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火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在这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在铁路运行中承担着给水和管道设备以及泵房设备的巡检和运转管理,专门治疗铁路管道跑冒滴漏堵塞等各类疑难“病症”。他们就是格尔木铁路房建生活段供水车间维修工区的工人们。
“下管道后大家一定要排查仔细点,不能有任何疏漏,还要注意人身安全......”走进格尔木火车站一管道口前,格尔木铁路房建生活段供水车间维修工区的工人们在为下井维修做着准备,正在安排工作的就是供水车间维修工区工长杜希凯。今年51岁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开始接触供水设备设施检修工作,至今已经有34个年头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电工。
“每周我们都要检查整个车站的主管路和各单位的下水,看看有没有杂物堵塞,有的话我们要马上疏通。下去前我都要提醒大家安全带、安全绳等设备有没有佩戴齐全。因为我们工作基本全在地下开展,现在班组都是年轻人,我不太放心,所以要时刻跟着他们。”杜希凯说。
格尔木站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二等站,是青藏、格库、敦格铁路交汇的大型交通枢纽。作为青藏铁路的重要转折点,该车站建筑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同时在这座巨大的站房下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给排水管路,它们像一条条“血管”维持着躯干的“血液”循环。这些给排水管路在地下将车站围了起来,并依次连接着车站的各个卫生间、开水间、消火栓及喷淋系统,供应着站台间全部客运用水,这阀门井就是万千旅客的安全保证线和用水补给线。
“我们工区负责的工作一个是机车、客车的84个客栓的上水和格尔木铁路整个地区上水,保障旅客在列车上正常的用水同时满足铁路各单位的用水需求;另一个工作就是为300多个给排水管道疏通下水。整个铁路一共有1000多个井盖。这些工作都由我们班组的17个人负责。”杜希凯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阀门井内给排水管路的正常使用,供水车间需要定期组织检修人员下井对铺设在井内的诸多管道进行检修,一旦发现“跑冒滴漏”的情况,要及时进行维修作业。
地沟内管道交错,空间狭小,长期密闭空气不易流通。按规定,每次下井都要先打开各处出口井盖,进行通风30分钟,气体检测合格后,杜希凯才会带着工人们戴好空呼机、安全帽、安全带下井作业。其间每隔2—3分钟,杜希凯都要通过对讲机与井上的防护员通话一次以确保安全。
在防护员的协助下,记者跟随维修工人们进入井下。井下漆黑一片,放置好照明工具后,大家打开头灯,由东往西对消防水管进行逐一检查维修。
“我们的工作在地下,少不了蚊虫的叮咬,有时候还会遭遇小动物腐烂的尸体等污浊物体,结束井下工作后每个人都是脏兮兮的。下面太黑、管道又多,手滑烂、受伤这种现象都是常见的。夏天的时候,还要进行气体检测,我们需要穿上白色防护服,又闷又热。”38岁的黎望林,在给排水维修工岗位上已经12年。在格尔木火车站,每一处管道接口和阀门黎望林都了如指掌,同事们称他为“地下活地图”。黎望林告诉记者,在他们工区工作除了技术过硬,还要特别能吃苦,因为车站里所有管道的维修、保养、更换等苦、险、重、脏、累的任务都是他们的工作,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默默地守护着这些供水管线。
“有多少口井、这个井有多长、人要爬多久、哪片是干的、哪片是湿的……干得久了自然就了如指掌。”黎望林边检查边说。
井内下方有主管道,上方有其他电缆管道,空间非常局促,大家只能半低着头,手撑着管身弯腰爬行,一边摸索前进,一边用光束扫描着管身。由于身体得不到舒展,爬行的姿势对体力消耗极大,每前进几米,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很快就汗流浃背。他们用手一寸寸地摸,用眼一米米地看,严格杜绝问题隐患发生。
返回地面后,大家已接近虚脱。由于没有发现故障点,巡检任务算是顺利完成。工人们告诉记者,一般遇到一处故障点,大家都需要耗费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去维修。
井下检修工作繁重,既脏又累还带有危险性,但维修工区的工人们从来没有一人退缩。进入冬季,设备检修任务重、责任大,这群高原车站“管道医生”将继续做好车站给排水检修作业,因为他们明白,这项工作是旅客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用水的保证。
记者|谭 丽 段亚慧 图片|谭 丽
编辑|杨明宇 责编|史玉萍 监制|马世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