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总投资5亿元的有研新能源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项目首条3000吨产线全线贯通,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用时不到5个月,从破土动工到产线贯通仅用时7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高新速度”,折射出高新区“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的”拼搏姿态。
2024年,高新区高举“项目为王”理念大旗,锚定“三主一兵”战略定位,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大抓落实年”活动部署,以打造新型工业强市为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以项目建设之进保经济增长之稳,以冲锋冲刺的姿态、决战决胜的状态,全面掀起抓项目、促投资热潮。2024年高新区列入市第一批、第二批重点项目计划84个,总投资2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1亿元。截至2024年底,84个市重点项目开工率100%,54个项目实现今年引进今年开工,50个项目实现投产或试产,项目投产率59.6%。赣锋循环2+8、有研正极材料项目、协讯电子汽车线束生产项目建设完成即将试产,日处理2万吨的火田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总建筑面积28.25万平米的工业地产五期、六期基本完工,新余国际陆港建设基本建成,1月10日即将封关营运。
高位推动 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和旺盛斗志,迅速行动不迟疑,集中精力不分神,奋力拼抢不松劲,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牢牢把握区域竞争主动权,以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支撑经济发展全面进位赶超。”
2024年4月7日,在全区项目攻坚动员部署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区党工委书记舒永忠激励全区干部投入项目建设,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尽锐出战,建功项目主战场,拼出发展加速度。
区主要领导紧盯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挂点帮扶,靠前指挥,临阵督战,现场协调,经常深入项目一线调研,过问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督促各方加快进度,推动项目建设高效有序按时建成投产。
区党工委、管委会制定《高新区优强项目集中攻坚实施方案》,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优强项目集中攻坚指挥部,组建要素保障、规划建设、协调推进、督查督办4个工作专班,建立一个优强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名科级干部责任人和一名挂点联络员“五个一”帮扶机制,实行责任部门一周一走访、区领导半月一调度、主要领导一月一推进,先后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调度会40余次。实施以“三领三助”(组织领航助推、党员领跑助效、人才领衔助力)抓党建促项目攻坚,全区组建项目攻坚党支部32个,党员突击队57支,累计协调解决赣锋循环“2+8”项目、春鹏锂业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能耗指标、用水、用电、道路开口等难点问题130余个。完善的项目帮扶机制,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江西碳源复材碳纤维自行车轮毂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
为加快项目进度,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开工作为首要任务,为项目建设全过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提前出具红线图,帮扶企业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设计、立项报批、能评、环评、“三通一平”等工作,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土地、水电气、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创新“清单式”协调工作机制,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实行“一张清单、系统研究、限时解决”,扫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切障碍,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一天一个样、天天有进展。
一个个重大项目在高新区落地开花结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改革创新 优化项目建设“软环境”
项目建设是事关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为支持项目建设,高新区大胆改革创新,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创新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全链集成”审批。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制定《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全链集成”审批实施方案》,聚焦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间,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集成为项目策划生成、项目建筑许可、竣工验收备案“三个阶段”,审批环节由29个压缩至21个,审批时间从78个工作日压缩至51个工作日,审批时间压缩34.6%。
创新“锂电产业链一件事”审批。出台《高新区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锂电产业链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梳理锂电产业从项目引进、企业开办、项目落地、工程报建到企业投产运营全过程5个链条环节44项事项清单,采取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特别事项帮代办等服务模式,为锂电企业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
创新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定《高新区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土地出让公示公告等法定期限,对立项、环评、能评、安评、水土保持、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进行模拟审批,待核发土地权证后一次性发放各项审批事项批复,实现签约项目“拿地即开工”。
强化招商 注入项目建设“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核心。
2024年,高新区继续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全区共签约项目10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21.5亿元河南创力年产3GWh新型铁镍电池和10000台电动叉车项目、总投资15亿元木林森年产240万平方米线路板智能工厂、总投资10.5亿元的佳跃香料年产8000吨天然香料香精、总投资10亿元的上海龙昕晟年产6万吨氧氯化锆、总投资10亿元龙凯科技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及梯次利用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方面,主动靠前对接服务赣锋、东鹏、沃格等重点优强企业,推进“大树长新枝”,促使现有优强企业在原有项目上增资扩股“有中生新”,赣锋锂电户外商业储能项目、江西沃德佳年产1亿片电子玻璃切割产品线项目、立讯精密年产30万套汽车线束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另一方面,紧盯龙头企业和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3个制造业集群,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招商,推动“龙头带龙尾”。赣州龙凯年处理12万吨退役电池梯次再生利用、路达新能源年产2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木林森年产240万平方米线路板智能工厂、深圳晶飞亚PCBA线路板电子元器件项目等多个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签约落户。
与此同时,抓好项目储备,加强对省大中型项目、项目带动战略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新签约项目及高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的调度,积极做好投资项目监测。目前已申报市重点项目67个,总投资19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4个),亿元以上项目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