇,另有《重修济阳庙学碑记》一篇;《诸城县志》载《诸城庙学碑记》一篇;《山东通志》载《开会通河功成之碑记》一篇;《新河县志》载《田光墓》诗一首,《右卫亲军总管孔元墓表》一篇;另有参与撰写的敕建《焚毁诸路伪道藏经》之碑文;北京元代寺庙吉祥院有其所撰《兴复记》一篇;《元朝名臣事略》载其为王恂所撰《太史王文肃公行状》和《太史王文肃公墓志》两篇;《常山贞石志》载其《栾城县重修庙学记》一篇;商河金石博物馆藏《故招远主簿孔公墓碣》石一方等等。
元代大德七年,杨文郁卒于大都寓舍,享年七十有九。有司衙门遣兵仗护,归葬于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垛石镇石墓田村。石墓田村,之所以得此名,皆因杨文郁和其祖父金朝太府少监开国伯杨烈安葬于此地。《济阳县志》墓冢条目载:金,杨弘农郡伯烈墓,城西北十五里;元,杨文安公文郁墓,城西北十五里。旧时墓园占地规模宏大,建有祠堂,地表存有众多石碑、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故村得名——石墓田。当年的杨氏祠堂,每到月夜,碑石岁远,上有浮光,夜月相映,清辉摇漾,满祠皆明,故得名祠堂夜月”,是著名的济阳古八景之一。1947年修黄河大堤时,石兽、石牌坊等均被砸碎修了大堤。其封土于1967年被夷为平地。 其旧址198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1、王恽《荐济南士人杨从周事状》
2、《新河县志》
3、《山东通志艺文志》
4、《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
5、《元朝名臣事略》
6、《元文类》
7、《漕运通志》
8、《济阳县志》

9、曹磊《济阳乡贤翰林学士——杨文郁》




三、明代


明代诗人宋鹅池、脱镐、许九皋、程试等人的出现,为新河的历史文脉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登春(1515——1586),字应元,号海翁、鹅池,明代诗人、画家,生活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真定府冀州新河县六户村(今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新河镇六户村)人。他一生没有参加科考,没有官职,终身布衣,但才学出众,诗画皆精,是明代著名的布衣文人。

宋登春少失怙恃,依靠兄嫂生活,聪慧好学,能诗善画,“诗祖少陵,画宗吴伟。”嗜酒慕侠,被乡人称为“狂生”。30多岁时,妻子儿女五人先后病亡,宋登春哀痛逾恒,须发皆白,自号海翁。此后带义子宋鲸弃家远游,足迹几遍全国,一路颠沛流离,仅以诗画润笔为资,超然物外,放浪形骸。

万历十三年(1585)他流寓荆州数年,受知于知府徐学谟,徐学谟将他奉为贵客,让其住在自己所建的一所“谷归有园”里,打算让他安心作诗绘画,以成就他的名声。对于宋鹅池提到自己打算跳海自尽的事,徐学谟曾写道“宋布衣自赵郡来,以老无所归,有蹈海之语,诗以喻止之,因馆谷归有园”。宋登春死后,徐学谟为他所作《鹅池生传》,是现今仅存的记载宋登春生平最详细的史料。

宋登春被排斥于明代官方典籍之外,皆因其平民身份、不慕荣利的名士之风。尽管当年受到了荆州知府徐学谟的赏识,但他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真正得到认可,还是在清代。

   康熙年间,河南柘城人王益仲出任新河知县,读到宋登春诗文后,十分钦佩其学问人品,便为他修置了祠堂,立碑作颂,并为其刊刻《宋布衣集》。至此,宋登春方为世人所知晓。乾隆年间,宋登春诗文被著名学者纪晓岚青睐,全部收入《钦定四库全书》。在遴选标准极为严苛的应抄、应刻、应存项目下,被列为“应刻”之内,后世广为传颂。


   2016年,由秦中元总编、宋增贵主编的《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宋鹅池》由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明代礼部尚书徐学谟所撰《鹅池生传》《钦定四库全书·宋布衣集》中宋鹅池所撰全部诗文以及散见于历代版本和地方旧志的诗歌,宋鹅池的民间故事和古人今世对他生平、作品的评价,为研究宋鹅池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①《宋布衣集》
②秦中元、宋增贵《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宋鹅池》
③《荆州志》
④《新河县志》
⑤谢葵《流寓荆州的布衣诗人宋登春》

⑥孙建功《邢侗与宋鹅池跳海的生前死后》


脱镐在泰山顶峰墨迹


脱镐,明朝正德十八年1515年生人,脱脱第九世孙,新河县东董村人。著名文人和书法家。1540年22岁中进士,当年被选派山西省临县任知县。为官自警自励,以清廉、谨慎、勤政闻名。其才华智慧机敏,性格刚毅果断,处事高效,“案无文牍”。因政绩突出,被朝廷提拔为河北省蔚州任知州,在任间要求农民重视农桑业,勤奋劳动,并平均赋税,减租恤民,救助贫灾,打恶除暴。第二年就因文武双全之绩派任山东省东昌府任同知。任间,重视治安,着力教育,教民礼化。
在回家探亲期间,探寻先祖元贤相脱脱敕封地,新河县在南宫县飞地修建的圣全寺,并撰写了《新河县圣全寺》为当时新河县八大美景“董莊清沼”赋诗:

