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这一地,何以能“点碳成金”?

文摘   2024-12-07 11:13   云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3年底,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选取21887.2亩天然商品林为开发的第一批碳普惠项目,率先在勐先镇、宁洱镇实行“碳普惠”项目试点,涉及5个村210户监测户和脱贫户;2024年1月,宁洱县发放首批碳汇收益分成,66户农户领取碳汇收益金6万余元。宁洱县何以能“点碳成金”?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俯瞰碳汇林。(胡雪英 摄)




 “点碳成金”的规划


实施“C123”行动,加快“双碳振兴
“宁洱县森林覆盖率达77.86%,凭借丰富的森林碳汇资源,2022年11月,宁洱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成为全国18个林业碳汇试点市(县)之一,也是云南省首家林业碳汇试点县。依托中国宝武定点帮扶、上海对口帮扶优势,结合宁洱县地方自然资源禀赋和中国宝武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位,通过规划和实施‘C123’行动计划,加快宁洱县‘双碳振兴’的实现。”宁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永华于日前在宁洱县召开的全国林业碳汇试点研讨会上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C123”行动计划,即为设计1个顶层规划,委托上海环交所编制《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绿色经济发展及碳汇资源规划》(2022年—2035年),构建体系化的绿色经济发展和碳汇资源规划;搭建2个数字化碳平台,建设“宁碳惠”服务平台和宁洱碳汇资源数字管理平台,构建“碳消费—碳供给—碳交易”的生态闭环,实现了“宁碳惠”项目的登记与消纳的全过程服务、交易流程透明、数据安全可控,以数字技术赋能“双碳振兴”;推动3项林业碳汇工作,成立运营实体——国资运营实体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制定实施《宁洱县“宁碳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宁碳青年”团队、组建“宁碳惠”专家委员会,开发“宁碳惠”方法学及林业碳票计量方法等,从而提升县域“双碳”产业能力,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林业碳汇开发、交易、管理等制度体系。宁洱县还聚集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上海环境交易所专业技术力量,签订碳汇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碳汇研究基地,构建碳汇计量监测、碳汇开发交易体系,摸清县内林业碳汇家底,挖掘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实现“点碳成金”。


实地监测。(胡雪英 摄)




 “点碳成金”的方式


造林、抚育和修复相结合,提高固碳增汇能力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要对造林及其林木(分)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与普通的林木相比,碳汇林要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在森林抚育方面,对天然林选取部分样地采取不同采伐强度进行干预,抚育林木生长空间,以便监测提供数据。“宁洱县天然林面积大,比例达80%,林分质量差,可新增绿化空间小。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以科技赋能探索出三种方式,以提升生态系统稳碳增汇能力。”在勐先镇宣德村那贺村民小组项目地,宁洱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吴永德向记者介绍:“你们看,这块项目地共有340亩,是我们实施的造林增汇项目地之一。之前种植的人工林思茅松因遭受病害需控制蔓延,2022年宁洱县以林业碳汇试点实施为契机,将病害思茅松采伐消杀处理后种植优良乡土树种西南桦及其他阔叶树种实施碳汇造林。树木生长期间采用零碳培肥技术对其常规除草施肥,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碳汇量。”

造林增汇只是宁洱县林业碳汇试点工作中研发出来的三个示范性工程之一,结合全县森林资源情况,在不同地块、不同树种、不同环境中通过摸家底,探路径,还开发出了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示范性工程一并进行林业碳汇开发。依托县内87万亩人工造林、340万亩天然林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全县易受病虫害危害林分28.66万亩的实际,宁洱县实施造林增汇、森林抚育增汇、退化林修复增汇等3种增汇方式。通过使用优良乡土树种开展造林增汇,建设1340亩造林增汇示范地;采取不同的间伐强度、补植、林碳培肥等森林抚育技术措施开展中幼林抚育,建设5500亩多目标经营示范地;对遭受小蠹虫等林业病虫害的退化林分进行修复,建设6000亩退化林修复稳碳增汇示范地。通过三种增汇方式,科学配置林草植被,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科学调整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固碳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茂密碳汇林。(杨廷荣 摄

“就像银行存储现金一样,森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存储二氧化碳。处于成长期的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越多,碳汇价值越高。”吴永德说,在宁洱全域尽可能多途径、多形式植绿增汇,这是“点碳成金”的关键。对此,宁洱县还通过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探索构建以固碳增汇为导向的多目标森林经营模式,初步形成“重点控排企业+农户”“国储林+碳汇”“社会资本+林权所有者”、个人森林经营增汇4种森林经营模式。通过4种经营模式,着力破解了各级财政对林业投入不足的现状。截至目前,通过四种增汇融资模式,共筹集2184万元,正在实施4.44万亩森林增汇项目。

宁洱县一系列固碳增汇方式得到了日前出席全国林业碳汇试点研讨会的代表们赞叹。“宁洱县在造林增汇、抚育林增汇、退化林修复增汇上的好经验值得学习推广,我要把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应用到我们的固碳增汇工作中。”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春永说。“碳中和关键是造林,造更多的碳汇林,宁洱县建立了政府指导,企业主体,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实现了森林总量、质量和碳汇量三提升”。咸阳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强社如是说。


