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科技”再现秦人精神
文旅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4年10月24日 第05版 专题
记者:于帆 刘淼
“一肩黄土,万年河山。”近日,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开幕演出,秦文化主题演艺《赳赳大秦》惊艳了现场观众。这部极具沉浸感、代入感、科技感、穿越感的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文投集团”)出品,陕西神采演出艺术公司制作,是陕西省“十四五”重大文旅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省级重点项目。作品旨在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展现秦人奋斗、秦国崛起、华夏统一的历史画卷,以“演艺+科技”的创新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是当下艺术创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创作出高品质、打动人心的演艺作品,形成当地独特的文化名片,是艺术创作者面对的挑战和课题。
《赳赳大秦》是一部以秦文化为背景的演艺作品。在学界看来,秦文化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敦本务实和中央集权等。在融合商文化、周文化、西戎文化等文化因素基础上形成的秦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秦建立后创造出辉煌的制度文明,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历经五百余年自强不息、开疆拓土,将分裂的版图合而为一。八表同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纪元,奠定了华夏文明的重要基石。中华文明这条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几千年来历经沧桑,始终稳固如磐石,保持着突出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历经磨难、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赳赳大秦》创作团队有关人士说。在深入了解秦文化后,创作团队决定创作一部再现秦朝历史风貌、传承秦文化精神内涵的演艺作品。
通过翻阅文字和实物史料,《赳赳大秦》创作团队萌生故事立意:秦王一统天下的宏愿,亦是自古而今中华儿女对“家”的期许与愿景。“秦人刚健质朴、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家国情怀,求变图存、崇尚法治的治国理念,兼容并蓄、广纳贤才的开放思想,皆是华夏文明宝贵的精髓、中华文化浓厚的基因,虽经两千年风雨涤荡,却历久弥新。”创作团队有关人士说。由此,《赳赳大秦》确立了故事主线。
《赳赳大秦》剧本深入挖掘相关历史人物及文物原型,根植于项目所在地陕西咸阳的厚重秦文化渊源,以大时代下小人物的视角,折射出浩瀚的历史图景,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书写了一部跌宕起伏、振奋人心的秦文化史诗。剧中塑造了“黑夫”“大匠乙”“和”“喜”“秦王”等鲜明的人物形象。“黑夫”来自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大匠乙”则得名于阿房宫遗址出土的秦瓦当;官吏“喜”生前把秦国繁杂的法律一一抄写在竹简上,伴它们长眠两千余年;“和”作为剧中唯一的女性形象,像一缕穿越悠悠时空的清音,寄托着中华民族对家国团圆的美好向往。
担纲《赳赳大秦》总导演的,是此前成功创作《只此青绿》《咏春》《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等“现象级”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并多次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编导周莉亚、韩真。此次,她们融合了舞蹈、戏剧、杂技、特效等艺术门类,在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的同时,为观众带来雄浑、瑰丽的艺术感受和广阔的精神空间。
剧场内电脑灯具数量超过600台,其他可控效果灯具数量超过1000台,舞美布景装饰灯具的参数超过3万个……如此复杂的灯光系统,需要精准调控和编程。作为《赳赳大秦》演艺项目的特邀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乔治·西平和唐纳德·霍德尔精心设计打造了物理表演空间。
乔治·西平曾在百老汇担任音乐剧舞美设计师,也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设计、联合编剧和联合导演之一。他的歌剧设计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包括萨尔茨堡艺术节、巴黎巴士底歌剧院、伦敦考文特花园、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莫斯科大剧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赳赳大秦》项目中,他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元素等融入设计,力图赋予这段故事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唐纳德·霍德尔从事戏剧、歌剧、舞蹈、建筑、电影和电视灯光工作超30年,设计了60部百老汇作品,获得14项托尼奖提名。其参与设计的1998年的迪士尼音乐剧《狮子王》获得了托尼奖最佳灯光设计奖。在此次设计中,他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奇观,更随着故事的讲述,通过灯光这一抽象语言和手法令观众共情,诠释表演中真正传达的情感。