方塘半亩自天开,活水涵烟地底来。

浮浪锦鳞随上下,忘机老叟任徘徊。

在东昌府任上,巡视泰山,在泰山顶峰一巨石上挥墨,书有墨宝四字“首出万山”。其笔力刚劲,结构飞扬。且能在泰山峰上题字题词,非一般人能所为。


   许九皋 墨迹


许九皋,直隶真定府(真定,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县)新河县人。今河北省新河县西团村人,明万历年做过兵部侍郎、朔州兵道、督察院司务等职。 明万历年间,许九皋任督察院司务期间,因四次上疏参奏魏忠贤余党崔尔耕、田呈秀等人,最终遇害。后来阉党铲除,冤案昭雪,皇帝降旨将许九皋厚葬。
许九皋墓,位于城西南六公里西团村西北。此墓前留有神道一百余米,两侧立有石碑、石人、石马、石羊数十座。据传,当时行人路经此地都要三拜九叩。这些宝贵的石雕艺术群在文革期间悉遭毁坏,墓地上的石马石人被煅烧成了石灰,用作了当时的新农村建设。


明代竹坡、兆风、葆东生、鹤亭、许九皋五人合作花鸟扇面,赠于云亭大人,留下了许九皋唯一墨迹。


有关许九皋的诗作,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有两首:

关外吟

紫云横处几多家?仅见苍松不见麻。
壁立山头风吼至,雨花飞过是冰花。
西北天低山势赊,惟余白草与黄沙。 
羊裘生处无絺葛,六月佳人不浣纱。

其中“壁立山头风吼至,雨花飞过是冰花”被称为千古绝句。
明朝崇祯末年,在平虏卫(凤凰城)发生了一场战争,许九皋为战殉难将士赋诗一首以表达他们的爱国壮举:

闻迎恩卤警赴援
疆场身与共安危,闻警宁烦羽檄催。
义胆奔腾飞剑戟,壮怀激烈走风雷。
失声一布应虎魄,前队三驱可溃围。
矢石亲当非暴虎,微躯久已仗天威。


参考资料:
①刘建国《明末清水河平鲁交界地最后一战——凤凰城之战》
②〔明〕朱长祚《玉镜新谭》
③陆应旸(清)《樵史演义》
④佚名《明珠缘》


古堂阳县地图


聂瀛字汝登,新河县聂秋口村人。明朝嘉靖年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平凉府同知、山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参议、山西兵备道等职。 
聂瀛性情耿直,不肯接仰权贵,为政严而不苛,锄强扶弱,对沉积的冤案,剖析是非,多平反昭雪。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任劳任怨,惠及百姓。因政绩卓著,朝廷封赠其父聂富为按察司佥事。
聂瀛在四十余岁时,因赡养老母,辞官回乡休养。他居家想方设法使父母欢乐,并与家乡父老结社为欢,与子弟讲论诗文,坦然自得。他去世之后,湖广、陕西等地的许多达官显宦,都以他为楷模,为他树碑立传来纪念他。
聂瀛现今留有《新建魁星楼记》一篇,收录于民国十九年(1928年)傅振伦编撰的《新河县志》第一册;聂瀛另有《沙滩美井》古诗一首传世,其诗曰:

盎然和气饮沙滩,百尺清泉出有源。
千载不逢吴刺史,辘轳声断二更残。


参考资料:
①《新河县志》民国十七年(1928年)傅振伦编撰;
②《新河县志》2000年版,新河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
③《古今新河》新河县政协编撰、宋增贵主编2018年出版


   

程试,字子跃,号荃洲,冀州新河县(今邢台市新河县)塔则口村人。明万历十一年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
程试曾任山东寿光县知县,因父丧回乡守制,三年后官复原职,因政绩突出升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奉命榷征荆州关税。此后,历任户部屯田员外郎、郎中,饶州府知府,再任登州府知府后,激流勇退,辞职还乡。还乡后,饮酒赋诗,以终其身,著有《水部之山集》等书稿,但未付梓以刊,已失传,具体诗文内容无可考证。


参考资料:
①《新河县志》



四、清代


乾隆禅师赵达天、康熙进士赵德吉与咸丰贡生李国隆,均有著述。

赵达天(1701——1782),号通里禅师,新河县苏田村人。据民国版《新河县志》记载,通理“为清乾隆帝替僧,故时人称为赵达天”。他虽生性端慧,却因七八岁时接连失去双亲,十岁时,食不果腹的通理为能继续活命,只能投身于故现村慈明庵中,礼拜妙音铎和尚为师,皈依佛门做了小沙弥。稍后,他又转投新河县城东关十方禅院,随显如珍和尚参学经论。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年方二十的通理北上京城游学时,礼拜潭柘山岫云寺住持德彰为师并受具足戒,开始精心研究戒律之学,日以讲习为念,后又到多地游学拜访参悟。

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通理曾奉敕入圆明园,校对《宗镜录》及教乘诸书,精心研雠,深合颇通佛教典故的雍正皇帝之意。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后,通理离开圆明园,回到香界寺旧居,更寻前绪,穷年伏案,老不遑宁,终于著作等身。有《法华经指掌疏》七卷、《楞严经指掌疏》十卷、《楞严经悬示》一卷、《法华经科文》一卷、《法华经悬示》一卷、《法华经事义》一卷、《圆觉析义疏》四卷、《金刚新眼疏》二卷、《心经合释》一卷、《盂兰摘要》一卷、《普门品别行疏》一卷、《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五卷等著作行世。

乾隆十八年(1753年),通理奉命管理僧录司印务,并兼圆明园佛楼行走之职,入清字经馆协助章嘉国师校译满汉藏经,期间得到乾隆皇帝亲赐紫衣,后又敕封“阐教禅师”之号。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六月十三日,示微疾,召诸弟子,嘱以“当各勉力,遵奉经律,仰报佛恩,勿贪利养、尚奢华,节俭恭勤,是佛子住!”随后,沐浴更衣,跏趺念佛而逝,享年八十二。


