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处,没有阳光也没有氧气,微生物却在这种极端环境中顽强生存,默默推动着地球碳素循环,并持续产生甲烷这种绿色能源。此前研究发现,在地下深部生物圈,广泛分布着“吃”甲醇产甲烷的古菌。但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甲醇从何而来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北京时间2025年1月30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沼气所)厌氧微生物科技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题为“Methanol transfer supports metabolic syntrophy between bacteria and archae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为解答上述谜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该研究揭示了厌氧微生物产甲醇的新途径,并提出了第四种细菌和古菌互作产甲烷模式——种间甲醇转移。这一发现为理解全球甲烷循环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地下沼气工程”和温室气体减排控制技术开发带来了新思路。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