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出行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江苏省昆山市市场监管局以“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为目标,突破传统模式,持续打造“一梯通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对全市在用的3.8万余台电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故障处置,实现了电梯监管的智慧化跃升。
“梯”升水平,精准监管。该局对电梯进行智联改造,加装物联传感设备、AI摄像头等智慧监测设备,运用智能算法实现电梯故障自动报警,对人为挡门、电瓶车(煤气钢瓶、电瓶)入梯等行为识别劝阻。该局通过平台采集、分析电梯启停次数、故障报警等数据,建立电梯“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对电梯画像为电梯“健康度”赋值打分,量身定制电梯“健康档案”。此外,平台优化对被困人员的救援机制,AI摄像头识别并推送人员被困信息,实现语音对讲安抚、规划最佳救援路线、实时显示救援轨迹时间轴等功能,实现高效救援。
“梯”升规范,智慧维保。一是应接尽接、透明管理,该局将在用电梯无纸化维保信息实时对接至平台,通过收集维保周期、单梯维保时间、单人每日维保台量等信息,为所有维保单位进行全方位分析,实现维保全过程监管。二是故障回溯、消除隐患,利用困人视频、无纸化维保记录回溯等方式,收集电梯维护管理中的违法违规线索,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三是主动预防、优胜劣汰,该局运用平台倒逼维保单位由“按时维保”向“按需维保”转变、由“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转变,运用平台“智慧维保”模块实现行业优胜劣汰。2024年,昆山35家维保单位退出。
“梯”升功能,辅助决策。一是优化闭环处置流程,平台通过AI实现智慧物联运营服务,同时全天候配备值班人员,对梯控、困人事件进行事件审核和数据治理,对于误报事件及时解除警报,持续优化电梯困人报警信息的隐患闭环处置流程。二是提高社会共治水平,对电瓶车(钢瓶)入梯、长时间遮挡门等行为进行信息采集,形成12345处置工单并推送至各相关部门,共同提升电梯安全水平。三是衍生更多应用场景,平台采集的数据全量归集到昆山公共智慧底座,实现数据协同,衍生出新的应用场景。比如,住建部门通过平台监测的电梯运行情况,为精准科学使用维修基金提供依据;公安等部门运用电梯运行里程和停留位置数据,可了解楼栋人员居住分布情况,智能识别违规群租现象。
现在微信推送规则有变,为了不错过精彩内容,请将“电梯老司机”公众号设为星标。也请在文末点个“在看”,并多多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