和传统剧院和剧目不同,《赳赳大秦》演艺项目是先策划剧目后建剧院,也就是说,《赳赳大秦》演艺项目的主体建筑——大秦剧院就是为《赳赳大秦》量身定制的剧院。传统剧场将观众席与舞台分开,并通过台口间隔。大秦剧院则创新性地将五幕舞台分成4个纵向剧场空间,舞台与观众席无台口,观众与演员之间无明显界面划分。同时,观众席车台在演出中随剧情发展向前行进,以实现最佳观演视线,将观众置身于演出中,增强演出的互动效果。
《赳赳大秦》演艺项目建设难度较大,对剧院建设团队来说是新挑战。剧院主体建筑限高18米,演出净高至少25米,因此只能向下“增高”,土方开挖量巨大。演出采用行进式观影模式,相当于在纵深200多米的剧院内分割出四大空间,同时打造六大演出场景,工程总量和难度骤增。
剧院建设面临困难和复杂情况,演出创作同样面临挑战。《赳赳大秦》的舞美及空间设计历经三稿舞台空间模型创作,数十次舞美场景设计修改;机械深化设计历时3年,经过数十次实验论证,攻克众多国际性舞台技术难题。共有11位编剧及顾问参与剧本创作,18次大版本修改、60余次小版本调整。以周莉亚、韩真为核心的导演团队共10人,经过3个月场外排练、3个月现场合成,共计6个月的现场创作。
“《赳赳大秦》演艺项目因空间大、体量大、标准高、形式新,对主创团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需要项目参与各方高度默契配合、齐心协力,共同为演艺作品的精彩呈现贡献力量。”周莉亚和韩真介绍。乔治·西平、唐纳德·霍德尔也表示,该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复杂程度远超以往案例,需要各专业团队通力合作,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周莉亚、韩真与乔治·西平、唐纳德·霍德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通力合作,以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精心打磨《赳赳大秦》,点点滴滴的沟通与磨合历历在目。
对于乔治·西平、唐纳德·霍德尔来说,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陌生,到充分参与《赳赳大秦》项目、深入理解秦文化,这次国际艺术合作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不仅令他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和独特性,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对于中方团队来说,两位国际艺术家的设计理念和经验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灵感,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视野。
作为陕西省“十四五”重大文旅项目和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省级重点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赳赳大秦》演艺项目,是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这一项目力图通过大型沉浸式主题演艺形式,为陕西打造汇聚全国游客的“文化新名片”。
如果说旅游更多是直观感受自然和人文风光,演艺便是对旅游的进一步注解,通过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运用最新的光影技术和多元的呈现方式,帮助游客迅速进入场景。周莉亚和韩真说,希望《赳赳大秦》能让更多游客、观众找到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连接,在身临其境、情感共鸣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更厚重的感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对于周莉亚、韩真来说,第一次尝试执导旅游演艺项目必然存在诸多挑战,但来自舞台创作领域的她们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即更强调作品质量和艺术性。她们表示,旅游演艺作品应更加注重原创、注重质量、注重艺术性,这不只是出于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也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9月27日首演以来,《赳赳大秦》备受瞩目与好评。俄罗斯艺术家谢尔盖·马科维茨基说:“《赳赳大秦》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灯光、音乐、舞台、布景……所有细节都很壮观。”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说:“舞台可以做到如此壮观,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这是属于中国的舞台奇观,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审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认为,《赳赳大秦》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心灵的回溯,“这种忠实于历史又富有创造力的表现,赋予了剧作深刻的内涵,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感知历史的难得机会”。
业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让主办方、创作团队充满信心。出品方陕文投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赳赳大秦》以高科技沉浸式演出展现恢宏历史画卷,彰显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时代精神,将通过不断演出打磨,努力打造西安文旅新地标、陕西文化新名片、全国文旅新标杆。
声明:本账号所发布的照片、视频版权均归陕文投集团所有,受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不得商用,转载请标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