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全南:客家擂茶“擂”出新生活

文摘   2025-02-01 11:02   江西  







赣南的客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擂茶
赣南客家擂茶是国家级非遗和人类非遗
全南的赣南客家擂茶特色鲜明、别具风味
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廖永传家里

体验一下正宗的新春第一杯赣南客家擂茶

↓↓↓


走进廖永传家里,一阵馥郁茶香传来。一家人正在洗茶叶、香葱等原料。而廖永传正用擂杵沿钵内壁逆沟纹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磨茶钵内的各类擂茶原料,并指导孙女制作擂茶。
廖永传告诉记者,擂茶以茶叶、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各类青草药为主,集合了茶的甘,芝麻、花生、豆子的清香,生姜的辣味。在传统的擂茶制作中,擂茶者多以坐姿,双腿夹住擂钵,手握镭杵沿钵内壁逆沟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直至所有原料擂成茶泥,再用开水冲泡,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并用擂杵搅拌稍许,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传统手工擂茶要焕发新生命,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人们的生活习惯、口味发展变化等市场因素。为了让擂茶产生更大经济效益,这两年,廖永传对原有的擂茶配方进行量化、制定标准并开始采用小作坊模式进行量产。经过反复钻研,对小作坊工艺不断改良,既保留了原有擂茶使用擂钵“擂”的特色,而每天产量达到了300到500罐,生产效率比原来多出百倍。在传统擂茶技艺制作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口味多样,能长时间保存的擂茶以及衍生产品,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让这项“人类非遗”走向全国各地,走向全世界。



国家级擂茶技艺传承人 廖永传:





现在开发的擂茶种类有两个,分别是膏状和颗粒状的,有比较稳定投放市场。颗粒状的主要是用于我们要开发的非遗宴,例如擂茶滑鸡汤、擂茶冲浪鱼、擂茶酿豆腐、擂茶椒盐排骨,通过这种方式来销售我们的产品。现在有固定的客户、固定的订单,每年销售额大概10万元。


今年67岁的廖永传,从事客家擂茶技艺传承47载,2018年5月,廖永传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让擂茶代代相传,廖永传还积极参加非遗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和进商圈擂茶展示活动。2014年,由我县申报的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来源:全南县融媒体中心 李国强 曾煊邦 谭炳辉
编辑:吴芬
责编:曾莉
编审尹其奇 陈明建
监制李清华
主管:中共全南县委宣传部
主办:全南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nsjb2020@163.com

往期推荐

 全南:“火龙”舞动闹新春
 新春采摘乐趣浓
● @全南人 春节假期森林防火牢记“十不准”!

全南微新闻
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有信有爱的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