参考资料:                   
腾兰重光《贤首宗三十世達天通理大師 
《邢台佛教文化——御用高僧通理》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通理 

赵德吉,清康熙进士,北陈海村人,曾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他的著作《桥梓集》是当时文士生员考状元的必读名著,几经搜集,内容无果,已无从考证。

李国隆,清朝咸丰贡生,新河县北张化村人。饱读诗书,藏书不计其数,考取了“候选州判”的资格。由于清朝吏治腐败,他因刚正不阿,最终也没有做上州官。
李国隆晚年产生了用石匣藏书的想法,准备过世后把编撰的书籍装入石匣埋在坟前,但因贫困无钱未能实现,后来在他的学生捐资帮助下实现了心愿,这个石匣现保存在新河县北张化村。
这个石头藏书匣,盖上刻有“淇园兴邦李国隆藏书匣。大清咸丰柒年阳月制”。该匣长62.5厘米,宽39厘米,高47.3厘米,重约250公斤。匣内壁上刻着李国隆编撰的《四书要言集录》《权衡一书摘要》《堂阳览胜图》《辑毛诗》《拟韩文》《八家制义约选》《盛唐三家》《四书论文》八部书名。还编撰有《演证诗话》《论语讲义》等书。


五、民国时期


民国以来,仅傅振伦在全国负有盛名。



傅振伦(19061999),字维本,青年时自号蒲泽少年,晚年号百衲斋主人,新河县城召村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博物馆学家与档案学家。1929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助教、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员、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讲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等职。

民国九年(1920年),傅振伦受爱国爱乡之心驱使,利用寒假暑假,率弟振荣步测乡里四至八到,并采访故老,实地踏勘,调查资料,撰成了《城召村史》,这是傅振伦涉足史志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是年仅14岁。

他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有《中国方志学通论》《傅振伦方志文存》、《中国史学概要》《博物馆学概论》《刘知几之史学》《中国古陶瓷论丛》等著作20部,论文不包括未发表的数量达400多种,约370万言,涉及方志、史学、科技史、瓷器、考古、博物馆、图书馆等诸方面。他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在众多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学者之一。



在中国方志史上,傅振伦先生无疑是一位对现代方志学的创立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史志学界的泰斗和一代宗师。他秉承章学诚“志属信史”“文人不可修志”,应“创办志科”的指导思想,第一个在学校开设并讲授方志课程,也是最早撰述方志学理论专著的作者之一。傅振伦一生中,曾先后主修了《新河县志》《北平志》《河北通志》和《北碚志》四部志书。其中《新河县志》是他早期方志思想的结晶,体现了他在志书体例与撰修手法上的创新,被公认为近代新型方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参考资料:
①《新河县志》
②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
③《新河史话》



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河的文学艺术创作进入了创作繁荣时期,涌现出来了一批优秀的写作者。
在外地工作的新河籍作者以厉风、邢铁、宋贵伦、陈长浩、杨鸿恩为代表;本地作者以秦中元、宋增贵、宋茂岭、张世珍为代。
1978年,在县委宣传部、县文教局和县文化馆领导的支持下,经县委宣传部羊立安副部长牵头,请县委书记白少玉同志亲自题写了《新河文艺》报名,创办了铅印的四开四版《新河文艺》报。以刊发业余文艺作者作品为主。
1982年,经孙保祥、耿广路等建议,成立了我县第一个文学社团“扶柳文学社”,赵泽军任社长。
80年代初,受邢台市文化局、文联委托,以新河县作品为主,由赵泽军主编了一期《邢台文艺》报,在当时的新河印刷厂印制出版。
1989年,由冯计生发起成立三月文学社,宋增贵任顾问,冯计生任社长。

1997年,由史剑锋、程贵芬、秦频涛、冯计生、李唱白、张朝铸发起成立了民间社团堂阳文学会。 

陈革1990年编著了《庞炳勋史料》,1994年编著了《董振堂将军传略》。

车立成先后编著出版了《孙毅民烈士传》《吴子林》《新河民谣》等书。
孙保祥有多篇短篇小说在《邢台日报》发表。赵泽军有作品在《河北文艺》《散文百家》发表。张冰(云舒)的报告文学在《河北文学》发表。张凤西有作品在《河北工人日报》发表。赵占海有诗歌在《建设日报》《河北工人日报》发表。高蓬聚有文学报道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 程贵芬有散文在《邢台日报》发表。周忠华的作品散文《记录生命》《我的日记》刊于中国青年报后被青少年日记转发,作品《麻将泪》刊发邢台法制报,事迹被收录于中国文艺家辞典。冯计生九十年代初期,有诗歌在《邢台日报》发表。张奎庆(1948——),笔名张戈,倾力二十多年心血,写出了一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青春的火花》(未出版)


在外地工作的新河籍作者:


   厉风与夫人林萍


厉风1925-2017),原名翟立峰,曾用笔名羽佳,男,新河县西董村人。1948年肄业于天津育德学院政经系。建国后,厉风一直在东北生活、工作,并从事文学创作,是首位新河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50年,他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研究室从事歌词创作,历任《东北文艺》月刊编辑,东北文艺出版社文学组长,辽宁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编辑组长、副主任,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辽宁作家协会连任三届理事,辽宁省第六届人大代表,辽宁省新诗学会顾问。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倾斜的岁月》,诗集《露珠和星星》《梦土》《窗外没有风景》《门铃不语》,随笔评论集《诗与诗人》,系列小说《沉淀在黄土中的故事》等。论文《1983年我省诗歌创作一瞥》获1984年辽宁省文联文艺理论佳作奖,组诗《陨星及其他》获《鸭绿江》作品奖。



