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头号敌人」,不是藤校却胜过藤校,它凭什么还这么火?||名校简介之MIT

文摘   2024-12-18 08:00   浙江  

文章来源:留学新父母

作者:李好富


今天好富要介绍一所非常纯正的美国本土大学


美国基因,美国文化。没有太多过去,没有太多厚重的传统和礼制,由工业革命应运而生,踏实又肆无忌惮地越发展越强,成为了一所难得的,即使如此偏科,如此年轻,还依然能够进入美国前5的大学。


它的成立和现在,都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且对全世界的教育进步,很有借鉴意义。


它,就是现在炙手可热的——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



它的历史


MIT在1861年成立,年龄跟藤校比较,虽然算是愣头青,但是在美国理工类学院里面,它的资历很老,底子厚,是工业革命中,最早发展起来的大学。


当时,MIT的创始人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希望建立一所大学,以应对快速的科学技术进步,并加速美国展开工业革命,让美国社会的发展后劲充足。


所以,MIT不能够只是一所纯技能学校,而是能够将专业教育自由教育结合起来的德国研究型大学的模式。


(William Barton Rogers)


他提出:


在我看来,理工学校真正且唯一可行的目标是教学,而不是技艺的细节和操作。技艺只能在车间里完成成长,学校,主在灌输那些构成其基础和解释的科学原理;同时,要对与物理定律有关的所有主要流程和操作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审查。


正因为如此,MIT才有了跟其他的顶级大学非常不同的特点。


比如:


1、学校拥有改善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远大理想的同时,又非常地务实和讲究实践;


2、主理工科,但是文科又非常强,跟哈佛和顶级文理校卫斯理学院都达成了教学合作;


3、教学出发点不是传统的学习书面上的知识,而是以解决问题、改善社会为出发点,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去最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为此,MIT还开创了教学实验室的发展。


这些特点,下面我都将为大家一一详细来说。



本科教育非常厉害,但又与众不同


MIT的本科,有非常明确的三大使命:


  • 教学

  • 研究

  • 创新


它在官网写道:


MIT大家庭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研究和创新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我们很有趣,很古怪,有精英但没有精英主义者 ,有创造力和艺术性,痴迷于数字。我们欢迎有才华的人们,无论你来自何处。




这三个词也印在了MIT官网的最主要部分,可见其重视程度。



首先是在教学上


MIT的本科,课程设置非常全面、新颖以及深厚。


全面性上,《大学之路》的作者吴军在书中提到:


“微软研究院的邓力研究员在滑铁卢大学当教授时,曾经在麻省理工安排了⼀年学术休假。他回来后告诉我:‘在麻省理工你可以学到(工科方面)任何想学的东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学都比不了的。’


如果麻省理工的学生想学人文方面的课程,而学校却没有开设怎么办?没有关系,他们可以到哈佛大学,然后把学分带回来。


不仅仅哈佛,MIT同样跟卫斯理达成了教学上的互惠关系。


卫斯理学院也在波士顿附近,是一所著名的女子文理学院,美国的希拉里,中国的宋美龄、著名诗人冰心,都是它的校友。MIT每天都有往返于大学之间的大巴,送学生去两个学校上课。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卫斯理是女子学院,MIT又是著名的理工男聚集的书呆子大学,所以不少MIT的男生都想要追求卫斯理的女孩们,成就了不少两校之间的佳话。



而除了课程全面,它的课程,还都非常


MIT掌握了全世界最前沿的学科信息,拥有行业最尖端的人才,这些都让MIT能够迅速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发现,并以最快的速度,设置出非常新的课程


它有30个系,许多系都是交叉学科,这也是它的特色,比如媒体艺术与科学;数据,系统与社会;土木与环境工程;人文+工程/科学……让学生能够结合现下的社会发展,学到最新的知识,去更快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社会问题。



MIT课程的深厚,最突出表现在教学的老师非常厉害,并且负责任。越是入门的课程,越是请学校最厉害的教授来上课,其中很多人甚至是诺贝尔的获得者


除此之外,在MIT读过本科的人都表示,MIT的教授非常会上课,会兼顾学生的水平,能够更加通俗易懂、有趣地把非常专业的内容说出来。


MIT的本科教学,照顾的是尽可能多的学生,把课程设置得有点难度,让最差的学生努努力也能够到;最顶尖的学生,再给他们又额外布置点任务。而不会仅仅为最顶尖的学生服务,又或者为了让所有学生听懂课程,把课程设置得非常简单。


