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提速 争做典型 | “三保障”措施擦亮“百千万工程”的幸福底色

时事   2024-11-05 18:03   广东  

市民政部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充实人员力量“三保障”,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为阳江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民政力量。



在城东街道鸳鸯湖社会工作服务点,社工正在查核服务对象档案,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打好基础。该社工服务点作为我市“双百工程”示范点,共配备3名一线社工,辐射周边3个社区,主要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49个镇(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和229个村(居)“双百工程”社工点,累计为10万余户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建立服务档案,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超过110万人次,主动发现超过2.2万潜在的服务对象并协助落实相关民生政策,顺利实现“双百工程”“两个100%全覆盖”。“双百”社工深耕基层,有效打通兜底民生服务“最后一米”,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温暖的民生动力。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 局长 徐中云:



“双百”社工是服务和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开展兜底服务的重要力量,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们又招聘了200余名“双百”社工,目前全市社工队伍总数已达900多名,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有条件的“双百”社工站(点)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社工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双百”社工队伍的素质和服务水平,让我们“双百”社工服务更好,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获得更多更实际、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在基本民生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组织参与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救助更有力度,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在原有低保、特困保障基础上,新增低保“单人保”、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保障措施。

到今年9月底,我市为低保和特困人员发放补助资金累计4.55亿元,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不断织牢;保障更有精度,成为粤西地区唯一一个省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地市,搭建市、县、镇、村四级综合服务平台,编制服务类社会救助幸福清单,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转变;养老更有温度,加大对敬老院的日常监管力度和资金投入,制定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全市共安排1317万元用于敬老院升级改造,有力兜住了民生底线,以“养老+社工+志愿”模式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目前全市48个镇(街)建成42家长者饭堂(助餐点)、37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十四五”以来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675户,有效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帮扶更有广度,深入开展“百社联百村”专项行动,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百千万工程”。截至目前,有130家社会组织与镇村签署了意向性合作协议25份,组织实施产业发展、公益慈善等项目112个,涉及项目资金约2.44亿元。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 局长 徐中云:



我局通过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这三项措施,扎实推进我局参与“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今年,我们把“百千万工程”工作列为我局“头号工程”,在兜底民生、养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将持续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低保标准的1.6倍,实现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覆盖率不低于80%、镇范围内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低于55%等工作目标,继续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加强“三保障”,进一步提升长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高标准完成今年度阶段性“百千万工程”任务。



来源 | 阳江新闻

记者 | 梁运龙

摄像 | 陈佳阳

编辑 | 罗玉梅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阳江广播电视台
亲近阳江,如此简单! 在这里,有阳江焦点新闻、城市盛事、精彩活动、资讯…… 在这里,还会有直播阳江,带你亲临现场。在这里,还有更多等你一起去发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