他生前出版的长篇小说《倾斜的岁月》和诗集《露珠和星星》《梦土》《窗外没有风景》《门铃不语》《诗与诗人》六部作品,几经周折,总算已收藏齐备。翻看着这些发黄的书页,内心万般感慨,九十多岁高龄的厉风老先生已于2017年去世,老先生在世行将百岁,公开出版多部书籍,作为家乡人却鲜为人知,翻看《新河县志》(2000)也没有收录其相关资料,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和成就。


参考资料:
①穆晓禾《百年新诗邢台星座:厉风》
②中国作家网


陈长浩(1932年12月20日——2007年9月27日),河北省新河县西流乡西董村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1956年入党。1954年9月邢师毕业后,分配到内丘中学任教,一直到1986年2月,曾先后在内中工作了28年。他曾历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等职。后调县教委任副局长。1993年4月退休。他曾在《新观察》《中国青年报》《中学生》《河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


其中一九五四年在第十期《新观察》上发表了作品《送牛入社》,1955年8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选入高级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作为第二十课的课文。



杨鸿恩(1938——),新河县九门村人。1958年毕业于石家庄医士学校,1998年退休,原河北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曾兼任《健康报》《中国红十字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多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各级各类近百家报纸、电台、杂志发表(播发)过新闻稿件3000余篇(件),另有百余篇卫生科普文章、卫生管理论文出版。



1980年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在《诗刊》《诗神》《国风》诗刊、《河北文艺》《天津文艺》《内蒙古文艺》《河北日报》《北京日报》《健康报》《博爱》《老人世界》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有的文章和诗歌作品被多家出版社收入文集出版,并有新闻和文学作品获省部级好新闻或优秀作品奖。



出版有《窗》《杨鸿恩诗文集》《未老情》《潇洒晚年》《诗文拾零》等文学作品。本人传略及业绩被《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多种大型典籍书收载。在报刊上发表的卫生管理论文辑印有《卫生管理论文集》。现居石家庄。


  邢 铁1957年3月——), 河北新河人,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开大学博士。石家庄市政协委员。1975年中学毕业后当过修桥工和刻写员,1978年考入河北师院历史系读书,1982年考取 云南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师从 李埏教授学习后来经济史,1985年毕业后到 河北师范学院(今属河北师大)历史系工作至今。



主要从事以唐宋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河北省教学名师,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方向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项目成果《唐宋家庭经济运行方式研究》入选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在“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展览板块展出,2020年获省社会科学一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和《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家产继承史论》《户等制度史纲》《宋代家庭研究》《唐宋分家制度》《唐宋经济拾遗》《中国古代家庭经济研究》等专著。


宋贵伦196025一),曾用名宋贵仑,新河县西流乡田村人,1979年从申庄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太行山文化带专委会主席,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多年在宣传文化部门和社会工作单位担任负责人、从事研究教学,在毛泽东与中国文化研究方面多有成果,是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与理论的开拓者。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处级秘书,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研究员,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出版《毛泽东与中国文艺》《毛泽东的文艺世界》《历代名人怎样写公文》《北京社会建设概论》《十年磨一: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上、下册)《回归社会建设:40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之路》《全面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等著作,主持编写第一套中国社会建设高等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社会建设概论》《社区建设概论》《社会组织建设概论》《志愿服务概论》《社会心理服务概论》,发表若干篇学术理论文章。


曾荣获:

首都精神文明奖章

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工作者称号。

中国十大社工人物称号。

《北京社会建设概论》获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社会建设现代化之路》获第十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地作者

李牧夫(1928——2022),新河县北张化村人,清朝咸丰贡生李国隆第五代世孙。50年代毕业于河北省立艺术干部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文艺创作。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美术、诗歌、图片等作品近千幅,并著有《李牧夫文集》,创作的绘画长卷《千古长恨图》获省级大奖。为让祖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代代传承,退休后他从县城搬到家乡北张化村居住,开始了义务教孩子们学习书法之路,二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宋增贵(1950——),新河县人,现居北京。新河县文化馆原馆长。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河北会员,有多部戏剧文学、电视文学作品发表演出录播获奖,现任新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宋增贵潜心研究红军名将董振堂事迹长达四十年,期间沿董振堂足迹赴多地考察,搜集并积累了近千万字的相关资料。他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设计编撰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布展大纲》和《董振堂故居布展大纲》,为董振堂纪念设施建设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史料。还接受了央视记者采访四次,并参与创作了三集文献片《董振堂》。2020年荣登第四季度“感动邢台”网络人物榜。


