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围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赴浙江省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高校、科研机构、渔港码头、工厂企业实地走访,与科学家、企业家、一线员工、基层代表等座谈交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
调研组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举国体制优势,构建完善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健全海洋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调研组认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聚焦解决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岸带资源。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万公里,海岸带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海岸带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科学研判我国海洋发展形势,围绕海洋强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临海国家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锚定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相关提案30余件,其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南部海域“蓝色粮仓”、建设高质量船员队伍、推动海洋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全民海洋素养等多件提案被确定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选题之一。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近期专门组成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率队,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家义担任组长,围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赴浙江省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港口大不大,就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要看集装箱。”海洋港口是海洋经济的“硬核”力量。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宁波舟山港,万吨巨轮靠在泊位,桥吊忙碌有序装卸,集卡往来穿梭。沿着漫漫长桥,穿越茫茫海洋,就能来到浙江舟山岱山县的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鱼山岛。这也是全国首个、世界第二个离岛型的绿色石化基地。作为我国首个4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的诞生地,鱼山岛目前的炼油、乙烯、芳烃的单基地产能规模均位居全国之首。“浙江加快建设临港石化、临港制造等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港航服务、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厅长杨胜杰介绍,“通过开展首批蓝色领航企业评选,在绿色石化、海洋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一批国际链主企业,在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探索组建绿色石化、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等产业联盟。”如何解决空箱流转是制约港口产能的重要问题。调研组了解到,目前,洋山港和外高桥港设立了空箱调运中心,在上海港形成空箱“蓄水池”。这意味着更多的空箱可通过水运、公路、铁路等多种路径调运到长三角区域以及长江流域和其他沿海港口。在梅山港区,调研组看到,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有效整合并协同工作,一辆辆无人集卡车,都是在开放的区域下与有人集卡无人化混线作业,在数字化运营管控中心作为技术支撑下,所有集卡的运行线路和时间有了合理管控,确保了无人化混线运营更加安全有序。站在码头,刘家义称赞道:“舟山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正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调研组了解到,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9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4.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深海一号”等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局面;今年以来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居全球首位。调研组表示,这一系列亮眼成就充分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汇聚成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汲取力量,从新时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上、战略上、全局上深化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各项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塑胶皮包裹铜芯”,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线缆制造似乎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但在宁波北仑,东方电缆拥有一座被命名为“未来工厂”的生产基地,这里线缆的生产工艺和科技含量已今非昔比。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桥97%的伸缩装置都来自浙江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的自主研发设计。有桥有路还要有澎湃的动力。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投创园区的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发动机总装车间,中策集团总经理吴杰介绍,“目前,中策集团研发的陆用发电机组在越来越多的场景得到应用。它们的研发目标均围绕着让世界充满‘宁动力’(即绿色、环保、少噪音)的企业愿景。”海洋有着取之不竭的动力。浙江省LHD海洋潮流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总工程师林东就在研究一把攫取海洋动力的“钥匙”。“涨潮、退潮可以用来发电,潮流能这个能源是地球与生俱来的,当全世界都还在探索阶段,我们正是在滨江把这件事变成了现实。”2009年,林东与两位科学家在国外成立公司,正式迈入潮汐能发电探索的大门;2016年,林东带领团队研发出“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系统群,同年成功并入国家电网,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价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2022年,LHD第四代1.6兆瓦“奋进号”在舟山海域成功下海,这是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也是目前国际上单机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创新发展,科技必不可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梅德庆介绍说,浙大海洋学院启动实施面向2030的“智慧海洋”会聚研究计划,围绕“认识海洋—开发资源—保障安全”主线进行科研布局,瞄准海洋环境感知、智能海洋装备、海洋安全保障等领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和一批科技成果。陈鹰教授团队率先提出并持续开展“水下直升机”项目研究,已完成海试验收,填补了海底移动探测与作业领域的空白;吴嘉平教授带领“滨海蓝碳”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攻关,厘清了我国蓝碳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也为世界蓝碳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要瞄准世界海洋科技前沿,聚焦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领先的海洋技术创新突破成果。”曾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认为。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表示,“海洋经济发展关键靠科技,海洋科技也是高科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领域科创平台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激励的投入支持,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体制的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和海试总指挥叶聪建议,聚焦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海洋”、智慧海洋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形成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利用电子信息、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把握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和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海洋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要构建完善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依托规模巨大、前景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和庞大国内市场,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和要素市场改革,构建合理的海洋产业利益回报和薪酬增长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平等进入、公平竞争的活力。”