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李政涛:新时代的好课标准

文摘   2024-11-03 20:11   新疆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新时代的好课标准



1.扎实。教师要上有意义的课,学生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一定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一定是要有进步,有收获,有提升的。


2.充实。教师要上有效率的课,就要关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课堂上要关注潜能生,不断促进他们进步,唤起这类学生学习的希望。争取能够做到每课有进步,有收获。


3.丰实。教师要上有生成的课,关注预设与生成,避免只关注预设而忽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学是一次次即席创作,作为教师,要用课堂艺术家,课堂创客的标准要求自己,把每节课作为作品呈现出来。


4.平实。平实的课程就是常态下的课。公开课需要精修细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教师参与更多的是家常课(日常课),更能滋养教师专业的成长。


5.真实。一堂好课不是完美无缺的课,而是有缺憾的课。有缺憾的课才有发展的空间。有问题才能促进学生追问,促进学生发展。



1.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师生为一对一,单对单的形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多样的互动形式,如:同桌互动、小组合作,小组间对话。


2.把权利还给学生。包括: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总结权。



1.清晰学生。了解学生水平,特点。


2.清晰目标。目标不要广而宽,不要无所不包,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十全大补,要单刀直入,要开门见山,孤军深入,精准打击。


3.清晰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适合学科特点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适合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教师个性。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从生命实践中获得。重视每次课堂机会。


4.清晰环节。


①每个环节需要解决什么特殊问题?发挥什么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克服什么样的困难障碍?对于克服这些困难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②关注环节之间的关联、衔接、及时推进提升点。教师要避免滑冰课、漫游课、转圈课,要刨坑课、攀岩课、拔节课。


5.清晰指令。避免抽象指令,如:认真听课。要给学生具体可行的指令,鼓励学生认真倾听,要听清楚、听明白。学生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做,边听边比较,边听边思考,边听边动笔。教师要对学生的倾听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师要对教学细节进行揣摩、设计、实施、反思与重建。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形式化、表演化、模式化、平庸化、低效化。


小组合作要注意以下细节:


1.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起点的训练。从同桌、同伴两人合作开始,适应合作状态,为小组合作做好过渡准备,做好铺垫。


2.合作前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思考与实践。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应该相结合。


3.选择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4.人数为4人。


5.每节课合作2~3次。


6.小组合作有时间底线,不少于3分钟。


7.注意小组分工。


8.分组注意弹性交叉,同组同质和同组异质相结合,如:以走班制为依据设置走组制。


9.教师要注意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避免如我认为,我想这类的词语,个人发表意见什么时候都能发表,如果小组代表发言期间,过多强调个人想法,那么之前的小组合作就是无效的。


10.评价反馈。教师要把个体代表、小组合作质量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多元的,可以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11.教师要注意巡视。选择最佳的巡视路线,最佳的说话地点,要知道如何说话。不能唠叨,不要轻声,要大声说出来,不能沉默,不做沉默的巡视者。



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既要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的发生,也要让学习深度的发生。学习的深度要深到以下三点:


1.深入到思维。要促进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如: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新知识建构能力、评价反思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元认知能力、推理能力。


2.深入到情感。培养学生细腻、微妙、丰富深沉、复杂的情感。


3.深入到审美。使学生体会学科之美。



主要包括:跨学科融合、跨时空融合、跨五育融合(做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跨五育融合的三条教学原则:


1.五育融合不等于学科融合。


2.五育融合要化为视角,解读课标、教材、教学内容、学生五育元素、价值与内涵。


3.五育融合不宜面面俱到:主融合(德、智)+次融合。



—  END  —

作者|李政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



E

N

D



转自:光明社教育家

来源:《活在课堂》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综合科:0991-3073718

(党建、党风廉政、组织人事、宣传)

               0991-3712662(教师招聘、职称工作)

@教育服务保障中心:0991-3073723

(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招生入学、学生资助)

@教育科:0991-3073721      (学籍管理)

@教育研究和评估监测中心:0991-3073719

(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师资格认定、师德师风)

@教育督导中心:0991-3073729

(教育督导、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双减”和“五项管理”、校园欺凌)

@学前指导中心:0991-3728882      (学前教育)


地址: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百园路78号(十二师中学西门)     




   十二师教育

   微信公众号







第十二师教育

 官方抖音号






十二师教育
系统内部学习平台,时政新闻、教育相关政策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