主要创作成就与获得荣誉奖项:
一、戏剧文学(剧本)
戏曲《下田庄》荣获邢台地区优秀奖(最高奖)。参加河北省调演剧目。
话剧《有口难言》 荣获邢台地区文艺振兴奖(最高奖)。
话剧《不是不想家》荣获邢台地区优秀奖,河北省调演二等奖。
话剧 《雨路同行》 荣获邢台市调演二等奖。
快板剧《大路警钟》荣获邢台市调演三等奖。
二、影视文学(剧本)
电视剧《金秋落叶》1986年由河北电视台录制,在河北电视台、央视二套、各省台播出。荣获邢台地区文艺振兴奖。
电视剧《槐树湾》由河北电视台录制,在河北电视台、央视四套、各省台播出。荣获邢台地区文艺振兴奖。
电视片 《土布袋》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最高级专家奖。浙江卫视独家播出,邢台电视台转播。
电视片 《土坯房的回忆》《清香荡漾小米粥》《大堤在这拐道弯》在邢台电视台播出,分别荣获邢台奖。
三、曲艺文学
  故事(评书)《死里逃生》荣获河北省抗日故事征集二等奖。
四、音乐艺术与文学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作词作曲),荣获邢台地区调演优秀奖(最高奖)。
《荷塘情歌》(作词作曲),荣获邢台地区汇演二等奖。
《西柏坡山花红烂漫》(作曲),荣获邢台地区调演优秀奖(最高奖)。
五、著作
《中国民间文学新河集成卷》 (执行主编)。
编著《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方志出版社。
主编《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宋鹅池》,花山文艺出版社。
主编《古今新河》,政协新河县委员会印制。
编著《新河方言》,政协新河县委员会印制。
六、董振堂研究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陈展大纲》,经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实施布展。
《董振堂故居陈展大纲》,新河县西李家庄董振堂故居展室布展。
《董振堂将军对红军的重大贡献》《董振堂是否参加会理会议的考证 》《关于“英雄战死错路上”之“错”的辨析》《红军第5军团改称第5军时间考略 》先后在 《党史博采》杂志发表。




秦中元(1953年9月16日——),笔名勤耕,新河县人仁里村人。曾任新河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县老科协会长、新河县文联顾问。
八十年代,他的诗歌《红日一轮照海河》1985年发表在《邢台日报》,还与他人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犟厂长的风采》《时代的弄潮儿》《新星轨迹》分别发表在1988年的《河北文学》《长城》增刊号上。



2014年,秦中元的散文随笔集《回眸中的感悟》,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秦中元总编的《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宋鹅池》,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秦中元总编的《古今诗人咏新河》,2019年年4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不仅弘扬了新河县的文化历史底蕴,同时,也以丰富的内涵,为新河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张世珍(19593月——),笔名崔蔓,河北新河县寻寨村人。1978年在《新河文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白头囟》后,陆续在各级报刊发表多篇小说。1992年短篇小说集《妈妈的冬天》入选《黄河儿女丛书》,由香港讯通出版社出版。有诗歌入选《中国新诗年选》《中国当代诗歌选萃》,有散文入选《中国当代青年超短文学精萃》,1991年出版诗集《最初的苦恼》,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宋茂岭(1964——),新河县西小屯村人。曾任中共新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振堂中学校长等职,著述颇丰,有多篇散文随笔、杂文在《中国青年》《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青少年日记》《杂文报》《百泉》(今《散文百家》)《中学生阅读》《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刊发或播出。有多篇长篇通讯被收录在全国多个文集之中,以及多篇教育专业论述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人民教师》《教师月刊》等报刊发表,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邀约,与全国其他几位知名校长一起撰稿出版《好教师也是好家长》一书,受到广泛好评。



另有《滏阳之歌》(与人合著)、《滏阳河畔》(与人合著)以及编著的《世纪之旅》《世纪壮歌》《世纪风采》等书分别由文津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七、二十一世纪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河的文学创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正式成立了堂阳文学会、鹅池诗社。

在外地工作的新河籍作者,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以张冰(云舒)、孙春青、尤洋、付聪、梅骁、朱经纬为代表,他们虽然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也展现了写作的多元化,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河本地作者,新体诗以史剑锋、李唱白、张红格、宋元为代表,古体诗词以胡桂君、赵灵梅为代表,散文以李小英、高光锋为代表,小说以周会涛、冯金肖为代表。


2015年3月,在已故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刘恒钦老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经县委宣传部批准,民政局注册,堂阳文学会正式成立,刘恒钦老先生任名誉会长,李唱白任会长(20153月至20233),张朝铸任秘书长(20153月至20183) 这期间的20183月至20194月,刘泾汇任会长 ,宋慎元任秘书长(20194月——)
 2020年6月,在原县委常委、县政府原副县长秦中元、县人大副主任苏志彪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新河县总工会、振堂中学主办,堂阳文学家协会承办的《堂阳文艺》创刊,李唱白任主编。《堂阳文艺》的创刊填补了我县综合文艺纸刊的空白,为新河县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新河县的文艺氛围,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艺创作和欣赏中来,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新河,提升了新河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311日堂阳文学会召开了换届会议,续方权当选为新一届会长。



2016年39日,由王魁珍、胡桂君、张建国、李逢辰、孙修身发起成立了鹅池诗社。秦中元、苏志彪二位新老领导提议,经举手表决程序,王魁珍任社长,胡桂君任常务副社长。并创刊了我县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性诗词纸刊《鹅池诗刊》,胡桂君兼任主编(2016——2018)。张建国任副社长,兼秘书长,孙修身、刘学国、李逢辰任副社长。
2023年329日,鹅池诗社举行了换届会议,刘学国当选为新一届社长。赵灵梅当选为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兼任《鹅池诗词集锦》主编(2019——)。鹅池诗社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新河古诗词文化发展和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和创作平台。


在外地工作的新河籍作者:

在外地工作的新河籍作者,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以张冰(云舒)、孙春青、尤洋、付聪、梅骁、朱经纬为代表,他们虽然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也展现了写作的多元化,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云舒,原名张冰,女,新河县仁让里乡杨十户村人,现于石家庄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金融作协名誉副主席,河北金融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出版长篇小说《女行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筹算》(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中篇小说集《k线人生》(中国言实出版社)《爱情投资模型》(花山文艺出版社)。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城》《小说月报.原创版》《当代人》《北京文学》《长江文艺》等,所写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散文、报告文学等刊发在《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入选《这么近那么美.知名作家看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春暖花开.与三村同行》(作家出版社)等作品集。

