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06:19:49 立冬
这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又是一轮岁月辗转
朔风乍起
黄菊凋零 棉豆尽毕
桔红如霞 落叶成堆
我们一边贪念着晚秋的暖阳和温情
一边期待第一片雪花的降落
静候第一朵梅花的消息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 11 月 7 日至 8 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 225°时为立冬。立冬不仅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立冬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其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农业生产。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立冬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开始下降,万物进入收藏状态。
立冬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也是人们为过冬做准备的重要节点。在古代,冬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寒冷的天气和匮乏的食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立冬时节,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以祈求冬季的平安和丰收。
立冬时节,北半球的气候逐渐由秋季的凉爽转变为冬季的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气温骤降,开始出现降雪和冰冻现象。而南方地区虽然气温相对较高,但也逐渐感受到了冬季的寒意。
立冬前后,由于冷空气的频繁活动,天气变化较大。常常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此时,人们需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以应对冬季的寒冷天气。
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意思是,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关于立冬,在老天津卫有俗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儿”。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过去的农耕社会里,人们劳作很辛苦,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放松一下,顺便要美美地吃一顿好饭食。饮食上要少食咸,多吃苦味食物,以助心阳,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柚子、苦菊等。
天津卫有句俗话“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天津卫人看来,立冬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交子之时,吃饺子很吉利。
在立冬节气,老天津人要吃倭瓜馅的饺子。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俗云:“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北京地区立冬有吃涮羊肉的习俗,乃是仿照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抵御寒冷的作用。天津人到了冬天也有吃涮羊肉的“爱好”。
天津卫立冬时令蔬菜,当属韭黄和卫青萝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风味菜品中除常用韭黄做副料用以配色提味,较为常见的吃法有韭黄炒鸡蛋、韭黄炸春卷、韭黄炒鱼丝等。包饺子、蒸包子放韭黄提鲜增味。天津人最常吃的四碟捞面中的香干炒肉丝,点缀上韭黄,味压香干中的豆腥味,增色增香。最具代表性的是韭黄炒肉丝。
卫青萝卜,是天津的特有名品,因产自天津卫而在青萝卜前冠了个“卫”字。天津有俗语“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地爬。”
西青区南运河畔小沙窝村种植的沙窝萝卜有着三百年的种植历史、较早的出口历史以及不断探索的种植技术,让沙窝萝卜的种植与窖藏技艺在2009年10月入选了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窝萝卜除供应市场外,广销港澳、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天津外贸出口的名特产品。其内外青绿,皮薄肉细、水分充足、含糖量高、味道甘甜微辣适口,生吃可代替水果。隆冬时节,萝卜掉地上,可碎裂多块。沙窝萝卜的甜度能达到12—13,与梨的甜度差不多,所以赛鸭梨名副其实。而且萝卜的甜是多糖,没有热量不增肥。
古人认为,一过“立冬”,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寒为阴邪,最易伤阳。除适时进补外,还要增加睡眠时间,以利封藏而养阳气,注意保暖,常按足底,立冬之后,还要逐渐养成多睡一会儿的习惯,养护阳气。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立冬之后,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非常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最好在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立冬后,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冬季也要适当感受天气间的寒凉之气,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见太阳才运动”。户外活动在上午9点半以后到下午4时之前进行最为适宜。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敲打健身球等。
祝立冬快乐 一冬安康!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