实地监测。(杨媚 摄)




“点碳成金”的探索

已实施5个场景应用及联农带农机制

2023年,宁洱县根据碳计量模型测算出全县碳储量和碳密度,建立了宁洱县碳汇资源数据库。“经过科学测算,宁洱县林业碳汇量预计到2033年达到最高值167万吨,碳汇价值约5800万元。”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翔说。

亚太碳中和创新示范社区”碳中和林。(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变现”是关键。如何将森林财富转化为林农收入,宁洱县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发流程,推进区域碳汇市场交易和碳汇补偿,成立了国资运营实体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不断丰富碳汇多场景应用实践,各类“碳汇+”赋能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呼之欲出。

2023年,宁洱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鲁某盗伐林木一案,该案是宁洱县首例以购买林业碳汇方式进行林业替代性修复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被告人鲁某与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宁洱县碳普惠项目(NCER)交易协议,购买了70.68吨碳汇,替代履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责任。此案开辟了宁洱县打造“生态司法+碳汇补偿”的新思路。此外,宁洱县推出“零碳”产品,消费者通过“宁碳惠”交易中心购买一盒50元的“宁小豆”咖啡,其中1元就会用来购买产品碳汇量,抵消这盒咖啡在生产、加工、包装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本次活动总共产生10.03吨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交通出行共产生3.95吨温室气体排放量,由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认购宁洱县‘保绿碳’产品用于抵消本次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次出行为零碳出行。”这是记者在全国林业碳汇试点研讨会代表用车上看到的一幕。赵翔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共有63家企业及个人自愿通过“宁碳惠”交易中心认购碳普惠产品,碳汇交易量达5318.05吨,用于抵消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零碳产品、景区(园区)建设等多个场景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宁洱县已探索出“生态司法+碳汇补偿”、零碳产品(碳标签)、大型活动碳中和、零碳景区(园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等5类场景运用,完成碳汇交易63单。

碳汇收益金发放现场。(杨媚 摄)

宁洱县还初步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连接机制,在提高碳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拓宽林农增收渠道,用绿水青山良好生态换来“真金白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和“不砍树也致富”的生态乡村振兴目标。“2023年底,公司开发的‘宁宝绿碳’产品正式上线,同时选取了21887.2亩天然商品林为开发的第一笔碳普惠项目,并率先在勐先镇、宁洱镇实行‘碳普惠’项目试点,其中国有林12871.5亩,集体林9015.7亩,涉及5个村210户监测户和脱贫户。”赵翔说,今年的1月24日,勐先镇的66户林农领到了碳汇收益金共计6.1万余元。“以前我们以为把树砍倒才能赚到钱,没想到现在我们家林地的树‘站着呼吸一下’就能通过‘宁碳惠’把钱赚了。”村民刁菊换高兴地说。

目前,宁洱县以林业碳汇试点项目为契机,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产业。吴永德介绍,结合当前采取的造林间伐后,配套的种植橄榄、甜菜、野山菊、茯苓等林果、林菜、林菌的模式,在给森林增汇的同时,因地制宜统筹增加单位面积林地收益,积极探索多渠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使群众不砍树也能获得收益,提高林农造林爱林的积极性,根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今后,宁洱县林业碳汇试点工作将在获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抓牢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契机,紧盯目标任务,重点实施森林增汇、碳汇计量监测、碳汇交易与融资模式三大模式,逐步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使‘宁保绿碳’走向更多市场,助推林业碳汇工作取得新进展,持续推进森林增汇与林下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为农民增收致富,双碳振兴。”宁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炎表示。


工作人员介绍“宁碳惠”服务平台。(胡雪英 摄)




记者手记

作为全国18个林业碳汇试点市(县)之一,如何当“碳”路先锋?宁洱县给出了答案:创新突破,制定一项项制度,探索一个个新模式、新举措,从“宁碳惠”服务平台和宁洱碳汇资源数字管理平台建立,到开发“宁碳惠”方法学及林业碳票计量方法,从创新固碳增汇三种方式,到“生态司法+碳汇补偿”、零碳产品(碳标签)、大型活动碳中和、零碳景区(园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碳汇损失补偿等多个碳汇场景持续拓展,面对碳汇新课题,宁洱以绿色作答。绿色是宁洱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在碳汇之路上,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宁洱县也给出答案: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状况,重点实施森林增汇、碳汇计量监测、碳汇交易与融资模式三大模式,逐步推进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使“宁保绿碳”走向更多市场,持续推进森林增汇与林下产业的融合发展,让经济发展“高素质”与绿水青山“高颜值”相得益彰。


作 者丨臧灵 杨廷荣 杨媚 刘梦星

 辑丨张净淇 陈祎(实习)
监 审丨周莉芸
推荐阅读

全国名单,普洱榜上有名!
涉及重点企业44家,急需紧缺人才269人,普洱发布公告→
问题解答!事关普洱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前还贷


好文!必须点赞

普洱发布
发布权威资讯,提供贴心服务,倾听社情民意,引领指尖问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