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洪流中国人来说,1984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是这一年,又确确实实非同寻常,许多后来的巨大变迁,在这一年埋下了伏笔。
那一年,广场上,穿着喇叭裤跳霹雳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理发店里,烫发的话永远都要排队。从《一个美国飞行员》到《高山下的花环》,电影一个比一个好看,春晚可以连看四个小时都不带打瞌睡的。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取景地
那是一个以梦为马的年代,就连河水都是清澈的。
这一年6月,《中国妇女》杂志在第38页的“征婚启事”栏中刊登了两条征婚启事。其中一则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间,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我热爱煤矿工作,文化程度高小,无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如谁家中只有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我愿到女家落户,尽养老之责,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均可来信或见面。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征婚广告,与现在动不动就体健貌端、温柔贤惠等模棱两可的措辞相比,当时征婚者要务实诚恳得多。这也许跟当时登征婚广告还得到单位开证明不无关系。《中国妇女》的征婚广告一登,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地飞来,未婚的大龄青年为了表示感谢还在信中违规夹寄钱物。紧接着的第7期登了8则征婚广吉,“征婚启事”也变成“鹊桥”并一直沿用至今。第9期《中国妇女》甚至办了“大龄青年婚姻专号”。
△
那一年,24岁的余华迎来弃医从文后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仅仅在《北京文学》上,他就一口气发了《星星》《竹女》《甜甜的葡萄》好几个小说。而解放军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莫言用三天写出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
那一年,王小波32岁了,还一事无成。他打算去美国找妻子李银河,他办完签证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身新衣服,但因为个太高买不到,最后在一家体育品商店买了身运动服。这一年,他来到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王小波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
李银河(左)、王小波
那一年,北岛赴西欧讲学。
△
那一年,20岁的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员查海生,第一次使用“海子”的笔名发表了诗歌《亚洲铜》。而顾城在《有时》中写道: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
巨大的鸟巢
疏松的北方枝条
把我环绕
此时,顾城已经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在主流文坛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那一年,有个外省女孩从美国留学返回台湾,她发现台湾人对不公不义总是麻木地忍受,于是投书《中国时报 · 人间副刊》,标题简单粗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个人叫龙应台。那一年,李敖创办的反蒋杂志《千秋评论》被台湾警备司令部吊销执照。那一年,《蒋经国传》作者刘宜良(笔名江南)在旧金山寓所被竹联帮分子暗杀,有舆论怀疑,这场暗杀与台湾当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在这一年,作家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发表演讲,主题叫做《丑陋的中国人》。
△
△
△
那一年,一份对开四版的周报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创刊,创始主编左方说,有可以不说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这份报纸叫《南方周末》。细心的读者发现,在创刊号上有篇《陈冲美国来鸿》的文章,文中,正在美国跑龙套的陈冲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这个陈冲正是那个18岁就手捧百花奖的挂历女神。
△
