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当我们阅读书籍报刊时,所见到的文字通常是从左到右排列。然而,当我们翻阅家谱时,却会发现其中的文字是竖着排列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竖式排版乃是家谱编排中一种源远流长的方式,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回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人们使用的是竹简,竹简乃是用竹子削制而成的竹片,呈长方形。受其形制所限,文字书写只能从上往下进行。后来,造纸术得以广泛传播,但这种书写和编排的传统却得以延续传承。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报纸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采用竖着印刷的方式。就如同熊猫这一称呼,实际上是个有趣的乌龙事件。原本其名为“猫熊”,但恰好在印刷方式从竖式排版向横版排版过渡的阶段,便以讹传讹地变成了“熊猫”。由此可见,竖式书写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根源。
再者,竖式排版其实也高度契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都是遵循从上而下、从右到左的阅读顺序。而家谱作为一种特殊的书籍,自然也受到这种社会习惯的深远影响,从而采用竖着印刷的方式。
从科学性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家谱往往涵盖了多达十八代祖宗的名字,竖式排版在家谱编排中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由于人名是依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在竖线之间,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浏览竖线来查找特定的人物。这种排版方式无疑让家谱的查阅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而且,竖式排版能够更出色地展现家族的结构和层次关系。通过竖式排版,人们能够清晰明了地洞悉家族成员之间的辈分、血缘关系,以及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尽管现代社会的印刷技术突飞猛进,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式各样的排版方式,但竖式排版仍然对技术水平和经验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对于一些并非专业从事书刊印刷的工厂或者打字社而言,编排竖式书籍的难度可谓巨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竖式排版应当被摒弃或者取代。相反,我们需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之上,持续进行创新和完善。
综上所述,家谱竖着印刷是综合考虑历史传统、功能性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而达成的平衡结果。竖式排版应用在家谱上,不仅契合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还能够更有效地体现家族的结构和层次关系,进而增强家族认同感。当然,如今人们修谱时,也可以依照现代人的习惯,使用简化字并采用横式排版。只要在修谱之前与修谱师沟通清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