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办好民生实事”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文摘   2024-12-17 17:34   天津  



12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办好民生实事”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孙志良,市人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郑巴音,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韩福前出席,介绍教育、人社、交通部门2024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所关心的问题。




孙志良介绍:
今年以来,市教育两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和我市教育大会的安排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作为头等大事,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持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2024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8%,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提前达到并超过国家和我市“十四五”目标。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2所,进一步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滨海新区等8个区申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并顺利通过实地核查。制定《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2024版)》,实施高质量幼儿游戏研究实践项目,为257所村办幼儿园配置保教装备,办好家门口的幼儿园,让幼有所育更普及。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4年,我们继续将新增义务教育学位项目列入我市20项民心工程,年度任务目标设定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2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万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9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9万个,超额完成任务。持续实施优质资源辐射引领2.0工程,推动中心城区与其他区结成16个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进一步优化合作共建学校、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城乡学校帮扶等工作模式,推动市教委直属学校与各区开展合作办学,开展教师交流、校长轮岗等,全市各区义务教育学区化办学比例达到100%,远郊五区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目前,全市交流教师3.4万人次,骨干教师占比55%以上,轮岗校长2500余人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三是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24年,我们修订了《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措施》,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从制度上明确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要求。今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达到61.97%,较2023年提升了2.33%;合格率达到98.65%,较2023年提升了1.7%,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总体逐年提升。近视防控方面,2024年我们对120余万中小学生每学期开展2次全员视力筛查,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我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持续下降。此外,我们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强化联防联控,加强对学生肥胖、近视、脊柱侧弯、结核病的筛查和干预,为26所学校建成安全健康教室,加强学校急救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学校健康管理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是支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印发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30项硬核举措,深入宣传我市保障性住房等引才聚才政策,强化政策保障。市教育两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39个委办局,深挖高质量就业岗位。每年组织近百场“津英就业”系列招聘活动,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企业1.7万家,拓展岗位10.1万个,不断丰富岗位资源。深化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减少学科专业40个,新增社会急需的81个专业,扩面推进全市高校全部421个工科专业按照新工科标准改革,推动高校设置900门“微专业”课程,增强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举办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就业育人,着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围绕重点群体毕业生建立帮扶台账,推荐有效岗位、组织参与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等,配合市人社局以每人3000元标准发放求职创业补贴6745.5万元,切实做好就业帮扶。今年,在各部门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市2024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实现稳中有升,学生高质量就业规模、留津就业水平稳步提升。
郑巴音介绍: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改革回应群众需要,用发展提升幸福成色,精心绘就天津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新画卷。
一、聚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积厚成势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饭碗”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愿景。我们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目标,坚持稳存量、扩容量同向发力,保重点、优服务同频共振,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5万人,同比增长4.3%,已经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1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1%,全市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一是努力扩大岗位供给。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发放就业补助资金8.57亿元,其中,发放企业吸纳就业补贴2.59亿元,稳定扩大就业岗位2.07万个。同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用人单位减负15.52亿元。
二是保障重点群体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我们开展了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组织1.7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实施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帮扶率超过90%。针对失业人员,我们部署开展了失业人员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截至11月底,共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6.3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是提升就业服务效能。持续打造“想就业·找人社”就业公共服务品牌,今年累计举办招聘活动2977场,同比增加15.84%,全市共建成线下零工市场22家,累计服务求职人员8万人,聚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100家,1—10月规上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656.52亿元,同比增长41.3%,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
