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2024文章总目录——名家与乡村系列

时事   2025-01-06 11:23   北京  


李约热:乡村“石头记”

发布时间:2024-01-03

原创:李约热 ;编辑:巩淑云


三合村,和中国大地上所有的村庄一样,这里有沉甸甸的生命,他们仍然让人牵挂。





林占熺:四十年守望“责任田”

发布时间:2024-01-10

受访:林占熺;原创:钟兆云;编辑:姚金楠


他要让中国草从诞生地福建出发,跨过长江黄河,越过国门,造福世界,掀起浩浩荡荡的绿色奔腾。





丰收:我的老家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4-01-26

原创:丰收;编辑:陈艺娇


绿洲承载着漂泊的巨灵,为西域大地点金镀银,只要绿洲在,生活就会继续。绿洲于我,不是瀚海背景下的地理存在,它是根深蒂固的具象指认:小李庄、莫索湾、宿星滩。






李正名:“农”情在心间
发布时间:2024-01-31
受访:李正名;记者:桑妍 ;编辑:桑妍

“在不了解国情的情况下搞科研,科研可以搞得非常好,文章也写得很有水平,但仍旧不能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





百岁院士陈子元:心心念念的始终是“安全”

发布时间:2024-02-07

受访:陈子元;记者:姚金楠;编辑:姚金楠


“老百姓需要安全的农产品,农民也需要安全的耕种环境,这可不是小事。”





江子:我的赣江以西

发布时间:2024-02-28

原创:江子;编辑:刘自艰


唯有通过书写来挽留故乡。






《芈月传》作者蒋胜男:从书斋到人群
发布时间:2024-03-06

原创:蒋胜男;编辑:巩淑云


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一大重要标志是男女平等,我想,我应该做点什么。




胡竹峰:从下浒村出发

发布时间:2024-03-14

原创:胡竹峰;编辑:刘自艰


之后,那门框再容不下,我也从学堂入了田畴入了江湖。到底,我是从乡村出发的。





李德戈景:舞动“最美”草原

发布时间:2024-03-20

受访:李德戈景;记者:陈艺娇;编辑:陈艺娇


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边境线上,我们带去的是表演和互动,收获了一份份快乐和感动,这对于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葛水平:滋养在情绪的“故乡”里

发布时间:2024-03-27

原创:葛水平 编辑:欧阳靖雯


一年里有这样的一次回乡就能压住过日子的惊慌,说不清楚是为什么,或者说,这就是情绪里的“故乡”回馈我的踏实。





罗锡文:不下田,设计不出最好的机器

发布时间:2024-04-03
受访:罗锡文;原创:赵炜 吴砾星 李红波;编辑:刘自艰

“我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的艰辛。我们研究农机,就一定要为农民、为农业实实在在做点事。有人问我选择农机事业是否后悔,我不后悔,如果有下辈子,我还会选择干农机。”





王兆军:我在故乡“捡”书

发布时间:2024-04-11

原创:王兆军;编辑:巩淑云


我能找到的拉呱人多是上了年纪的,话题大多涉及更早的年代。夏天的夜晚,我们摇着蒲扇,直聊到月上树梢。冬天,我们守着火炉聊,直到传盘星爬上邻家楼头。





韩春燕:故乡,漫长的出走与返回

发布时间:2024-04-17

原创:韩春燕;编辑:欧阳靖雯


出走四十年,现在的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有些东西是走不出去的。这四十年,那个村子一直都在我身边,它在我的血液里,在我的灵魂中,我当年是带着它上路的。






张慧芳:梨园芬芳 香自苦寒

发布时间:2024-04-24

原创:张慧芳;编辑:桑妍


我永远感谢那段下乡演出的时光,它给了我走进农村、走近群众的机会。那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舞台经验,也帮助我练就了较强的抗压能力,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




莫景春:在“开花”的石头间行走

发布时间:2024-05-06

原创:莫景春;编辑:周涵维 桑妍


我们毛南族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要平等对待,这就形成了民族最朴实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的创作。





李强:农村九年,让学术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4-05-08

记者:陈艺娇;编辑:陈艺娇


“中国就是一个农业为主的社会,农民是主体,不了解农村和农民怎么研究这个社会。”





廖开明:我与农民画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17

原创:廖开明;编辑:欧阳靖雯


农民不仅生产粮食,还能创造精神食粮,在劳动中他们能唱出优美的山歌,也能画出优美的图画。






孙郁:到县城去

发布时间:2024-05-22
原创:孙郁编辑:周涵维

故乡教给我的重要精神,便是不要满足于在狭小的圈子里,世界很大,囚禁自己,感受不到辽阔之美。





尹绍亭:乡村,我的一方热土

发布时间:2024-05-29

原创:尹绍亭;编辑:桑妍 


乡村研究成为了我致力的事业,那既是我兴趣之所在,也是使命之所然,而其渊源却可追溯到故乡的那方山水。





李树建:梦想,扎根在中原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4-06-03

原创:李树建;编辑:桑妍


家乡丰沃的豫剧土壤滋养着我,也成就了我,在我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处处都能寻见家乡的脚印。






柳青、柳书记与农村“怪”老汉

发布时间:2024-06-12

原创:石磊 巩淑云;编辑:巩淑云


他要保持写作的状态,就要始终在人民中扎根,这也是柳青对自己的要求:“一生都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永远保持一个普通人的感觉。”




