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公众号“黎兜兜”( ID: LDD0588 )
在这里友好地建议大家也自查一下:
与人线上交流时,
打下“嗯”觉得不合适,随即给它找了个兄弟“嗯嗯”,
打下“了”觉得不合适,然后果断换成它的亲戚“啦”,
语气词后缀搭配着波折号、感叹号一起食用,
还不忘绞尽脑汁附上一个调皮又不惹人讨厌,并且能显示自己紧跟潮流的表情包。
如果你也有以上这些习惯,那么亲爱的病友,欢迎你加入“文字讨好症”的行列。
当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学着用起小学生都嫌弃的语气词,当忙碌的打工人挤时间打出更多看似没有意义的废话。
倒也不至于归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但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既诡异又普遍的社交痛点。
或许是因为,隔着网线和屏幕,语言中的情绪在传递过程中被削弱,面临被误解的难题。
于是,在点下那个“发送”前,我们对字句斟酌再斟酌,修饰再修饰。
尽管谁是第一个尝试在一句话后面加上后缀的人,已无从考证。
不过后续尝到甜头的人,无疑才是为它扩充出更多用法和体系的主力军。
时至今日,这部《线上交流后缀大全》仍在被不断复制、模仿、超越,无数年轻人将其奉为最重要的社交宝典。
不信?大可试想一下下面这个情景:
领导发来“十分钟后开个会哈”的消息,
那我们的回复大概率是“好呢,没问题!”。
毕竟社畜优秀代表“姜小果”曾言:职场新人第一步,就是学会“啊、呢、哈、噻、呦”。
别看小小后缀不起眼,派上用途的场景却不要太多——
对领导说“我明天请个假哈~”,对同事说“帮忙带个咖啡可以不~”,对客户说“这个方案您还满意吗?有不满的可以提哟~”……
其中精髓,在于体现出90乃至00后打工人谦卑与礼貌并存、能屈能伸的社畜品质。
职场上适用,生活中也不例外。
当父母分享如《震惊!那个不喝水的年轻人居然变成了这样...》一般惊世骇俗的文章时,
虽然我们未必认可内容,但也不适合直接反驳,以免伤了父母长辈的心。
于是,呈上一个玫瑰表情,缓解气氛的同时还能展示身为子女的懂事乖巧,甚好。
当朋友发来“周末我们一起出去玩呀”的邀请,直白的“不去”两个字显然太伤人,换成“去不了了,得加班呢~”再配上心碎小狗表情包,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同样是拒绝,但至少能一定程度上宽慰对方的失落。
没有语气助词和表情包的加成,沟通就无法顺利进行了吗?
倒也未必。
显然,一句话里,字的数量是增加了,可原本的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
而大多人将文字进行膨胀的出发点,无非是试图表达善意。
线上沟通时,单发一个“好”字显得有些生硬,像两个机器人之间交换指令,不好;
那换成“好的”呢?好像带点客气了,但还不多;
“好滴+emoji”,再跟上一个表情包,味儿就总算是对了。
不仅那种将心理距离拉远的严肃感消解,还传达出了一种真诚的热情。
就更别说另一些时候,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
你得再加上尊重。
不同于线下交流,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眼神等都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浓浓的敬意,线上交流则显得单薄很多。
于是,年轻一代秉着精神可以不稳定但必须有礼貌的基本准侧,不约而同将“您”变成“您好”,又将“您好”扩充为“您好呀”。
文本越来越膨胀,情感表达的门槛越来越高。
从前只用发“哈哈”,而现在连“哈哈哈哈哈哈”都成了敷衍,须得“哈哈哈哈哈哈笑到头掉笑不活了”才勉强算是真情流露。
尽管谁也没和谁商量过,可这就是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问题也就是出在这种自发的群体性氛围里。
随便设想一个最日常的画面:
群聊成员们开启“斗图模式”,这时候只回复一串“哈哈哈”就显得不给面子,忒不识趣。
直到找出一个情绪更强烈的表情包发过去,心里才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
是否真的认同这种虚假的热闹,真没那么重要,毕竟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打不过就加入嘛。
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文字或者表情包来传达情绪,脸谱化就难以避免。
正如京剧演员不需要说话,仅凭脸谱就能分辨人物的好坏。
带着讨好意味的文字和表情,亦成了社交中的脸谱。
无论它表现得有多么雀跃,背后都可能对应着一张张平静的脸。
现实中的真平静与网络上的假兴奋交织在一起,人设是割裂的,心也是累的。
而当我们不知不觉以“让渡自我”为代价,试图建立起一种“不夹生”的社交关系,随之而来的又是新一轮的内耗。
你会发现,失去网络这层保护色,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疏离无处遁形——
线上一口一句宝贝的朋友,线下却没话找话,甚至要用读菜单的方式填充沉默带来的尴尬;
线上可以打出面无表情的一串“哈哈哈哈哈哈”,线下向上牵动嘴角,都要用尽半生的力气。
你或许会对这份“不真诚”心生惭愧,但也只是点到为止。
毕竟大家心照不宣,对方不过是另一个“伪装者”罢了。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里,我们的语言表达体系在不断更迭和丰富。
说到底,一个“好的”不会导致整段交流的崩坏,相反,当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已经消磨殆尽,仅凭一个“好滴”也无力回天。
在成年人的社交丛林里行走,确实没那么容易。
我很理解,你想要维系所有场面的和谐,也想要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
但别忘了,这个“所有人”里,也要包括你自己哈。
关于作者:黎兜兜,90后漫画家,日常画些关于你的故事。公众号:黎兜兜(LDD0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