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鼓励企业职工、院校学生等各类重点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截至11月底,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9万人次,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2.59万人次。
二、织密扎牢社会保险民生保障网
市人社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扩面增效,推动社保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11月末,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分别达到1014.61万人、426.07万人、409.89万人。
一是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全险种基金“一本账”。深化工伤保险参保政策改革,将职业学校实习生、超龄从业人员和基层快递网点快递员纳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率先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
二是各项待遇不断提升。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各项社保待遇不断提升。累计向19.23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9.89亿元,牢固兜住了民生底线。
三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们抓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部署人社自助服务设备558台,覆盖了247个街镇。在全国首批制发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694万人,电子社会保障卡领用人数达1103.69万人,人口覆盖率达81%。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5年,我们将恪守“民生局”定位,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加力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创新发展,重点是开展好4个专项行动:一是开展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行动。在全市街道(乡镇)等建设100家以上规范的就业驿站,健全标识统一、布局合理、服务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二是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继续组织实施就业服务攻坚,促进重点群体及时稳定就业。三是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机制,推进长期持续参保,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四是巩固“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成果。加快“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建设,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加快京津冀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拓展相关领域一卡通用,实现社保卡场景服务全面升级。
韩福前介绍: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做好交通运输领域民生工作,是夯实民生底线的基本保障,也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实施交通运输民生实事,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今年1到11月份,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69%,预计全年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53%。在铁路方面,建成了津静市域(郊)铁路。这是我市第一条市域(郊)铁路,与地铁5号线贯通运营。加快建设京滨城际南段和津潍高铁,两条铁路下穿机场、海河等四段隧道4台盾构机全部完成始发,京滨城际下穿天津机场1号隧道在11月底实现全线贯通。在公路方面,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经全线进场施工,兴港高速公路主体结构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津沧高速改扩建工程力争在年底前开工。以上重大交通项目均力争在2027年建成通车,届时我市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将更加完善,群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二、公路服务更加贴心。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率,全力推动公路服务品质更高效、群众出行更便捷。创建公路“津心养护”品牌,着力提升路况水平,今年完成了36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国道G205入选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在长深高速、津石高速、荣乌高速等5条重要的货运通道建设“司机之家”全覆盖,重要货运通道沿线的34个服务区为货车司机免费投保“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全覆盖。提升公路交叉口通行效率,对外环线与淮河道、北辰西道等相交的12处路口,津汉公路与华明大道、赤海路等相交的5处路口,邦喜公路与津围公路等相交的3个路口进行改造,通过压缩公路中分带,或者硬路肩增加车道,路口通行效率提高约20%,方便了群众出行。深化交旅融合发展,创建津围北二线“津彩驿站”样板,蓟州区“最美印蓟”自驾路线入围全国前20名,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创建市级示范街镇10个、美丽乡村示范路26条,公路的附加值成色更足,服务群众的内容更加丰富。
三、轨道交通客流屡创新高。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轨道交通客流培育提升的专项行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轨道交通的便民为民服务水平。线网更加通达便捷,地铁5号线延伸线与津静市域(郊)铁路同日开通,并且实现贯通运营,开通地铁1号线东延线双桥河站、地铁10号线丽江道站A口、成林道站B口等4个出入口。服务更加贴心便民,截至11月底,累计52次延长运营时间,加开临时列车2200余列次,实施全线网每周五晚延长运营服务时间30分钟,实施同站10分钟内进出免费,完成151座车站419个出入口地铁徽标设置,点亮夜间地铁。出行更加智慧便利,地铁全线网全面开放人脸识别乘车功能,实现天津地铁App与青岛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等15座城市地铁App的跨城互通。年底前,乘客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出示乘车码,即可乘坐地铁出行。截至11月底,轨道交通线网累计运送乘客5.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7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3%。单日客运量31次突破了200万人次,最高单日客运量231万人次。
四、民心工程任务超额完成。今年,市交通运输委承担了四项民心工程任务:建成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9月28日开通,截至目前累计运送乘客超1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5万人次,最高单日客运量为2.3万人次。优化调整75条公交线路,填补了河东区茅山道等地区的公交线网的空白,进一步优化了中心城区线网结构。推进跨省公交线路落地实施,实现蓟州乘坐公交直达北京、兴隆,开通4条由武清至香河的公交线路,与北京938路实现换乘接驳,进一步方便毗邻地区居民跨省出行。提升改造农村公路299公里和农村公路桥梁8座,改善农村地区出行环境,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建成轨道站点周边5处智慧停车场,分别是位于王顶堤地铁站附近的迎水道停车场,北站地铁站附近的北站A口停车场,西南楼地铁站附近的西南楼停车场,香山道地铁站附近的香山道C口、D口停车场,一共提供302个车位。
交通为民始终在路上。市交通运输委将秉承“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初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久久为功打好铁路、公路、轨道、公交、机场等服务品质提升攻坚战,用心用情办好交通领域的各项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共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



©天津发布



天津发布
渤海明珠,魅力之城,古老而灵秀,现代而优雅,天津,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在这里,您可以及时掌握权威的官方消息,还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新闻资讯和便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