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7年磨一弹——“阿斯特拉”空空导弹

文摘   2024-11-11 00:00   北京  

据印度《经济时代》网站7月3日报道,印度国防部批准了购买国产阿斯特拉导弹。被批准的国产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价值超过2040亿卢比,其中包括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研发的尖端的“阿斯特拉”超视距空空导弹。这型导弹已经成功通过测试,将由印度空军和印度海军共同订购。

消息人士说,在第一批将订购248枚阿斯特拉导弹,安装在苏-30 MKI和米格-29K战斗机上。印度空军已经明确表示,未来阿斯特拉导弹将成为其主要的远程空对空导弹,并将在尽可能多的飞机平台上进行标准化装备。

“阿斯特拉”的研制历程比较久远,源于印度政府1982年提出的一项名为"综合制导导弹发展项目"的计划,该导弹专为苏-30、“幻影”-2000、米格-29K和“光辉”轻型战斗机研发,用于压制F-16战斗机等空中目标。

与其他印度国产项目一样,“阿斯特拉”早期开发很快,2003年就首次进行地面试验,中后期的测试工作中一再推进度,2012年12月开始地面测试,2013年4月进行苏-30MKI战斗机挂弹飞行测试,2014年5月苏-30MKI战斗机进行首枚“阿斯特拉”导弹试射,直到2017年底,才算从苏30战机上成功试射后,宣布进入量产阶段,可惜与以往一样,再次没能实现。今年,好歹是等到了量产阶段。

印度号称它为:国际第四代导弹,导弹重154公斤,弹体长度3570毫米,直径178毫米,翼展254毫米,战斗部为15千克高爆破片定向战斗部,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发动机采用无烟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最大射程80-110公里;制导系统采用惯性中途制导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目标15公里处开启主动雷达导引头,最大作用距离25公里;最大机动过载可达40G。

“阿斯特拉”导弹具有ECCM电子对抗功能,机载电子对抗措施可以干扰、阻塞来自敌方雷达的雷达信号,使导弹难以跟踪,并且在多目标战场中具有更高效率。除了自主拦截和该导弹还可以通过友机制导模式中拦截目标,具有发射前锁定和发射后锁定能力。

“阿斯特拉”能够在不同的射程和高度上拦截目标,最大围追射程为20公里和超视距拦截可达110公里,从15千米的高度发射时射程可达110公里,从8公里的高度发射时可达44公里,当从海平面发射时为21公里。

“阿斯特拉”Mark 2型导弹也正在研制中,将采用冲压火箭发动机或者固体双推力火箭发动机,将最大射程提高到150公里,尾部追击射程达到35公里;并且增加双向数据链,具有更改目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阿斯特拉”导弹不仅外形类似于目前印度空军使用的俄制R-77RVV-AE(AA-12)和法制“马特拉”超530空空导弹,性能也跟这两款导弹接近,所谓的自主研发,其实就是在俄罗斯和法国专家的帮助下,杂合了俄法两国的导弹,最终形成的这么一款导弹。最初的制导头,为俄制R77的制导头,后来采用国产的导引头。据称,在2018年9月的试射中,使用的2枚导弹采用的就是国产的Ku波段导引头。

俄罗斯“三角旗”设计局研制的R-77第4代中程空空导弹,北约叫AA-12“蝰蛇”。它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指令修正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弹重175公斤,弹长3.6米,弹径200毫米,前翼展(条状)460毫米,后翼展(网状)730毫米,最大飞行马赫数4,迎头攻击最大射程60公里,尾追攻击最大射程20公里。战斗部为21公斤破片杀伤型。它最鲜明的特点是网状的后翼尾。

马特拉”超530是一种雷达制导的中距拦截导弹,可用于截击高空、高速目标,弹长3.58米,弹重250千克,使用高度23000-30000米。后来又发展了“马特拉”超530F和超530D,分别为前者的改进型,性能都有所提高。

从气动外形上来看,采用常规布局的“阿斯特拉”相当于R-77与“马特拉”超530D的综合。“阿斯特拉”的基本布局和弹体设计明显参考了R-77,特别是其中置弹翼的设计与R-77如出一辙。由于R-77所采用的栅格尾翼设计和加工难度极大、同时会产生较大的正面风阻、影响导弹的射程和飞行速度,因此改用了类似“马特拉”超530D的常规尾翼。

初期的“阿斯特拉”基本就是将“马特拉”超530D的弹体换上了R-77的导引头,这两种看似技术上都十分成熟的设计,结合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设计团队不得不将方案推倒重来,改用鸭式布局后性能指标仍然不能达标,随后再次被完全推翻、并重新设计为目前的状态,这种反复折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27年后才最终得以量产。

印度通过研制“阿斯特拉”成功跻身拥有先进空空导弹技术的国家行列,并将为印度空军提供一种可选的通用型装备,但是“阿斯特拉”技术指标已经落伍、未服役先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

兵工科技数据党
聚焦兵工科技、碳纤维、发动机、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用数据做基础用逻辑去分析用理性下结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