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河北省故城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推动农村地区更加繁荣”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01
发展乡村产业
做实“繁荣”的经济支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故城县将把握好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的关系,推进产业发展格局与乡村建设布局协同发展,以产业发展动能增强乡村自我更新功能,把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与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贯通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强化龙头带动,打造产业链条。故城县按照“围绕龙头做产业,围绕产业建项目”的思路,先后引进泰国正大集团、浙江“认养一头牛”集团、河北石家庄以岭药业集团,建成总投资183亿元的肉鸡、奶牛、中医药三大全产业链。正大食品加工厂、“认养一头牛”液态奶加工厂、以岭中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化项目,以及正大鳄鱼场、奶牛小镇、以岭康养庄园等农旅融合项目相继投产运营,三大全产业链总计带动就业6000多人,2024年实现总产值106亿元,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3.5亿元。故城县将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这个关键环节,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认养一头牛”液态奶加工厂建成投产,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
02
推进乡村建设
打造“繁荣”的优质载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故城县将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发挥规划引领和政策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使乡村成为吸引各类要素汇聚的强磁场。
加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故城县编制了“1+5+3+N”的和美乡村总体规划。“1”,即整体构建一个“城乡融合发展体系”;“5”,即组团打造运河风情区、城乡融合区、特色产业区、现代农业区、诗画田园区五个和美乡村片区;“3”,即连线建设大运河百里景观带、产业强县振兴带、农旅融合慢游带三条“美丽生态廊道”;“N”,即差异化、场景化打造N个和美乡村重点村。在此基础上,故城县将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制定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加强和美乡村与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统筹贯通,努力塑造各美其美、整体大美的城乡风貌。
突出全域覆盖,改善人居环境。故城县按照“高质量、低成本,微改造、精提升,可持续、见长效”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六个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聚焦“全域无垃圾”,改进“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模式,清洁乡村、无废乡村实现全覆盖。聚焦“全域无污水”,建立以用促治机制,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纳污坑塘”变为“鱼虾满塘”,农村生活污水分质处理模式入选全国示范案例。聚焦“全域无小广告”,建立常态清理、溯源治理、疏导管理机制,疏堵结合解决了小广告“牛皮癣”问题。聚焦“全域无私搭乱建”,推行私搭乱建依法拆、危旧房屋保值拆、残垣断壁奖补拆,清拆率分别达到100%、93%、91%。聚焦“全域巷道硬化”,采取“群众出工、以工代赈,村级主导、分散建设,灵活用材、降低成本”的办法,花小钱办大事,全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聚焦“全域建设小三园”,插花式打造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3124个,新建村史馆、乡村记忆馆、红色纪念馆等文化设施200多处。
提高服务水平,厚植民生福祉。故城县将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加大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力度,让脱贫群众过上有质量、有尊严、有希望的好日子。聚焦“一老一小”,推进公益性养老托育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防、医养“五医”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03
改进乡村治理
创优“繁荣”的人文环境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2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