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的林氏文化(上)

2025-01-27 18:02   浙江  

妈祖文化
妈祖作为林氏圣姑,是林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妈祖姓林名默,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洲湾港里村人。妈祖平生勇敢善良,聪明颖悟,普渡众生,济世利人。死后尊被奉为“海上女神”,全国各沿海地区多建有天后宫、天妃宫或妈祖庙,以期护佑一方平安。
宁海地处浙东沿海,也是妈祖信仰的流传地,全县亦多处建有妈祖的宫庙等。比较典型的是长街的娘娘宫村,据《宁海县地名志》记载,娘娘宫村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村后有天妃宫,俗称娘娘宫,村以庙名之。又据宁海县文管会《全县天妃宫概况》载:“龙浦娘娘宫,规模较大,向为农村集市场所。”现此地的娘娘宫已被拆除改作他用,老建筑基本无存。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宁海目前现存的娘娘宫有一市官塘周娘娘宫、前岙娘娘宫、力洋平岩头娘娘宫、石碾娘娘宫、长街伍山后洋娘娘宫、上港娘娘殿、月兰娘娘庙等处。此外,紫溪皇封庙、峡山峡口庙、一市白歧庙中塑有天妃娘娘的神像。
影视剧中的妈祖形象

林逋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之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的隐逸诗人。《宋史》有记: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赐粟帛。 
据说林逋年轻时曾在宁海强蛟爵山上隐居读书,后为了缅怀这位林氏先贤,加爵科林氏族人便在爵山上建起孤山古院,并从杭州请归和靖先生之像奉于院内,故而孤山古院又被称为“和靖宫”。因年代久远,林逋有没有真的在爵山上隐居过,已经无从考证,而孤山古院作为与林逋相关的纪念地,也是宁海林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昔时宁海孤山古院的情形,现已拆除重建


四孤坪
强蛟加爵科村后爵山之上有四孤坪,原先是一块位于山顶的平坦空地,后来为纪念林逋先生,在此处建起了孤山古院,故四孤坪也被人称作小孤山,与林逋归隐的杭州孤山相对应。关于四孤坪的名称来历,有说旁边有四座孤兀连横的山峰,故名四孤坪。还有叫四顾坪,意思这里山势较高,可以环视四顾。也有写作泗姑屏,说是四座山峰如同四位姑娘,又犹如孔雀开屏,故名之。又有叫思故坪,加爵科林氏于宋嘉定年间从杭州迁来,故而称此为思故坪,取其思念故乡杭州之意。
四孤坪山势高耸,视野开阔,站于山顶,其西、北面象山港两岸的群峰、海洋、岛礁和村舍等皆收眼底,而东、南方则是山峦起伏,延绵远去,峰岭叠翠,气象万千,是一个观光胜地。加爵科林氏先祖深谙道家文化精髓,孤山古院按八卦形式围建而成,是浙东地区罕见的围屋,故孤山古院又称为孤山太极宫。而从八卦方位而言,四孤坪地处强蛟半岛之“乾”位,其南侧山脉如灵蛇游动,东面山丘又似神龟伏地,形成龟蛇合抱之势,蕴藏着深刻的道家文化内涵。
四顾坪又被称为小孤山,与杭州孤山相对应

林嘉猷
林嘉猷,名升,宁海东仓(今属胡陈乡)人。其早年师从方孝孺。洪武年间,追随方孝孺入川,任蜀献王府幕僚。建文初年,进入史馆任编修,后升任陕西佥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后,方孝孺因拒绝草诏而被朱棣“命磔诸市”,林嘉猷亦连坐而被诛杀。《明史》记载: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数百人。其门下士有以身殉者,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宁海人。 

林嘉猷是方孝孺的得意门生,深得方氏赏识,《明史》中有记:公智字叔贞;嘉猷名升,以字行,皆师事孝孺。孝孺尝曰:匡我者,二子也。公智以贤良举,为御史有声。嘉猷,洪武丙子以儒士校文四川,建文初,入史馆为编修,寻迁陕西佥事。尝以事入燕邸,知高煦谋倾世子状。孝孺间燕之谋,实嘉猷发之。
林嘉猷故里宁海胡

宗亲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林氏宗亲总会
弘扬林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商务合作请+vx:wdef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