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80后的家长,你知道什么是“中二病”吗?你明白诸如“nsdd,xswl”这些缩写的含义吗?如果孩子管你叫“蛋白质”,你知道是褒义还是贬义吗?网络时代,家长们集体吐槽:家有“00后”,我们已经无法跟孩子沟通了!
“00后”成长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而且步入了个性表达和自我主张的重要人生阶段。由于成长背景和信息渠道等种种差异,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面临着亚文化隔阂、数字代沟、健康焦虑在内的一系列新挑战,这样的亲子相处,更呼喊父母的同步成长。那么,当咱们70后的家长遭遇这批00后的孩子,我们常常会遇到哪些困惑和问题呢?
困惑一
为啥现在孩子们越来越不爱学习?
>> 其一:零零后是空前过度学习、过度管控、过度应试的一代人,讨厌学习并不奇怪。试想,哪一代人也没有写过如此多的作业、熬过如此多的夜、报过如此多的补习班。作业剥夺了睡眠,考试剥夺了娱乐,补习侵占了闲暇。
背着沉重的书包,戴着厚重的眼镜,迈着蹒跚的步伐,上学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放假的时间比放风还短,你还指望他们热爱学习?
对策:短期无解,只能让学生理解,不能强迫学生热爱。
>> 其二:学习不是纯粹的痛苦,也不是单纯的快乐。学习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类区别与动物最重要的标志。学习的过程交织着痛苦和快乐。痛苦是指学习可能招致失败,痛苦缘于失败引发的无力感;快乐是指学习能提升能力,快乐缘于能力提升的掌控感。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是连续的失败,就会养成本能的“习得性失败无能恐惧症”,长期的失败引发持续性的无能感,持续的无能感带来“我不行”的负面心理暗示。如此,就不难解释,为何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排名体系中得到的都是负面反馈,而且是持续强化的负面反馈。
对策:放低期望值,交替运用鼓励和激励两种反馈手段,给予正向反馈,寻找一切机会从学习中获取宝贵的正向鼓励机制。
>> 其三: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好奇心下降是个普遍现象。与其强调学习兴趣,不如强调学习意志。不必过分夸大兴趣的力量,永远不要低估意志、勤奋、习惯的力量。实际上,不少兴趣难以持久,很多坚持常有奇效。
对策: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好;千帆阅尽,初心不改。
困惑二
为啥孩子上课认真,作业用心
但一考试就是没能得分?
>>现象一:听的时候是懂的,做的时候是错的,每次看到答案后才恍然大悟。
很多学生上课时太随意,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上完课就把知识丢在脑后,到了考试一看到题目,明明有印象老师讲过题型,但就是记不起来到底要用什么公式,用什么思路解题。等到试卷发下来,参考答案一对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么做”。
解决方法:在独立做完一道题目后,两个同学组队,互相讲解给对方听,让同学帮你检查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还有什么欠缺,发现问题立即问老师,争取在这节课把题目理解透彻。这样,在过一段时间后,就算遇到题型相同的题目,也能做到让举一反三,根据之前自己所理解的思路,把这道题做出来。
>>现象二:这道题明明会做,但做题是太粗心,不是看错题就是算错答案
很多同学做题目最粗心大意,平时做作业就喜欢算错答案或者抄错题,到了考试还是免不了粗心而丢分。一是心态问题,第二个原因就是对知识掌握得还不够透彻,不够不牢固,错误总是在你刚好掌握不到的地方出现。
解决方法:课后多做一些相同提醒的题目去巩固该点知识,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只有通过多学多练才能把这个知识点完完全全的掌握。是也不能盲目去做题,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挑战自己不会的题目,只有不断地去挑战才能不断进步。
>>现象三:考试的心态不端正,觉得做不对也没关系,思路正确就行了。
很多学生对待考试可有可无,认为自己上课听懂了就行了,平时也不需要练习。只要会做就行了,平时算不对,到考试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就能算对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解决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每个科目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天自己做错的题目记下来,每周都将错题本上本周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做到对为止。这样就会对自己做过的错题印象深刻,避免下次考试再犯同样的错误。另外还要去做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真正去理解解题方法。
困惑三
孩子该不该补课?如何补课?
>>其一、对部分差生来说,补课先补钙。
如果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引起的学习困难,建议先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再考虑补课。道理很简单:周一到周六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也别指望周日在补习班的几个小时能力挽狂澜。
>>其二、对中等生来说,课内学习和课外补课不能脱节。
补课应该是针对校内教学的补充,而不该是另外开辟新的教学内容。如果校内课程就很消化乏力,再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无异于雪上加霜。
>>其三、对优等生来说,长期补课的意义不大。
即使要补,也是针对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提高,一般就是找个有经验的老师分析试卷,查摆弱点,查漏补缺。
>>其四、对于所有补课学生而言,建议不能几个学科同时补课。每个教学周期,最多补两门,最好只补一门。
当然,如果所有学生都参与补课,最终效果是和所有人的排名不变,这就是个过度竞争的“零和游戏”。
困惑四
孩子为何摆脱不了手机、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既然现实生活越来越无趣化,孩子们自然沉浸入电脑、手机、网络游戏中。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被手机日益奴役。问题的根源不是杜绝手机,而是改变现实。
当然,人类的虚拟化生存趋势不可逆转,今天,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不但无法生活,甚至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对于手机、网络,既然根本无法杜绝,不如与其妥协。问题的关键是:保证孩子在学校期间不带智能手机。
另外,我们要建立良好家庭关系,打入孩子朋友圈内部,帮助孩子拓展新兴趣。另外还要相应的制定规则,该什么时间玩多久,需和孩子一起商议好。
困惑五
为啥很难跟孩子有效沟通?
