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有趣的对比:父母的30岁——岗位上发光发热,养育1-2个人类幼崽;我的30岁——追星手办、玛卡巴卡,不少人直呼“中枪”。古训讲“三十而立”,自古至今,30岁前后都被认为是人生的重要节点,如今,大批“90后”正处于这个阶段。只不过,想象中的成熟稳重,似乎没有随年龄如约而至,奔三奔四,依然觉得自己“像小孩”“没长大”的大有人在。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件事。
许多人所谓的“没长大”,并非“巨婴”概念,而是一种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匹配的感觉。这来源于对“长大”的一种微妙的共识:渐渐向社会人转变,成家生子等提上日程,行事稳重、端庄大方……“大人就要有大人样”的社会规训,“什么年纪就要干什么事”的社会时钟,在重要节点,尤为催人。
人,总在对照中认知自我。以同龄人为参照系,眼见着有的人按部就班,工作、生活步入正轨,还没找到明确目标方向的、不急着进入标准化人生状态的,难免生出几分焦虑、犹疑情绪,仿佛自己在“长大”这件事情上被甩在了后面。
以父母辈为参照系,过去的30岁和现在的30岁,好像也不一样。这并非错觉,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短短几十年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置身宏大历史进程,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节奏。正如许多父母经常打趣的,“我在你这个年纪,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过去的同龄人,相对而言,更早步入社会,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如今,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拉长,社会观念变化,人们就业、成家、生子的时间在延后,选择也越发多样。加之,生活条件变好,独生子女比重高,两辈人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学者由此认为,我们正在进入“晚熟时代”。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 ↓
2025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图片/摄图网
编辑/刘世康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