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只剩最后10余天,在这最后的日子,日本爆出一条惊人的经济新闻:本田汽车公司将与日产汽车公司合并!
家住静冈县浜松市的本田宗一郎先生看到妻子吃力地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卖菜,一是心疼,这位好男人捡了一个小型发动机装在妻子的自行车上,于是,闻名世界的“本田摩托车”诞生了。1946年,本田技术研究所成立,拉开了创业的序幕。
本田摩托车是本田的发家产品
如今,本田已经从摩托车、汽车,继而发展到商务客机。目前是日本第二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仅次于丰田。同时也是世界销售量最大的商务客机的制造企业。
日产汽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0年。去美国学习铸造技术的鲇川义介先生回到日本后,在福冈县北九州市创办了户畑鋳物株式会社。1928年,公司改名为“日本产业株式会社”(简称“日产”)。1933年,吸收了几家小型汽车公司后,正式成立了“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日产公司几乎与丰田公司同时创业,是1936年,第一批获得日本政府造车许可证的汽车制造企业。在2010年,日产汽车一年的汽车产量曾经突破400万辆。与法国鲁诺公司实行资本合作后,两家公司曾经创造过销售量世界第一的业绩。现在是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企业。
根据目前透露的消息,本田与日产将于近日签署一份备忘录,正式宣布两家公司开始走向合并。合并的第一步,是联合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来统合两家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第二步,将三菱汽车公司也纳入联合公司,日产是三菱的第一大股东。至于合并后的新公司的名称与股权比例等,目前尚未公布。
本田与日产的合作,始于2024年3月,8 月成立了全面业务合作联盟,并一直在讨论两家公司的车载软件和零部件的通用化问题。
本田的优势在于,拥有自己的高效率混合动力汽车(HV)技术,在该类型全球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仅次于丰田。而日产汽车的优势,在于电动汽车的制造技术。早在2010 年,日产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电动汽车“聆风”。
2023年,本田汽车的全球销售量是398万辆,日产汽车的全球销售量是337万辆,分别排名世界第七和第八位。而三菱汽车的全球销售量是78万辆。三家公司合并后,年销售量将达到813万辆,仅次于丰田(1123万辆)和德国大众(923万辆),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集团。
本田制造的商务客机
本田与日产,这两家全球闻名的汽车制造企业,为什么愿意放弃自己的DNA寻求合并呢?
其背景有两:
一是被中美两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所迫。由于日本车企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电动汽车领域里吃螃蟹的人,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推出电动汽车,但是限于当时的电池技术,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不足250公里,因此,车造出来后没人要。也因为如此,日本车企对于中国和美国发展电动汽车,一直没有看好,同时也没有助力追赶。如今,美国特斯拉一年的汽车销售量已经达到639万辆,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中国的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更是百花齐放,其中比亚迪的年销售量已经达到302万辆,跻身世界第十大汽车制造商。
正因为如此,依然以燃油汽车为主的日系车,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同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也备受挤压,这就迫使本田和日产走在了一起,决定抱团取暖,发挥各自优势,确保自己在“百年汽车新时代”里立于不败之地。
日产推出的电动商务车
二是遭受经营之苦。本田在2023年度的销售增速仅为5%,2024年度预计也将减收减益。因此,该公司已经宣布,将在2030年全面实施汽车电动化。为此,丰田汽车公司在武汉新建电动汽车工厂,决定拼搏中国市场。
而日产汽车公司由于在中美两大市场均没有投入新能源汽车,因此销售量锐减,经营陷入困境,预计2024年度的纯利益将大幅减少93%,公司不得不宣布裁员9000人的计划,同时将出售部分三菱汽车公司的股权。
在汽车制造进入新百年时代,与其单船搏浪,还不如联合打造航空母舰,这也许是本田与日产迫不得已的选择。
————————————————
东京REGENE CLINIC医疗集团为所有人提供再生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