云舒的作品多以财经为背景,结合她深厚的金融领域经验和人生感悟,形成了个人鲜明的文学符号。在新河文学史上,云舒在小说方面的成就史无前例,创造出了一个高峰。


曾荣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中篇小说《K线人生》获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第四届金融文学奖。
◎中篇小说《凌乱年》获第七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新人奖。
◎短篇小说《枕石听涛三则》获河北省文联、省文联文艺宣传中心、《当代人》组织的建党百年征文一等奖。
◎长篇小说《女行长》获首届中国工商银行文学奖。
◎中篇小说《亲爱的武汉》获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
◎《用生命影响生命》获“双争”有我·书香河北 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成人组一等奖。
◎中篇小说《亲爱的武汉》《爱情投资模型》《小石楼》上榜2020年、2022年、2023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
◎2024年9月,荣获“五届青稞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202410月,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孙春青(1974——),河北新河县荆庄村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2005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思想史与中国古代文化史;讲授课程: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书籍有《明代唐诗学》《唐诗》《宋词》等。


曾荣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2006年学术专著《明代唐诗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并获唐山市优秀社会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2009年度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并获得“唐山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2010年被评为“唐山市优秀社科青年专家”。
◎入选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人选”。



尤洋(197810月——),河北新河县人,中共党员,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编或参编了多部著作,如《命名与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2月)、《爱思维尔科学哲学手册:人类学与社会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月)等,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202211月,《知识社会维度与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尤洋教授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知识社会维度与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17JHQ014)的结项成果,全书365千字,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走进哲学”系列丛书之一。20234月,《底线思维》付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付聪(1981——),河北新河县荆庄乡平头楼村人。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审,文学硕士。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著有《品茗听雪》(人物散文集),《新媒体文化传播与出版》,《河湖纵横》(“这里是河北”系列丛书之一),《下在庄里的雪一一李明久传》等。
评论家认为,付聪的文字真实真诚,放松自在,善于塑造,灵动优美,有思、有情、有趣,能够带给读者高雅而美好的享受。她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写作成长为“林外的树”。



    梅骁(1991——),河北新河县荆庄乡闫仙村人。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2013年第三届“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全国9强,开始在《最小说》等杂志发表作品,擅长以推理题材剖析人物心理与展现人性异变。代表作有《枯叶》《不存在的骑士》。小说集《夜行列车》2017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他的写作融入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他通过对人世变幻的感喟及人性异变的思索,使作品在紧张刺激的推理过程中,透露出对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朱经纬(2000——),河北新河县人,毕业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现于石家庄工作。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诗选刊》《青春》《清风》等刊物。作品曾入选《星星诗刊》第十三届大学生优秀作品选。

朱经纬的诗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智性诗”的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他的诗歌并无确定的主题,但每个句子都带有哲思的意味。无论是叙述还是描述,都在暗示读者,其言说之物并非所见之物,而是另有所指。他将感官、速度、诗心更好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具有张力和感染力。


在外地工作的新河籍作者还有:刘振国、秦频涛、郝春、车兴东、郑秀娟、焦培忠、赵东升、赵泽军、胡庆辉、董建蕊、程莹、郭剑、胡剑英、徐世友、史建伟、卢春志、宋光泽、张明刚、申晓婧、刘晓鹏、马嵬坡等,他们在各自领域也都有不俗的表现。


新河本地作者:

新体诗作者以史剑锋、李唱白、张红格、宋元为代表,古体诗词以胡桂君、赵灵梅为代表,散文以李小英为代表,小说以周会涛、冯金肖、付胜强为代表。


周会涛1966——),现为某中心校教师,爱好文学、书法。文学作品作品散发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燕赵都市报》《河北农民报》《唐山文学》《阅之声》等全国各级各类广播、书报、杂志。其中《孤独是摆脱不良交际的一剂良药》和《妈妈的最后一顿饺子》两篇文章选为中学考试课外阅读题库。12万多字的长篇小说《烽火燕赵》在江山文学网被评为精品作品并上架阅读。近年对红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在纸媒和网络发表红楼札记百余篇,二十多万字。

曾荣获主要成绩与奖项:
20024月,在《邢台日报》举办的“名品名店大家谈”有奖征文中,获得优秀奖。
20029月,小说《绿柳》在“星网杯”邢台市文艺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0115月,书法作品《爱莲说》在第二届宋璟碑全国颜体书法展中被评为入展作品。
201411月,书法作品在邢台市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书画展中,荣获三等奖。
20165月,小说《误会》被评为河北省第二届优秀网络文化“五个一”作品。
20219月,故事《温暖》在河北人大举办的“人民至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大文化优秀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史剑锋(1968——),河北新河县寻寨村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某中学教师。有诗文散见于《诗选刊》《诗潮》《时代文学》《汉语诗歌》等报刊。


曾荣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2017年,诗集《史剑锋短诗选》由元诗歌基金会策划出版。
荣登“2020年度中国好诗榜七月榜”。
◎2021年,荣获第四届平乡好人杯全国现代诗歌大奖赛二等奖。


史剑锋的诗歌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诗歌语言独特,表达方式新颖,充满了个性化的思考和情感表达。他的诗歌不受传统束缚,敢于挑战常规,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著名诗人、评论家王建旗:史剑锋也是不幸的,他写诗多年,璞玉天成,并没有引起诗学界应有的关注,但认真想一想这也是一件好事。诗人本来就不是为“庙堂”而生的,也不是为“学院”而生的。



李唱白(1969——),原名李鑫建,河北新河县埝城村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文散见于《诗刊》《诗选刊》《诗潮》《经典美文》等报刊,入选多种选本,有诗歌被翻译成英语、德语。