MIT老师会把上课当成非常严肃的任务,去认真地教好学生,积极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师生关系非常密切。它的师生比也甚至高达1:3



而老师越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往往意味着MIT学生拿高分的机会不大,老师给的课后作业、实验设计等等,都会比较难,分也压得比较低。导致很多MIT学生毕业不容易,这也是MIT“毕业难”传说的由来。



其次,本科就有真正的研究


MIT的logo长下面这样。



一边是拿着书的思想者,一边是拿着工具的实践者。所以MIT的学校格言是:“思想与手(mind and hand)”,寓意着学生要将自己的思考与践行相结合。


因此,MIT的大学新生一入学,就能够接触到真正的研究。


MIT官网曾提到:


在MIT,人们痴迷于突破知识和可能性的界限,并且将研究视为一种边干边学的有效学习形式。


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研究计划”,超过85%的MIT本科生,可以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去深入地做一项研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来进行自己的研究。



很多学校会标榜自己本科有研究,但其实只是老师拿一些简单的小研究来让学生练手,或者随便给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这样既不具备社会意义、又没有科学指导和完整践行的研究,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研究。


而MIT本科生做的真正的研究,不仅会让学生的实力得到更高一层境界的提升,当毕业的时候,学生的水平,甚至是很多大学的研究生都比不上的层次。


最后,MIT周边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


MIT有非常多的创业大赛,奖金可以高达10万美金,学校会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发明推向市场,学校周边各种各样的创业公司非常多。


学校旁边就有一条著名的高速公路,路边林立着创新公司,做新能源电池、开发低成本芯片、做最好的医院用透析纸膜等,丝毫不比硅谷和其他任何地方逊色。


波士顿也有非常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常年驻扎着渴望科技人才和产品的公司,这让MIT学生能够找到跟各种规模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方式。


这也是帮助学生入世、去改善社会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可以说,麻省的学生都是创业型人才,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如果说哈佛耶鲁培养的是“政治领袖”,那么MIT培养的就是“工业领袖”,培养的都是对世界经济、科研乃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



说完MIT厉害的本科,就不得不说这所学校最大的特色——学生了。


奇怪的大天才扎堆的学校


其他学校的特色都是学校环境,或者实力制度,但MIT不一样。


首先MIT校园实在乏善可陈,建筑又灰又丑,毫无美感,看起来就像一个个风尘仆仆的大小工厂,没什么可看的。



其次,MIT的实力和制度虽然厉害,但是其他顶级大学也各有各的厉害。


只有MIT的学生,是全美独一无二的存在。


之前一位耶鲁的同学给我们非常仔细地评价过:


“美国东部的其他大学,学生都能够做到有不同的外表展现,或者时尚、或者简约、或者文艺、或者理工男(女),但MIT的学生,竟然能够做到全部都是‘理工宅男(女)’的感觉,真的穿着格子衫,戴着眼镜,背着个包,真的像美剧里面走出来的nerd的样子。


而这样看似老实、学生气的外表下,是MIT学生不受世俗约束,古灵精怪的灵魂。


MIT的学生仿佛天生有“恶作剧”的基因,从成立以来,不仅仅在自己学校里面惹事情,还全国范围内去恶作剧。因此跟哈佛、耶鲁甚至是远在西边的斯坦福加州理工学院都有“结仇”。


他们破坏过哈佛和耶鲁精心筹备的橄榄球比赛


(1982,哈佛跟耶鲁的比赛场地上,缓缓升起了MIT学生提前埋的学校印花气球)


曾穿过美国大陆,跑到大西边,把加州理工的一台重1.7吨,有130多年历史的加农炮给偷了,放进了自己的校园里,并且把炮口对准了加州理工的方向(不过,这次是加州理工先惹了MIT)。



后来因为学生恶作剧太多,又怕学生越界,导致学校不得不制定MIT的恶作剧准则,明确表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恶作剧,不能够做。


学校的这种让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呵护,MIT的学生是天生的创业家、创新人才,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反而失去了MIT创新的精神了。



那么,这样的一所集天才与奇葩于一体的大学,到底如何才能够申请上?