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文认为,要让海洋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海洋产业供给结构优化和市场空间拓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增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研究,瞄准深水、绿色、安全,集中力量突破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瓶颈,提高关键系统和核心设备配套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太原舰舰长吴仲戈认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科学研发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统筹协调海洋观测及设施建设、海洋科学调查、海洋科学数据管理等共建共用共享。生态是海洋经济的生命线。在浙江,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百姓富的乡村海岛图景愈发清晰。节能空中电站、无动力娱乐设施、污水循环利用……走在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不仅可以欣赏到云淡风轻、山翠水潺、蝶舞鸟鸣的美好田园风光,更能感受到这个美丽乡村被“植入”的“净零碳”理念。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定海干览新建村考察调研,他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8年来,新建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大力培育“美丽经济”,从美丽乡村到美好生活,开启了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今年前三季度,新建村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00万元。如今,走在定海区新建村,青山苍翠,溪水清冽,特色民宿错落有致,农家小院游客盈门。当地农文旅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了村民创业就业,共享和美乡村发展红利。农村是绿色的,工业依然是绿色的。在海力生集团,调研组了解到,企业一直以发展海洋经济为己任,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到了海洋资源的全利用、无浪费。海力生集团负责人介绍,要做好“海”字文章,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建设科技引领、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企业。“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高水平构筑‘沿海生态带’,彰显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作为重点提案人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廉毅敏认为,要积极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海洋资源有偿使用、价格形成和收益分配制度机制,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益,坚决守护海洋这片“蓝色家园”。全国政协委员、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教授李颖认为,健全海洋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强化系统协同监管,统筹考虑陆地、海洋及海陆交错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综合部门统一监管与行业部门具体监管相结合的系统监管体系,完善陆海统筹与央地联动的协同监管机制,共同监管好海洋生态系统和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精准高效监管,充分运用卫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健全完善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和网格化精准监管体系,定期开展全国海洋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刘家义建议,强化社会公众参与,完善参与机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生态监测监管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好氛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是海洋经济的“生命线”,也是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的必由之路。“海洋经济是开放经济,中国是全球公共产品的真诚提供者,要高标准打造‘沿海开放带’,激发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要高效利用全球资源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说。在宁波象山县高塘岛乡,调研组欣喜看到,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基地产出的首批大西洋鲑鱼,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三文鱼”,成功“游上”宁波人的餐桌。在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调研组被新上线的“远洋云”供应链服务平台所吸引,在“远洋云”数据仓上,鱿鱼、金枪鱼、沙丁鱼、鲐鱼、秋刀鱼等9个远洋水产品93个规格在线交易,舟山市内远洋渔业企业100%注册并关联远洋渔船670艘,吸纳全国其他地区生产捕捞、加工贸易等产业上下游企业1000余户。“捕捞企业可以找到下游加工贸易企业,获取线上订单;下游加工企业也可以采购自己所需要的原料。相比于传统的贸易方式,贸易的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鑫说,“中国远洋鱿鱼价格指数2.0”,可为鱿鱼保险的价格认定提供有效支撑,推动鱿鱼收入保险机制的形成,有效解决在远洋渔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海洋经济全球合作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在东海实验室,海洋机电控制工程研究团队首席教授陈家旺介绍,“随着全球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的深入,深海科考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在深海保真取样、保真岩心转移处理与测试分析、深海原位多功能探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此项技术的突破为深海生物多样性、地质构造和化学特性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调研组了解到,中心通过打造全国期现联动标杆,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话语权和影响力,“舟山价格”已被市场经营主体采用。经过多年发展,舟山从“不产一滴油”发展成为全国油气产业高地。油气中心正研究国际绿证、生物柴油、绿氨等绿色能源的交易发展路径,提升在国际能源领域的价格影响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曾开发多项领先国际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三度问鼎国家科技大奖,他认为,“要坚定迈向全球前沿,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为全球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刘家义认为,当前,高质量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要与沿海国家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双边多边合作,着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要尊重各国多样化的海洋发展理念,健全多层次对话合作机制,加强发展战略和合作倡议对接,构建开放包容、具体务实、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要秉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支持全球海洋治理,深度参与蓝色经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和治理方案,不断扩大“蓝色朋友圈”,携手共建和平之海、繁荣之海、美丽之海。调研组表示,新征程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的风帆正航行万里,必将乘风破浪,驶入深蓝色的世界画图!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 高志民。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中国沿海的赤潮生物》正式出版!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全25册】出版!
►《近海海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正式出版!
►陈大可院士荐书!唐佑民研究员团队:集合滤波数据同化方法及其应用
►《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丛书》正式出版!
►《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报告》正式出版!
►吴立新院士等: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现状、关键领域、总体思路及资助布局主要问题
►“现代水声技术与应用丛书”正式出版!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正式出版!
►《海洋牧场概论》正式出版!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
►《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