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过低时,不要到室外锻炼,因为气温过低不仅会使运动质量大大降低,还容易受伤。在寒冷的天气里运动会增加失温症的风险。如果出现剧烈的颤抖、极度疲劳、口齿不清或失去协调等症状,立即寻求紧急治疗。
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等以防皮肤冻伤。运动时不要穿得过少,身体发热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在运动后一定要注意防寒,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应及时替换衣服。具体怎么穿,可以参考下面冬天运动三层穿衣法则:内层排汗层:选材质柔软,排汗良好的衣物;中层保暖层:选起到保暖作用的衣物,如毛衣、马甲等;外层防护层:选防风防水的外套或卫衣等。
冬季运动前一定要进行比往常更加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的性能达到最佳水平。以往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我们在运动前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而在寒冷天气中,准备活动时间则应该提高到20~25分钟,活动到身体开始发热,微微出汗为止。
拉伸运动,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锻炼效果。在运动中,肌肉毛细血管大量扩张,肌肉高度紧张。如果激烈运动后立即静止不动,肌肉内淤积的血液就不能及时流回心脏,肌肉僵硬,疲劳不易消除。相反,运动后做一些拉伸运动,使身体慢慢缓和下来,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在冬季,刚运动后四肢、躯体、皮肤、肺,甚至消化道黏膜及周围组织,都处于冷适应状态,倘若立即吃过热的食物,如热粥、热牛奶、热面条等,消化道黏膜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微血管破裂、出血。中老年人器官组织的适应功能减退,应变能力降低,血管脆性增加,黏膜损伤、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酒精经消化道吸收后,在肝内分解、代谢。运动后饮用酒精饮料,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加重肝脏的负担。运动后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酒精量少可以兴奋神经,量多可以麻痹神经,这些都不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相反,还可能激发神经细胞过敏,影响、干扰神经功能。
避免在清晨或夜晚温度极低时运动,尽量选择一天中较温暖的时段。
应定时补充水分和能量,携带装有热水的保温杯和易消化的食物。
冷空气可能刺激呼吸道,运动时宜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应将嘴半张开,让冷空气经牙缝吸入,避免直接刺激咽喉和气管。
如果在户外进行运动,要注意路面是否结冰或湿滑,选择具有防滑功能的运动鞋,并小心行走和运动。
使用合适的运动装备和器材,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END—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长按关注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