愿意与家长交流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少孩子一回家,家里的气压马上降低,孩子进屋学习,全家鸦雀无声。孩子把自己关进书房,家长举手投足都得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另外还存在我们明明说的很对,但孩子就是不听。
>>其一、说的太多了。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同理,真理重复千遍,也就成了谎言。
>>其二、关系太近了。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真理。“父不教子”,古人易子而教,说的就是人性的弱点。
>>其三、关系僵化了。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教育力。一旦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任何家庭教育将都是负反馈。情绪恶化了,任何正确的说教也会沦为孩子充耳不闻的废话。
>>其四、形式搞错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应该是家长的行动,而不是父母的语言。家长自己躺在床上玩手机,却让孩子好好写作业;父母自己从不学习,却要求孩子博览群书,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其五、方式太单一。不愿当面谈话就写信交流;不愿谈学习就聊明星八卦;孩子不想谈自己的事儿,家长就聊自己单位的事儿;在家无法交流,就换个环境沟通,比如在旅途中交流。
无论如何,交流的主动权都应该在家长一方。重要的不是交流什么,而是交流本身,重要的不是沟通内容,而沟通形式。自己生的孩子,流着泪也得想办法。
困惑六
为啥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其一、富裕时代的必然。物质宽裕和心理饥饿同存。零零后这一代人,随着物质宽裕的同时,心理需求就成为了新的病灶所在。某种意义上看,“抑郁症”是一种现代病,一种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富贵病”“流行病”。
对策: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去工地搬砖。
>>其二、单向度生活的必然。零零后这一代人学习过度,生活稀缺。他们没有生活,只有考试。七零后的童年时光还没有被电视和手机绑架,做迷藏、掏鸟窝、捉泥鳅、打陀螺、跳皮筋、掷沙包……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现在呢?写作业成为零零后孩子们唯一的课余活动。当生活的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化被摧毁,千姿百态的学生被固定输入一种信息,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心理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策:如果不偶尔疯一下,人真的会疯。
>>其三、越来越强的生存竞争和越来越弱的抗压能力。毫无疑问,与拥有稳定收入的七零后父母相比,零零后面临的并不是生存危机,而是发展困境。
进入大城市、大公司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自主创业的资本和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普通劳动者和工薪阶层的上升通道正日益狭窄,而中产阶层的下降通道则日益放大。
零零后可能是面临的不仅仅是失业,而是工作本身的消失,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的今天,他们而且可能率先沦为”无用阶级”。
他们可以不用担心未来,他们的父母却不能不替他们操心。当父母垂垂老矣,既不能战胜同龄人,又不能对抗机器人的孩子们,该怎么度过漫长的一生?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人,正在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对策:提升抗压能力,差异化发展。
>>其四、心理的问题其根源不是心理,而是现实。重要的不是改变心理,而是改变现实环境。
人的大脑是个信息交换系统,当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这是心情不好(内存不足);当孩子不愿意和老师说话,这是选择性交流(硬盘有坏道);当孩子和同学也无话可说,这很危险(操作系统故障);
当孩子不传达自己的任何信息,信息只输入,不输出,或既不输入也不输出,那就意味着问题严重(系统死机);当孩子输出的都是乱码(胡言乱语)或黑屏(据不说话),意味着人际交流系统已经崩溃。
对策:察言观色,调整应激。
70后父母与00后孩子的和解
人们常常用火星撞地球来形容七零后的家长和零零后的孩子。虽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烦恼,还会觉得自己的烦恼不会被别人理解,往往正是这种心态才导致至亲之间的隔膜和误解。
七零后往往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第一代,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同,没有那一代人的感受比七零后更深刻了。这一代人做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自然无与伦比。
但零零呢?出生在一个物质与精神娱乐都极大丰富的时代,也许他们短短十数年所接受的信息与新鲜事物已经超过大部分七零后的家长,但在这种花团锦簇之下,往往是空虚与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
但我相信只要双方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其实,父母的管教与逼迫也并不是那么无情冷漠,孩子的分数成绩在未来也不会是人生的全部。
是时候和解了。分数不该摧残亲情,考试不该蹂躏生命,明确的学习目标,健康的心态,值得怀念的青春岁月才是对每个孩子最重要的!
推荐阅读:
即使同样身穿校服,也能看出学生的家庭“贫富差距” ,班主任一语道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中考君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