陆春祥:种田和写作,一样的道理

发布时间:2024-06-19

原创:陆春祥;编辑:刘自艰


你种田,一粒米是一滴汗,我写作,一个字是一滴血。扉页上的句子,不是我原创,不知道谁说的,当时写下,只是觉得合适自己,种田和写作,一样的道理。





杜祥琬:研究在心用于民

发布时间:2024-06-26

受访:杜祥琬;记者:姚金楠;编辑:姚金楠


我这一辈子的工作都是服从国家需要。年轻时候做核物理,做强激光,现在做农村能源,都是国家需要。





晏阳初:从农村寻找济世良方

发布时间:2024-07-03

原创:苗勇;编辑:周涵维 刘自艰


为世界贫苦人们打开智慧和富足之门






刘守华:在乡间寻找故事

发布时间:2024-07-17
原创:刘守华;编辑:欧阳靖雯

鲁迅先生曾说过,民众讲的故事就是小说的起源,那些善于讲故事的乡人,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





徐一戎:终一生只为寒地稻花香

发布时间:2024-07-25

记者:岳海兴;编辑:桑妍


徐一戎生前说,他这一辈子没干别的,就是种水稻。晚上做梦总跟水稻分不开,梦里不是翠绿的稻苗,就是金黄的稻穗,反正离不开水稻。





张洪程:守望稻花香

发布时间:2024-07-31

原创:张洪程;编辑:姚金楠


我是做农业科研的,我是一名老师,所以我不能忽视土地,不能忽视学生。






周立波:要有农民的气质

发布时间:2024-08-09

原创:萨支山;编辑:张凤云 巩淑云


1928年周立波离开家乡,1954年重回,历经26年,像是完成一个轮回。最终他在离开的地方,找到了自己。




任林举:千字文里的故乡

发布时间:2023-08-14

原创:任林举;编辑:刘自艰


时光,不断地把一个人的故乡换成了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故乡,而一切过程竟很少有人察觉。





“西部瓜王”吴明珠

发布时间:2024-08-20

记者:欧阳靖雯;编辑:欧阳靖雯


付出的苦越多,瓜就越甜。




刘媛媛:用歌声唱响乡村发展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28

原创:刘媛媛;编辑:陈艺娇


当我唱出这些歌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仅用声音在唱,更是把这几年来的感触和感情唱进去了,那些村村寨寨的往事在那一刻涌上心头,真的就像在诉说一件事。






袁鼎生:“土里土气”的学术人生


发布时间:2024-09-13
原创:袁鼎生;编辑:周涵维 桑妍

我的生态美学研究,是从本土化特别是乡土化的景观形态、性态、域态、质态研究中长出来的。





石元春:曲周治碱往事

发布时间:2024-09-18

原创:石元春 编辑:姚金楠


我们搞土壤改良的爱管自己叫“地球修理工”,盐碱地就像地球皮肤上的癣疮,得治、得修。





马金莲:心许西海固

发布时间:2024-10-16

记者:马金莲;编辑:巩淑云


把心许给最漫长的岁月,不要求太多回报,不期待多少热闹,就那么坚韧地活着,读着,写着。






吴克敬:时间里的周原

发布时间:2024-10-23

记者:吴克敬;编辑:陈艺娇


出生并成长在周原上的我,也想成为时间的朋友。我深刻地窥知着时间的心思,倏忽觉悟到可贵的时间,对怀揣文学梦想的我,有他朋友般的期待。




贺敬之:为劳动人民放声歌唱

发布时间:2024-11-05

记者:卢燕娟;编辑:巩淑云


他的人生岁月,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与劳动人民的喜怒悲欢联系在一起。从《白毛女》到《放声歌唱》,从《南泥湾》到《回延安》,他始终为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放声歌唱。他和他所歌唱的历史、时代,必将被人民永远铭记。





李学辉:把凉州放在文学的天平上

发布时间:2024-11-13

原创:李学辉;编辑:桑妍


对我来说,离开家乡并不是一个逃离和迷失的过程,而是有一种向往的庄严。





金黎平:育种是件很艺术的事

发布时间:2024-11-20

受访:金黎平;记者:姚金楠;编辑:姚金楠


研究每个品种的突出特性,把想要的集中在一起,一点点培育、选择,最终固定成型。在金黎平眼里,育种是一件颇具艺术气息的事情。





谭竹:我与宁厂古镇

发布时间:2024-11-27

原创:谭竹;编辑:刘自艰


乡村,是我们来时的地方,是我们的根,正如我一次次来到宁厂古镇所感受到的亲切与眷恋,那是血液里自带的热爱。





侯讵望:走不出的故乡

发布时间:2024-12-05

原创:侯讵望;编辑:欧阳靖雯


走不出故乡,或许是走不出自己心的皈依。





张行健:难忘李家坡

发布时间:2024-12-11

原创:张行健;编辑:欧阳靖雯


难以忘怀的李家坡,难以忘怀的李家坡乡亲,还有我住过的驴圈改成的小土窑,在遥远的平阳府里,我向你们深切地祝福。





钟兆云:堪寻处,唯有故乡的源头

发布时间:2024-12-20

原创:钟兆云 编辑:周涵维 陈艺娇


故乡属于远行者,属于离开故乡的人,这世间唯有故乡无法告别。





曹征路:写“人口的大多数”

发布时间:2024-12-28

原创:叶青 编辑:巩淑云


他的一生丰富多彩,用写作见证并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以知识分子的目光温情注目时代变革中的“人口的大多数”。


零度往上
在他们身上,看见我们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