那一年,19岁的济南二中学生巩俐第二次高考失利,她一边在山东省出版社当临时工,一边复习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多年后,当巩俐回首这段往事时一定会感慨万千,要是没有当初的坚持,也就没有三年后《暑假里的故事》中那个叛逆的家庭教师,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巩俐。
29岁的重庆妹子刘晓庆此时已经红透半边天,她是当时各种挂历、月份牌上最常出现的明星。出访新加坡的时候,当地媒体称她是“十亿分之一”的美人。
1984年月份牌
那一年耐克决定签下NBA新秀迈克尔 · 乔丹,为他生产一款球鞋AJ1。而“李宁”还只是一个奥运冠军的名字,尽管已经是最有名的奥运冠军的名字。中国女排,则穿着回力牌球鞋拿下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
△
那一年,梁朝伟和刘德华已经是TVB的当红炸子鸡。在《鹿鼎记》里,一个演韦小宝,一个演康熙。
△
同期出道的周星驰还在主持一个默默无闻的儿童节目——《四三零穿梭机》。
△
他不服输,每天看好莱坞电影揣摩角色,钻研《演员的自我修养》,穷尽所能地搞笑,却始终出不了头。节目半温不火,偶尔被调到周润发刘德华主演的片子里跑龙套,常常连句台词都没有。很多朋友为他惋惜,他也觉得很受打击,直到六年后,他主演的《赌圣》《赌侠》拿下当年香港票房冠亚军,他才突然明白,人生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其实每一步都算数:“喜剧之王就是我自己的写照,我时刻都在准备着,准备好,机会一来,立刻发力。”
那一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小子》大卖2200万港币,拿下香港票房季军,尽管他每天的工资只有2块钱。
△
成龙主演的《快餐车》票房虽然屈居第五,但他已然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
△
21岁的古典钢琴高手甄子丹被导演袁和平发现,主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笑太极》。
△
10岁的吴京刚刚拿下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
△
那一年,25岁的陈凯歌导演了他的处女作《黄土地》,摄影师是来自广西电影制片厂的职工张艺谋。而14岁的山西汾阳少年贾樟柯看完《黄土地》对自己说,我以后就干这行了。又一个14年,他拍出了处女作《小武》。
△
《黄土地》剧组“三巨头”:张艺谋、陈凯歌、何群
那一年,26岁的王朔在《当代》杂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空中小姐》。冯小刚因为整天跟在王朔的好兄弟郑晓龙后边混,终于从一个国企宣传干事华丽转身为一个剧组美工,但是直到两年后才在郑晓龙监制的《凯旋在子夜里》里客串了个小反派。
△
21岁的姜文整天中央戏剧学院小礼堂排练毕业大戏《家庭大事》,戏里,姜文演一个工人家庭大家长,吕丽萍演他老伴。
△
27岁的话剧龙套葛优偶然被选中在《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里扮演一个小角色,葛优的名字才第一次上了演员表。
△
那一年的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全国观众面前亮相,表演了《吃面条》,标志着小品这个电视艺术形式的诞生。陈佩斯吃面条的动作让观众捧腹大笑,轰动一时,春晚也成为观众最喜爱的小品培养基地。
△
身兼春晚串场主持人的马季演了个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大部分时间,他都是站到观众中间演,就跟在自己家唠嗑一样,卖着卖着,他还真的点了根烟,抽了起来。在未来多少年的春晚当中,马季老师的《宇宙牌香烟》一直都是一个评价极高的作品,甚至称得上是一个艺术的里程碑。虽然后来也有姜昆主席的《虎口遐想》,但历年的相声作品中也是很难有《宇宙牌香烟》这样高度的作品。
△
东北二人转赵本山还没机会登上这个最高舞台,但却被伯乐李忠堂发现,主演了他人生第一部电视戏曲片《摔三弦》。故事发生在辽北某山村。迷信命运的刘大娘缺孙子、盼孙子,就从供销社买来个大布娃娃当孙子抱。她迷信自己肯定有孙子命,说啥也不让儿媳妇做“人流”。这天恰逢一算命先生路过刘家门口。刘大娘便热情地请算命先生为她算命,结果恰好满足了大娘的心愿——命里注定她有福气抱孙子。大娘的女儿爱华是队里的团支书,她见此情景,将计就计,巧妙地为算命先生算了一命,原来这算命先生竟然是爱华没见过面的、未来的老公公张志老汉。爱华利用“反算命”算服了公公张志,教育了母亲。后来,刘大娘支持了儿媳去做人流,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张志老汉决心摔掉旧三弦不再算命,为四化建设唱新曲。赵本山后来说:“可以说这个戏成全了我一生。”
△
那一年,16岁的李彦宏已经成为全国计算机大赛获奖的天才少年。10岁的刘强东因为第一次见到电灯而心潮澎湃。13岁的马化腾举家搬到深圳,很快他就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20岁的马云不顾家人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
