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过度教研的问题,各种教研活动接连不断!

文摘   2024-11-23 19:27   河南  

教研活动可能也是我们的教育独有的特色之一,因为只有我们有教研室、教研员。作为教学研究的领路人,教研室的教研员在各种教研活动和教改活动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老师们发现,目前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真的是太多了,已经到了大家难以应付的程度了。难道教研比教学更重要吗?

目前中小学过度教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研活动盲目的追求场面宏大,仿佛只有如此才有效果。

现在各地的教研活动名字都非常响亮,比如区域教研、大练兵大比武、名师会晤等等,基本上全市的老师都要参与,全市的学校都要行动。

这样的教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场面宏大,在一个能容纳几千人的礼堂举行,现场有参与听课的老师,通过网络还有很多老师参与听课。听完课不仅有专家评课、一般老师评课,还有上课的老师自我解读。这样轰轰烈烈的教研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可能要很长时间,搞得大家都很疲惫。

其实不管是上课的老师还是现场评课的老师专家,都是提前指定好的,课是磨练了很多遍的,专家和老师的评语也是提前就写好的,说白了,都是剧本。很多课甚至是上过多遍的课,但各地还是喜欢这样轰轰烈烈的教研活动,好像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就一样!



第二:教研活动越来越追求新颖,越来越不接地气,距离具体的教学越来越远。

现在的教研活动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颖,非常的高大上。比如公开课,老师表演的内容和痕迹越来越浓,老师动不动就又唱又跳的,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陌生和尴尬。还有一些数学课,融入了太多其他科目的元素,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甚至是大阅读思想等等。总之,就是感觉越来越不接地气了,越来越远离具体的教学了。

但是不创新就不可能在各种教研比武中脱颖而出,老师们为了胜出,不得不挖空心思创新和突破。但是这些创新对实际的教学意义真的不大,不具有参考性,具体的教学中大家并不会去参照和模仿。

总之,目前的教研能够让老师们真正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很多老师参加了很多教研活动,但并没有真正得到提升!



教研活动过多其实也是教育形式主义的体现,对真正的教育研究意义不大!

现在的教研活动好像纯粹为了教研而教研,并不是为了真正的教学研究。

首先一些教研活动纯粹是为了花掉教研经费。现在国家投入的教研经费是很多的,这部分钱怎么花掉,成了教研室的难题,唯有不断地举办各种教研活动才能名正言顺的花掉。

其次,都喜欢折腾老师们。在一些领导看来,必须给老师们施加点压力或者找点事做,不能让他们光上课,那样也太舒服了。于是就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不断让老师们学习进步,至于效果如何,其实大家都清楚。

看看这些年,教育上名师越来越多,优质课越来越多,但学生的课堂改变了吗?不还是老样子吗?哪个老师天天像公开课那样上课的?

写在最后:

作为老师,我更希望全国的专家和名师能把每一节课最优的教学方案都设计出来,然后全国的老师都照着上,这样大家也不用浪费很多精力在教研上了。我们有全国统一的教材,为什么不能设计出全国最优秀的教学方案呢?各种教研活动看似轰轰烈烈,但效果真的不明显。因为名师的课都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经过无数次磨练的结果。作为一般的老师,谁有如此精力去设计每一节课呢?根本不现实。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老李视线
一线老师,和大家一起关注中国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