曾荣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荣获2013年度“中国好诗榜”第三名。
20148月,诗集《李唱白60首诗》,由汉语诗歌资料馆策划、编辑,美丽岛艺术基金资助、类型出版社出版。
2015年,网络诗选中秋“双庆”诗赛,获一等奖。
2016年,由河北省文化厅举办的河北省“首届群众文学创作大赛”,获二等奖。
201612月,“新诗百年庆典暨北京文艺网第三届国际华文诗歌奖”,提名诗人。
20169月,第二十五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获优秀奖。
20178月,获首届“王亚平杯”海内外现代诗歌征文大赛,获一等奖。
201711月,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国际诗酒大赛,获优秀奖。
20185月参加河北省第九届青年诗会。
◎荣获邢台市2018年度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奖。
20188月,首届“平乡好人杯”全国现代诗歌大奖赛,获三等奖。
20197月,当选为邢台市诗人协会副主席。
2020年,第三届“国际微诗大赛”,获优胜奖。
20213月,当选为新河县文联主席(兼职)
2022年,第五届黄龙府杯三农主题诗歌大赛,获二等奖。
202211月,省残联举办的“我和我的残疾人朋友”主题征文活动,获优秀奖。
2024年2月,当选为邢台市作协主席团委员。



张红格(1970——),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见于《诗选刊》《诗潮》《新诗大观》等报刊。
张红格的诗歌代表作《飞翔的轻》《母亲》等,在《诗选刊》发表、网络上推出后,受到诗歌界好评。她善于用简单的词句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她的诗歌。这种语言风格也体现了她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胡桂君(1971——),河北省新河县白穴村人,擅长诗词、书法,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邢台市作协会员、邢台市书协会员、邢台市传统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任河北省诗词协会副秘书长、女工委副主任,《燕赵诗词》《百泉诗词》编辑,《燕赵女子诗词》微刊副主编。鹅池诗社主要创建者之一,创办《鹅池诗刊》并任(2016——2018)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子曰》等刊物。
胡桂君的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她的诗词既有豪放之气,也有婉约之风,展现出她多样化的艺术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曾荣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200910月,《满庭芳·师者感言》获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中小学语文教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 
 20154月,作品《水调歌头·咏绥阳》获中国·绥阳“诗歌谷杯”全国诗歌大赛旧体诗三等奖;
20165月,河北省诗词协会授予第一届“河北十佳青年诗人”荣誉称号;
20166月,《七律·题董振堂事迹陈列馆》被评为河北省第二届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五个一”获奖作品; 
201610月,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16年度燕赵文化之星”; 
201612月,《敬献李保国教授》在秦皇岛市第五届网络文化节“倡导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网络诗词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174月,邢台市文艺创作奖评选委员会、邢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邢台市2016年度文艺创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710月,作品《七律·再访董振堂故居》荣获教育部2017诗词创作征集活动优秀奖;  
201712月,《七绝·香山觅红叶》获首届全国现代诗词大赛优秀奖;
20183月,中共邢台市委宣传部确定为“2017年邢襄文化之星”;
202112月,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朗诵作品《七月放歌》,被中共邢台市委宣传部授予2021年度“基层理论宣讲优秀宣讲视频”荣誉称号。 


高光锋(1972——),笔名高二高,新河县尧头村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邢台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河北日报》《金融时报》《河北经济日报》《邢台日报》《河北金融杂志》报刊发表。


曾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2016年,散文《我家的排子车》获省委宣传部“美丽河北 我的家乡”主题散文征集大赛二等奖。

◎2016年《耐人寻味的老玉米》评为河北省第二届优秀网络文化“五个一” 作品 。

◎2017年,散文《回归田园》入选《邢台市新时期文学作品选(1978-2016)》。

◎2019年,“全国‘农信银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中征文《从支付方式的变迁看农信发展 》 获得三等奖。

◎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县域金融百佳通讯员。”

◎2013年在省联社的征文比赛中,小说《祖孙三代信合情》获得二等奖;◎2020年,在河北省联社创立15周征文活动中,作品《哑娘》获得散文类一等奖。


赵灵梅(1975——),笔名:赵小荷;网名:兰轩小荷,新河县东团村人。中华诗词学会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仁美诗词》微刊编审。河北省诗词协会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鹅池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鹅池诗词集锦》(2019——)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

   赵灵梅的诗词,情感与自然的融合。她善于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融合不仅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动。


曾荣获主要荣誉与奖项:
◎2021年,由河北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学史忆初心薪火永相传”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21年,在邢台市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中,荣获征文类比赛三等奖。
◎2021年,在第四届“平乡好人杯”全国新诗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
◎ 2022年,“我看牛城,百善骈臻”征文活动第三季,荣获三等奖。
◎2022年,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百城杯”全国诗词大奖赛荣获优秀奖。
◎2022年,由邢台市图书馆举办的“我和图书馆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2023中国(绍兴)“放翁杯”全国诗词大赛,荣获优秀奖。



李小英(1977——),网名“雪域听蝉鸣”,新河县新河镇沙圪塔村人,邢台市作协会员,新河县堂阳文学家协会副会长。有诗文散见于《诗选刊》《清风》《新诗大观》等报刊。散文代表作《大姨》,受到各界好评。

    她的散文以真挚的情感为核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表达对生活的 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性的洞察。



付胜强(1978— )河北省新河县城召村人,笔名堂阳侠客。17K小说网签约作者。早年新闻作品多发表在各级党媒上,近年来多创作网络文学作品。长篇网络小说《除霾仙缘》又名《巡天录》发表在17K小说网。新作品《速递狂情》正在策划撰写中。


