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农村地区更加繁荣

文摘   2025-01-31 19:21   北京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河北省故城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推动农村地区更加繁荣”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01

发展乡村产业

做实“繁荣”的经济支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故城县将把握好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的关系,推进产业发展格局与乡村建设布局协同发展,以产业发展动能增强乡村自我更新功能,把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与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贯通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强化龙头带动,打造产业链条。故城县按照“围绕龙头做产业,围绕产业建项目”的思路,先后引进泰国正大集团、浙江“认养一头牛”集团、河北石家庄以岭药业集团,建成总投资183亿元的肉鸡、奶牛、中医药三大全产业链。正大食品加工厂、“认养一头牛”液态奶加工厂、以岭中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化项目,以及正大鳄鱼场、奶牛小镇、以岭康养庄园等农旅融合项目相继投产运营,三大全产业链总计带动就业6000多人,2024年实现总产值106亿元,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3.5亿元。故城县将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这个关键环节,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认养一头牛”液态奶加工厂建成投产,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

推行镇域统筹,培育“一镇一品”。故城县发挥党委发动群众、政府整合资源、市场主体组织生产的优势,推进“一镇一品”发展,鼓励乡镇改造升级乡土产业,建设微型农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或田园综合体。饶阳店镇依托中药材种植业,整合黄草洼、杨辛庄等六个村的涉农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坑塘林地等,探索以“双联体”(联村党支部+集体联合社)模式建设“雨丰”循环农业产业园。目前,产业园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农学院达成合作,中草药种植加工、品牌果蔬、设施锦鲤、电商基地、循环农业实验室等七大产业板块初见成效,预计到2025年末总产值将达到4000多万元。故城县将完善推广“双联体”模式,提高资源集成化、农民组织化、产业链条化水平,加快实现既有乡土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民多抱上几个“金娃娃”。

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故城县立足基本农田,立足粮食安全,全域推广农业“五位一体”(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新型经营模式,实现了粮食增产、集体增收的综合效益。截至2024年底,全县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0万亩,累计带动村集体增收5500多万元;81%的村集体年收入超过20万元,25个村超过100万元。故城县将深化供销社改革,探索组建县级农资农机农技合作总社,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运河灌区、智慧水务、水肥一体化、粮食仓储和初加工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降本增效,打造“五位一体”模式2.0版,实现一样的土地产出不一样的效益。

02

推进乡村建设

打造“繁荣”的优质载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故城县将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发挥规划引领和政策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使乡村成为吸引各类要素汇聚的强磁场。

加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故城县编制了“1+5+3+N”的和美乡村总体规划。“1”,即整体构建一个“城乡融合发展体系”;“5”,即组团打造运河风情区、城乡融合区、特色产业区、现代农业区、诗画田园区五个和美乡村片区;“3”,即连线建设大运河百里景观带、产业强县振兴带、农旅融合慢游带三条“美丽生态廊道”;“N”,即差异化、场景化打造N个和美乡村重点村。在此基础上,故城县将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制定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加强和美乡村与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统筹贯通,努力塑造各美其美、整体大美的城乡风貌。

突出全域覆盖,改善人居环境。故城县按照“高质量、低成本,微改造、精提升,可持续、见长效”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六个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聚焦“全域无垃圾”,改进“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模式,清洁乡村、无废乡村实现全覆盖。聚焦“全域无污水”,建立以用促治机制,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纳污坑塘”变为“鱼虾满塘”,农村生活污水分质处理模式入选全国示范案例。聚焦“全域无小广告”,建立常态清理、溯源治理、疏导管理机制,疏堵结合解决了小广告“牛皮癣”问题。聚焦“全域无私搭乱建”,推行私搭乱建依法拆、危旧房屋保值拆、残垣断壁奖补拆,清拆率分别达到100%、93%、91%。聚焦“全域巷道硬化”,采取“群众出工、以工代赈,村级主导、分散建设,灵活用材、降低成本”的办法,花小钱办大事,全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聚焦“全域建设小三园”,插花式打造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3124个,新建村史馆、乡村记忆馆、红色纪念馆等文化设施200多处。

提高服务水平,厚植民生福祉。故城县将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加大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力度,让脱贫群众过上有质量、有尊严、有希望的好日子。聚焦“一老一小”,推进公益性养老托育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防、医养“五医”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03

改进乡村治理

创优“繁荣”的人文环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故城县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基层阵地综合服务、人民调解等功能,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和美局面。

健全自治体系,以自治增活力。故城县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村民代表会+红白理事会”的民主自治体系,用好党群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村民议事厅、青农讲习所、群众服务大厅等活动阵地,在温情服务中实现有效治理。创新“四务”公开机制,定期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大类25项内容,管住了“微权力”,遏制了“微腐败”。故城县将坚持抓乡促村,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加强村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推进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

建设法治乡村,以法治强保障。故城县成立了县义警协会,3000多名义警下沉村居“破小案、办小事、帮小忙、解小忧、治小患”,2024年以来,刑事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13%。创办家事审判法庭,将家事纠纷导入“心理疏导—评理调处—依法公断—事后回访”的闭环式化解流程,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73%。围绕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成立农村群众工作站,创办“和事老”调解室,建立“双向转诊,提级会诊”机制,农业农村领域信访事项同比下降21%。故城县将持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推行“一村一辅警、一乡一律师”机制,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促使依法办事成为农村群众日用不觉的行为习惯。

涵养文明风尚,以德治扬正气。故城县探索建立“道德积分制”,村党支部对农户遵纪守法、勤劳奉献、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和睦友邻等6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群众可凭积分在“道德超市”换取生活用品;道德积分每月张榜排名,季度颁发流动红旗,年底评选道德标兵、美德家庭,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党旗红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0多件。故城县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渠道,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作者系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委书记)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2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中国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