MIT的录取情况


最新录取数据


根据MIT官网的最新数据,MIT 2019-2020申请季,一共在21,312的申请者里面录取了1,427人录取率为6.7%左右



录取率虽然看起来跟其他藤校差不多,但是它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中国大陆的学生,每年在中国大陆录取的人数极少,2019-2020申请季,录取的23名中国籍学生里,只有4名国内高中学生,其他全是美高等海外党中国籍学生。


我查看了它4年的中国国籍的学生录取数据,发现一共只有45人,平均每个年级,11个中国学生左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被录取的学生,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那些被录取的中国学生


以2019-2020申请季被MIT录取的几位同学为例。


H同学夺得了被誉为“小诺贝尔奖”和“世界杯”的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能源化学学科一等奖、学科最佳奖;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研讨会奖,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该奖项。


L同学,美籍华人,计算机天才少年。美国数学竞赛 (AMC) 全国一等奖获得者;第32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Z同学,从小到大都是大型竞赛金牌选手,下面是他一路以来获得的荣誉。



除此之外,他还在去年代表国家征战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491.46分夺取了金牌。



虽然说要申请上MIT这样的顶级大学,更多靠的是优秀实力上的运气。


但是从上面的3名同学来看,被录取者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他们都是全球顶级竞赛的NO.1。


现在美国大学的录取有一个重要的趋势:越来越看结果。


竞赛实力强不强?

研究成果有没有发顶级刊物?

各种分数高不高?


是大学认为的不可辩驳的实力证明。


这也是近两年,竞赛种子越来越吃香,大家为了申请都跑去打比赛的原因。



除了喜欢录取天才外,MIT官网还公布了下面几项录取指标,希望对你的申请,有参考价值。


MIT 官方公布的录取指标


  • 与MIT的使命一致


记住,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不是在寻找那些在15岁时就已经治愈了世界上所有传染病的申请人。辅导一个孩子学习数学是改变世界,游说参议员修改糟糕的政策也是改变了世界。有成千上万的改变世界的方法。


  • 协作精神


麻省理工学院精神的核心是协作与合作,我们的许多习题集(MIT对作业的亲切称呼)都是为小组而设计的,跨部门的实验室非常常见。如果你一直喜欢一个人工作,这没问题,但是你在麻省理工可能不会特别高兴。


  • 主动权


麻省理工学院的机会很多,但必须抓住机会。在这里,研究项目、种子资金和有趣的讲座并不是简单地交给学生的。对于那些积极主动的学生来说,麻省理工学院的资源是无与伦比的。


  • 冒险


麻省理工学院希望招收那些不仅能够规划成功,而且不怕失败的人。正如风险导致成功一样,风险也会导致失败。当人们在生活中冒险时,适应力会大大增强。最有创造力和最成功的人,都知道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保持专注,不放弃,目标最终会实现。


  • 动手创造


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积极的实践的地方。创新是有风险和混乱的,去弄脏你的手,尝试新的东西,往往是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我们的座右铭是“思想与手”。换句话说,你不应该只享受思考,还应该享受行动。


  • 强烈、好奇和兴奋


你应该投资于那些对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并不特别挑剔什么)。探索、选择质量高的事情,不必在意数量。把你的心放在一些你真正关心的事情上,那就足够了。


  • 有社区品质


我们的社区是由互相照顾、互相提拔的人组成的,他们互相激励,彼此工作,梦想超越自己的潜能。我们希望接纳那些能天生保持社区品质的人。


  • 优先考虑有平衡的能力


尽管你可能听到了什么传说,但MIT并不是全部都是学习和工作。为了在这里获得成功,你必须优先考虑一些停机时间。因此,我们希望看到你写出你在高中期间,是如何做好平衡的。


课外大师
每周更新留学最新资讯
不定期更新留学小知识
帮您普及有趣留学内容

想要获得更多留学资讯以及背景提升

欢迎关注


也许你想看看往期?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留学资讯 | 留学干货 | 课外活动


帮你寻找最适合你的课外活动


  EAmaster课外大师  

ID:eamasterkwds



EAmaster课外大师
EAmaster课外大师为中学生课外活动资讯平台,致力于为初高中学生打造刷题和打怪外的第三种生活方式。全面的课外活动信息、个性化的活动规划咨询、学生的自我展示平台,这里全都有。你的课外生活我们帮你搞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