△
那一年,拿着卖鸡饲料挣来的300多万,王石在深圳创办了万科。还在山东一家小五金厂担任副厂长的张瑞敏被派到青岛日用电器厂,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砸掉有瑕疵的76台冰箱。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柳传志在所里一间12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李经纬的“东方魔水”健力宝甫一推出就畅销全国,这个具有民族情怀的企业家二话不说,砸了20万给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洛杉矶,但公司账上当时一共才28万。
△
△
△
△
那一年,15岁的雷军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21岁的李书福搞了个冰箱配件厂,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受过国家领导人亲自表彰的“技术尖兵”任正非放弃了部队的锦绣前程南下深圳。
△
那一年,刚从北大英语系毕业的俞敏洪决定留校任教,担任一名英文讲师。担任北大艺术团指导老师的徐小平,因为看到天安门前那天“小平你好”的横幅而热血沸腾,连夜采访写了篇报道发在了隔天的《人民日报》上。
据当时参与横幅制作的栾晓峰回忆,彩排时从没有考虑过,这个主意是在9月30日晚上才酝酿产生的。当时大家都在紧张的忙碌着,最后大家一起商议决定写一条标语来体现北大的学生风采、展示学生们的心情。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写什么标语。有人说“教育要改革”,有人说“改革要加速”……所有人都觉得这些标语虽好,但还不能充分地表达心愿。谈论的过程中,焦点逐渐集中到了小平同志身上,一开始有人说写万岁,但很快被否决了,说有个人崇拜的色彩。经过反复琢磨,大家决定写“小平同志你好”六个字。结果往床单上别的时候,床单的长度不够长,只能别四个字,所以只能变成了“小平您好”。轻轻一读,觉得这样既上口又简练、亲切,于是一锤定音——“小平您好”。栾晓峰回忆说,“小平您好”这四个字当时是写在作画用的纸上,然后别到床单上的,因为当时宿舍里没有写大字的毛笔,只好临时找了布头,代替毛笔写出了这四个字。横幅写好了,怎么往会场里带成了问题。当时游行指挥部的要求是不准携带与游行无关的物品,场上所有的标语口号、横幅旗帜都由组委会统一制作。最后大家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用一束彩花做掩护。国庆庆典游行开始的时候,游行队伍按照顺序,随着当时放的音乐往前走。快到天安门城楼时,周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烈。经过金水桥时,同学们高高猛举展开了这个横幅。栾晓峰说当时游行队伍一下就沸腾了,大家对着天安门城楼跳跃呼喊,“我听到有的同学喊,小平同志看见我们了,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几秒钟。”
那一年,张国荣凭借《monica》赢得了人生第一首中文金曲。
这首歌被收录进他的同名专辑《LESLIE》中,唱片封面颇具几份科幻色彩,哥哥举着一个螺旋桨在海底遨游。
2006年,哥哥走后第三年,伴侣唐鹤德收到一件T恤,印花正是模仿自这张唱片封面,上边的台词换成了THANKS MONICA。
那一年,梅艳芳凭借《缘份》喜提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缘份》讲述了刚大学毕业的保罗,在地铁中邂逅了美丽动人的莫妮卡和富家女安妮,三人谱写了一场浪漫的青春爱情故事,这部电影也是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共同主演的唯一一部电影。1984年在香港上映后,直到32年后的2016年张国荣诞辰60周年时,才在中国大陆“复映”。有意思的是,由于同一年由张国荣演唱的《Monica》在香港大火,歌曲的缘由让电影的女主角名字从Dion变成Monica。而电影主题曲,亦由张国荣和梅艳芳对唱。
△
那一年,金庸的小说还未被引入内地,但盗版在民间横行。如果在大学校园路灯下看到有人熬夜在看书,他们多半看的是笑傲江湖或者射雕英雄传。
那一年,曾因唱了《乡恋》被视为“黄色歌女”的李谷一,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连唱了好几首歌,包括那首经典的《难忘今宵》,以及湖南花鼓戏《刘海砍礁》。
△
早在1978年左右,一些爱好音乐的年轻人开始互相翻录邓丽君的磁带。那时候没人知道这个有着甜美歌声的女人是谁,他们只是在习惯了样板戏的激昂之后,突然发觉音乐原来还可以如此美妙。很快,邓丽君的歌声通过地下的方式在年轻人中迅速流传开来,先是翻录磁带、盗版磁带,然后是翻唱集锦。敏感的大学生们对于邓丽君歌曲尤其狂热,当年的校园里经常出现有关邓丽君的讨论。伴随着音乐的流行,批判也逐渐开始。1979年,邓丽君的歌曲被定性为“黄色歌曲”和“靡靡之音”,从此全面被禁。到了1984年,邓丽君的歌,虽然仍被视为洪水猛兽,但《何日君再来》的旋律,已经由“敌台”传遍大街小巷。
