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佳教授:远像光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临床观察初步结果报告

文摘   2024-09-16 20:01   北京  
瞿佳教授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高发率、低龄化趋势和重度化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远视储备对于儿童近视眼防控意义重大。自2018年起,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全社会应共同参与,精心呵护孩子们的眼睛,确保他们享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号召。在这一号召的指引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被纳入国家战略,并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发展的关键动力。它促进了跨学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产生,为近视防控领域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远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脱颖而出,成为近视防控领域的一颗新星。动态数字离焦技术融合了硬件(可调光学离焦)与软件(动态点扩散技术)的双重优势,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为近视防控提供了强劲的解决方案。




近视防控关乎国家未来,科技创新赋能近视防控国家战略

9月4日8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的第二十八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4)在江城武汉盛大举行,多位行业领袖和眼视光专家汇聚一堂,共襄盛会。在“眼视光第一单元:近视基础研究”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在以《科技创新赋能近视防控国家战略》为题的分享中,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在近视防控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并对远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其在近视防控中的潜在价值寄予厚望。



瞿佳教授结合相关研究指出:过去我们认为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近年来近视率不断攀升,早发、高发、重度化,特别是近视发病率在短时间内的激增,与遗传因素变化的速度并不相符,可以看出,尽管遗传因素对近视有一定影响,但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改变生活习惯和学习行为,比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瞿佳教授强调。


近视防控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学科交叉新技术不断涌现,基于动态数字离焦技术的远像光屏,通过硬件(光学离焦)加软件(动态点扩散技术)达到了1+1>2的效果,由温医大眼视光牵头、全国12家单位开展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以期进一步证实它在近视防控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对远像数字离焦技术这种新型手段,瞿佳教授在分享中也寄予了厚望。那么到底什么是远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呢?

环境因素是近视发病率激增的主要原因,远像数字离焦技术成近视防控新星

当眼睛面临近视离焦时,视觉系统会自动激活多条神经通路进行调整,以维持视网膜上焦点的准确性,但这种长期活跃的调节过程可能加剧近视发展[1]


远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Distant Imaging Digital Defocus Technology,D.I.D.T)由睿视科技最早提出,是近年来在近视防控领域出现的一项创新技术。


传统望远设备(包括普通远像光屏和拉远镜)通过调整光路将图像拉远,从而减少对眼睛调节力的需求以缓解视疲劳。然而,其主要效果仅局限于减轻眼部负担。远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不仅能被动影响视网膜,还能深入神经定向调控,主动驱动眼轴缩短或脉络膜增厚,定向调控视觉通路[2]实现屈光状态的显著改善[3]。通过模拟远视场景,主动引入离焦效应,减少调节需求,缓解调节滞后现象;利用视网膜细胞分布的差异性[4],优化视觉刺激,在保护中央凹高分辨视觉的同时,对周边视网膜施加恰当的离焦刺激。

动态数字离焦远像光屏 D1 以数字化显示设备为载体,通过独有的光学硬件及软件技术,实现离焦的数字化和个性化,定向调控视觉通路。融入儿童青少年每日生活中的高频用眼场景,把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无形之中转化为护眼过程,根本性地提高了孩子使用的依从性和便捷度,真正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周佳玮教授团队发表《基于数字离焦远像投射探究视觉信号对脉络膜的影响》,预试验数据显示,使用动态数字离焦远像光屏一周后即可观察到屈光改善现象,一定程度上进行眼轴回退,促进脉络膜增厚、增加血流灌注,一个月随访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其有效性。这些初步数据为该技术的长期应用前景提供了乐观预期。



作为远像光屏技术的创立者,睿视科技正引领着远像光屏这一新兴近视防控品类迈向全新的里程碑,成功将远像光屏技术从传统的“由近看远”概念,跨越至“数字离焦个性化定制”的前沿时代。这一革命性突破,意味着每位用户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视觉健康解决方案,针对性地控制眼轴增长,拥有一位家庭视力健康管理的理想伙伴。这不仅是对科技创新的致敬,更是对每一个孩子光明未来的深情守护。



总结语

的确,科技创新在近视防控国家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远像动态数字离焦技术,正逐渐展现出其在近视防控中的更多潜力。我们期待,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数据的积累,这一创新技术将展现其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助力近视防控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为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资料来源:

[1] Exp Eye Res.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23 April 01.

[2] SMITH EARL L.,谢培英. 视网膜对比度信号对近视控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眼科杂志,2023,59(6):488-491.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30207-00042.

[3] The Role of ipRGCs in Ocular Growth and Myopia Development,Sci. Adv. 8, eabm9027 (2022)

[4] SMITH EARL L.,谢培英. 视网膜对比度信号对近视控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眼科杂志,2023,59(6):488-491.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30207-00042.


眼视光观察编辑部

值班编辑:李静  总编:张玲

合作、投稿邮箱:Lynnzhang326@126.com




相关阅读





《中国近视防控蓝皮书》重磅发布:0.01%阿托品滴眼液获权威推荐,奠定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基石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眼科学术大会在武汉召开


VC特别访谈 | 瞿佳教授谈中国眼谷:聚焦世界目光,展示中国眼健康风采



慧眼赵小刀
4L疗法,在近视可逆的大道上攀登、突破和领跑,为有效降低我国儿童近视率不懈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