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每年出国留学的大学生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这些大学生出国留学后一部分学成回国了,但大部分最后都留在国外,为外国服务了。还有一些留学生虽然回来了,但是干了几年后也走了。特别是一些科研单位,被挖走的科研人员更多。那为什么我们的科研人员这么容易被挖走呢?有专家说出了原因。
这位专家说:很多大学的领导都有超出正常范围的权力,他们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名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哪怕你能力再强,他一句话就能让你获得不了职称,也没有多少奖金,你必须学会人情世故。
不得不承认,这位专家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看看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清楚了。
获得诺贝尔将的屠呦呦竟然评不上我们的院士,难道我们的院士含金量比诺贝尔奖还高?
我们都知道,屠呦呦不是院士,并不是她不想评,而是她资格不够。据说有三个落选理由:第一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学历不达标;第二,屠呦呦没有国外名校留学背景;第三,屠呦呦SCI论文数量稀少(据说至少得有四篇)。也就是说就算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也照样评不上我们的院士。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的院士含金量比诺贝尔奖还高,我们要求的条件更高,按我们的条件,外国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都评不上我们的院士。但更令人奇怪的是,我们国家有那么多院士,但获得诺贝尔奖的竟然没有一个人?
这就是我们的职称,真正有能力的未必能评上。在庞大的科研队伍里肯定还有很多像屠呦呦这样热爱科学的人才,他们终身可能也评不上院士,享受不到好的待遇,所以只要国外的待遇稍微好一点,他们肯定愿意被挖走了!
真正搞科研的最不屑的就是人情世故,适应不了只好出走了。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真正有实力有能力的科研人才是最不屑于人情世故的,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科学、实验,也根本不懂这些,而我们国家,恰恰最需要的是这些东西,因为如果你不懂,就会吃亏,或者说什么好事也轮不到你。
看看各单位就清楚了,老老实实工作的永远在一线工作,而那些擅长和领导搞好关系的基本都早早升职加薪了。领导喜欢的永远不是能力最强的人,相反还可能很排斥。有个最佳案例:2021年 西南财经大学解聘在该校金融学院任教十年,却被末位淘汰的戴维格教授。更可笑的是一年后,这位教授获得2022年度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这也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我们的大学都难以生存?可怕不可怕?
看看美国硅谷,几乎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的科研人才,大家为什么喜欢去?这可能才是我们最缺失的,如果不改变我们的用人环境,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流失科研人才,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最后都去服务他人了,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永远是科学家,该改变我们的用人环境了。
应该打破专家教授对科学研究的垄断,禁止教授没完没了的开会和做学术无关的活动,博士生的论文今后不得再挂导师或者推荐人的名字。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位科研人的成果,科研环境才会有所改变。
至于职称方面也应该积极改进,不能再把一些论文等条件作为硬性条件,多给年轻人机会,特别是有实力的年轻人,如果给不了科研人员自由的科研环境,可能未来流失的人才会更多。
写在最后:
虽然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乏人才,但大量科研人才的流失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希望社会不要再道德绑架这些人,而是应该深刻的反思。推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永远是科学家,而不是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马屁精,人情世故再精通也推动不了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所以重视科学人才就是重视我们的未来,该付出行动了!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