冯金肖1979——),现为某中学教师,业余时间创作小说、散文多篇。有作品在《清风》等杂志上发表。七万多字的中篇小说《穿越静谧的夜晚》近期初稿已完成。



宋慎元(1990——),笔名宋元,新河县西李村人。邢台市作协会员,新河县堂阳文学会秘书长。有作品散见于《诗选刊》《新诗大观》《清风》等报刊。

宋元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清雅的气质。他的代表作《风声进寺》,在《诗选刊》发表后,在网络上引起了注意,受到一些诗人欣赏,并写了短评。他的作品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辞,而是通过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个人特色。他善于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诗歌中,使得作品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通过诗歌,他传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曾荣获奖项:
◎2018年获得首届“全球华语爱情诗大奖赛”佳作奖。
◎四川省第三届古蜀杯特等奖。
◎首届“林甸杯”全国儿童文学优秀指导老师奖。



本地作者还有:阎木桩、李志廷、苏建福、孟庆春、续方权、张建国、脱炳勋、王振方、王占明、冯计生、商彩香、刘泾汇、张朝铸、孙修身、苏瑞双、李运广、牛鸿君、郑世英、陈梅莉、史伟忠、宋建强、赵卫莲、程艾敏、张凤敏、牛磊、李绍洲、石圣茂、邢建东、宋茂林、林明远、张石峰、袁艳蕾、张世华、李壮、宋修德等,许多作者有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 王占明、王振方擅长于挖掘新河历史文化题材。其中闫木桩、李志廷、王魁珍、郑世英、冯计生、商彩香林明远、邢建东、刘泾汇分别有编著文集印制。


阎木桩(1941——),河北行唐县人,1983年被调到新河县,在乡镇、宣传部、人大常委会任职,现定居新河。有作品散见于多种报刊。2024年6月,自印散文随笔集《且行且珍记》。
郑世英(1946——),新河县寻寨村人,自印有《诗联寄志》《歌诗家国情》。
李志廷(1947——2017),新河县郎家屯人,晚年自号“六半居士”,六半,即半个农民、半个音乐师、半个按摩师、半个武术师、半个诗词作者、半个地方史志学者。2007年自印诗集《六半居士集》。
王魁珍(1949年9月——),新河县南关村人。原鹅池诗社社长,自印诗集《魁珍诗墨记游》《墨客诗集》。
林明远 (1952——),新河县寻寨村人,著有《新河民俗之用事工具篇》《新河民俗之社火庙会篇》《新河民俗之社甲初考新河民俗》三卷。其中上两卷2024年己由政协新河县委员会、县教文广体和旅游局主办出版,《新河民俗之社甲初考》还在进一步充实完善中。
冯计生(1967——),新河县五里铺村人,2010年以来,自印诗集《打开诗歌的窗子》《一夜无眠》《母亲在我文字中永生》《她来过》《新关雎》《彩虹是看得见的梦》等。
商彩香1968——),女,原籍宁晋县人,2020年分别编著了《民间传统锣鼓谱》《新河县传统锣鼓乐集锦》。
邢建东(1968——),新河县邢秋口村人,网名狗圣,2016年自印诗集《梦回邢襄》。
刘泾汇(1973——),新河县北刘家庄村人。2017年主编《新河史话》,2018年主编《董振堂纪念文集》、编著画册《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将军生平实录》,均由政协新河县委员会主办出版。

2024年10月26日于唱白园

         

附录:有关脱脱的历文化


近年,随着脱脱民俗文化园被命名为邢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台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相结合,已成为乡村旅游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新河县东董村因此被称为“蒙古村”,有关脱氏文化研究也成为热点。下面把有关脱氏先祖脱脱的事迹与文化贡献附录于此,供大家参考。

脱氏迁居新河约为元顺帝末年,即1354年前后。脱脱南征红巾军时路过新河,留下三子周彬在此隐居耕读,其后以脱为姓,世代繁衍。因其当时官名为“总董天下兵马督”,故命该村为“董村”,脱氏后人以脱脱为一世祖,脱周彬为二世祖。



脱脱(1314-1355),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历任同知宣政院事,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父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四年(即1344年),因病辞职,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被赞誉为“贤相”。
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在高邮对抗张士诚军时被革职流放云南,后又为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年四十二。后来监察御史们上书说:“奸邪构害大臣,以致临敌易将,我国家兵机不振从此始,钱粮之耗从此始,盗贼纵横从此始,生民之涂炭从此始。设使脱脱不死,安得天下有今日之乱哉!”(《元史·顺帝纪》)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少年时代的脱脱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他接受了许多儒家文化,虽然不习惯于终日坐读诗书的生活,他的进步依然是很明显的。脱脱善书画,书法刚毅有力,酷似颜真卿;画竹颇得妙趣。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用儒家标准做人,他立下了“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元史·脱脱传》)的志向。
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任“三史”都总裁官,他主持编撰的《宋史》《辽史》《金史》被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只有这三部是少数民族宰相主编的,也只有这三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共同完成的。
他对于三朝的历史人物评价极为精到,在《宋史》里面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个评价就十分完整地概括了宋徽宗的一生。
现在留存于世的还有 ,脱脱的一篇题跋书法。脱脱读了前秦才女苏蕙的织锦回文《璇玑图》,被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所深深打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草书《题璇玑图》:


这篇草书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书法珍品,文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作。


参考资料:
脱炳勋主编《脱脱文化资料汇编》

史海之水《元朝末年的修补匠:脱脱》

古代文学研究院《人物志:脱脱》

《邢台历史名人》

新河搜
新河招聘求职,新河房屋租售,新河二手交易,新河商家优惠,新河便民信息服务。新河分类信息提供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