那一年,悄然流行的还有一首叫《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粤语歌。1983年3月,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历史性地获准在广东电视台播出,成为香港最早一批进入内地的电视剧集。该剧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以及霍大侠的“迷踪拳”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即便是偏远的内地,霍元甲、陈真的名字随着雄壮激烈的旋律,迅速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偶像。也能看到那时内地的年轻人嘴里哼着粤语,手脚比划着霍师傅的招式。同时这首歌曲也和电视剧相当契合,表现了激昂的爱国情怀。校园里,男生们哼着“昏睡百年…”,女生们梦想能嫁给主演黄元申。
那一年,Beyond在香港刚刚崭露头角,臧天朔和一帮文工团子弟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不倒翁”。
乐队成员包括后来黑豹乐队的主唱丁武。有人说,如果当年没有臧天朔,就没有后来的不倒翁,没有不倒翁,丁武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改写,丁武一改变,有没有黑豹还是未知数,没有黑豹,也就没有现在的窦唯。
△
窦唯很快跟臧天朔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一起演出,一起演张元的电影《北京杂种》。
△
那一年,北京歌舞团的小号演奏员崔健和六个同事组建了七合板乐队,寓意七个人永远粘一块。但因为单位的反对,成立不到一年就解散了。两年后,这个未来的摇滚教父在北京工体唱出了《一无所有》。
△
那一年,宫崎骏推出了《风之谷》,基本可以看做他的成名作。此后,《千与千寻》,《天空之城》,《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侧耳倾听》……这些作品的主题中心,都有《风之谷》的影子,基本上离不开人类污染环境,发动战争消灭对方,破坏自然和谐,以及小女孩的成长经历。
△
那一年,米兰 · 昆德拉创作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现通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为作家一生最著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将苏俄入侵捷克时继续作为背景,对各种感情进行描写,其中主要有男女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与对祖国的爱。每个人在面对爱与被爱时都拥有自己抉择的权利,但是必须在欲望之下承担相应的义务。不长不短的人生其实也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真实存在的人生并不能让你实现真正的解脱,你只有在了解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真谛之后,才能活得大气。人生在世,绝对不能盲目,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不能将自己的人生全部交给机遇与偶然。
△
那一年,距离苏联解体还有七年。距离柏林墙倒塌还有五年。距离台湾解严还有三年。而距离奥威尔出版小说《1984》,已经过去三十五年。
人这一生,永远只猜到开头,却预料不到结局。
高考失败两次的马云,一定不会料到他有一天会成为首富。同样落榜好几次的巩俐,也一定不会料到有一天会登上威尼斯电影节的领奖台。
被冷落四年的周星驰,一定不会料到他那些看似无用的钻研,会成为他的一个秘密武器,让他的周氏无厘头喜剧一火就是30年。
与其说那是岁月给今天埋下的彩蛋,不如说是他们身上始终有股劲儿在不断给自己以及这个时代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喜。
那个劲儿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可能是耐得住寂寞,是不服输,是不随大流,是坚持做对的但可能不太容易的事。而这些也正是1984那一年的精神内核所在。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海子
——END——
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在世间行走,都想回归自在与安宁。但从哪里修,往何处行,却总是很难一下子说清。
11月29日—12月1日,洞穴游学邀请国内宗教哲学权威、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同大家一起来到有着1700年历史的晋朝古刹——阿育王古寺。
我们将以学禅+实修的双重方式,开启一场寺庙问道之旅,洞悉人生的种种谜题。
■ 双寺同游,参拜禅宗法脉圣地
■ 国内哲学权威引领,全程陪同讲解
■ 学修结合,寺院住持行禅指导
■ 照见自我,静坐净心
■ 美味素斋,味蕾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