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 闹元宵 | 自治区图书馆:趣味诗词活动,带你穿越千年闹元宵

政务   2025-02-06 20:00   内蒙古  

独具魅力的元宵节,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庆祝“非遗版”春节,让读者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党办开展“诗词中的元宵节”趣味阅读活动,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欢迎您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与广大读者朋友一起感受诗词之趣,体会“中式浪漫”。


古诗中的元宵节活动

平|安|顺|遂


阖|家|团|圆



时      间:2月12日 上午10:00

地      点:红色书籍阅览室

参与方式:现场参与

活动内容:读者现场朗诵或背诵春节、元宵节相关诗歌,获得参与现场游戏资格,根据游戏结果赢得小奖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童谣唱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这一天是新年后的第一个圆月,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这天过后,年就宣告结束了。

“闹元宵”的习俗源于汉代,在汉代张灯、唐代添加杂耍、宋代添加打灯谜、明代添加戏曲、清代添加手工艺品等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民间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


闹花灯

一般来说,旧时从正月十三日“上灯”开始,市面上就会挂出各式各样的花灯;十四日为“试灯”,即各地纷纷搭建起灯棚、鳌山、牌楼等,或张灯结彩,或燃放烟火,或表演节目等等,已经有了节庆的活动;十五日为“正灯”,这时起,各种表演就开始了,不仅在灯会上有赛花灯等活动,平常百姓家中也都张挂灯盏,小孩子们则手提灯笼到处玩耍。

“猜灯谜”是元宵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一项活动。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也有青年男女提着自制花灯展示自己的才艺,寻找知音。


吃元宵

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在元宵节这天有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说法,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都是民间对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元宵——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粉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汤圆——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是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


走百病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来者留言 ”

点击查看谜底


“ 水中依稀横山映 

窗前雁阵平掠过”

点击查看谜底


“ 赛后归来的团聚 ”

点击查看谜底

“花前湖畔两相依 ”

点击查看谜底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网址:wlt.nmg.gov.cn
|联系我们:774756481@qq.com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终审:王佐政
复审:赵   璟
初审:王雪雯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推荐阅读

01


过大年 闹元宵 | 从呼和浩特返程,带点这些礼

02


悦赏 | 人回来了,心还留在呼伦贝尔,这里的冬天美得让人灵魂出窍!

03


过大年 闹元宵 | 「国潮+非遗=青城年味」2025呼和浩特新春庙会这样玩,才好玩!




觉得好看,随手“在看”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讯,了解内蒙古,从这里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