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深度,看回消息的速度? | 睡前聊一会儿

时事   2024-11-15 22:08   北京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屏幕前的你,不知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发完一条消息,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复,自己在等待中不自觉变得焦虑;又或许,你是那个被等待的人,明明在忙,但因为对方“秒回”的期待,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担心对方觉得自己冷漠。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沟通。有网友调侃:“回消息的速度,就是他对你的态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既然是聊天,就意味着有来有回,否则就容易变成自说自话,一个人的“单口相声”。得不到回应,就像一个“未完成的句号”,无法形成“闭环”,心里就不踏实。不少人甚至还会产生“情绪转嫁”,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对方或自己的行为上,用他人的回应和反馈来审视、评判自己:“他是不是不在意我?”“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脑补出的这场情感大戏,主角和配角可能都没有搞清楚,自顾自地上演着。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即时通讯的普及,加剧了人们对及时回应的期待。不再迷恋“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浪漫,越来越多人习惯了信息秒传的速度,不仅发出去的消息没有滞后,而且似乎回应也不能延迟。久而久之,“秒回”成了无形中“最高的社交礼仪”,甚至成为工作认不认真、感情真不真挚、交往密不密切的度量衡。

图源网络

需要看到,“秒回”固然高效,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旦根据在线的时长和互动的频次来衡量双方的关系,就有可能变味、走偏,在亲密关系中丧失回旋的空间。特别是,这种对于“秒回”有可能形成一种偏执的“虚拟依赖”、“回应即关心”的错觉,让人忽略关系的真正内涵,造成了彼此间事实上的疏远。

世界上没有两颗完全相同的心。友谊的深度,不在于回消息的速度,而取决于彼此相互理解的程度;人际关系的网络,也并非永远要在“随时在线”的框架下维持,反而更需要在舒展的状态下自然延伸。今天的世界与时代,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的一小方心灵的天地。有的人手机不离身,随时秒回;有的人整日忙碌,有空再回;有的人字斟句酌,“三思而后回”……消息回复的“快慢”背后,是具体而生动的个体,是丰富而多元的生活。大可不必为此惆怅,为之心伤。

有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课题分离”理论,说的是要将自己与他人的“课题”区分开,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期待“秒回”、要求“秒回”、必须“秒回”的焦虑,某种程度上是将自己的“需求感”和“自我价值”过分投射在了对方身上。许多纠结的根源在自己而非他人的“回应”。与其猜测,不如坦诚沟通;与其内耗,不如专注自己。或许,做好自我分享与他人回应的“课题分离”,才能拥有更加独立且稳定的内核。

当然必须要承认,身处网络时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被“裹挟”在信息洪流中进退维谷。但是,仅就生活而言,时光的流动是恒定的,决定时间尺度的不是“回复的速度”,恰恰是自己内心的维度。正是因为能把仓促的时间过成厚重的历史,我们才得以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联结情感,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时代的脉动。

这正是:

情深岂在速与缓,回应未必分秒间。

课题交叉多惆怅,反求诸己天地宽。

大家晚安。

(文 | 李君强)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