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二十四节可以说是时间的一把尺,物种的习性跟随自然的节律产生变化,节气也深深影响着生物的时钟。
身边草木虫兽,皆是自然的使者,传递着周围环境的讯号。劲草嘉年华和伙伴BetaLabo带你一起,趣味认识二十四节气,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翻开隐藏其中的小秘密!
小暑,意味着气温逐渐攀升。关于蟋蟀,《诗经·七月》曾有描述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诗中的八月是夏历六月,即小暑时节,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和我们人类一样,躲避着热浪。这些会发出“唧唧吱”声的小家伙曾是很多人的童年夏日回忆!
蟋蟀,这个宇宙间的小小生命看似微不足道,却有着极为灵敏的知觉。那么,他们为何要冒着风险发出鸣叫呢?
不想动......好想像小蟋蟀一样躲在凉快的墙根儿下!
尽管《月令》中称小暑为“热气犹小也”,但此时三伏天的炽热已初露端倪。正如俗语所言:“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随着温度升高,一类我们熟悉的小昆虫正在砖瓦土块下安静地度过最后的若虫期,准备在夏日放声鸣唱。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小暑二候,蟋蟀居壁。”
二十四节气「小暑」中的「二候,蟋蟀居壁」
「小暑」
二候蟋蟀居壁
本月明星物种:蟋蟀
警觉的草间歌者
蟋蟀,在北方俗称蛐蛐儿,是直翅目、长角亚目下蟋蟀科昆虫的总称。全世界已知约有2500种,我国分布约150多种。
虫冉画的这种名为“黄脸油葫芦”,在我国十分常见。它浑身油光锃亮,额前还有一对威武的浅色“粗眉”,在某些地方也被称为眉纹蟋蟀。
黄脸油葫芦的一对立眉好像怒目阎魔,在日本被叫做“阎魔”蟋蟀。它学名Teleogryllus emma中的“emma”就是日文“阎魔”的发音
来源:MDFIDF
虫圈好声音
蟋蟀的鸣声婉转清脆,早在唐代就以“鸣虫”之名赢得宫廷嫔妃的喜爱。
你还记得蟋蟀的叫声吗?先来欣赏下这首小情歌吧~
来源:hobby video creator
蟋蟀“唱歌”不靠声带,而是靠翅膀摩擦。蟋蟀的右前翅背面有一段锯齿状的翅膜,称为“音矬”;左前翅背面则有一片硬刺状的翅膜,称为“刮器”。当蟋蟀张开翅膀左右迅速摩擦时,“刮器”划过“音矬”,发出声响。
前翅背面的音矬(file)与刮器(scraper)
来源:Deep Look
蟋蟀发声时,以我们肉眼难以看清的速度迅速摩擦双翅,形成了清脆的声响
来源:Deep Look
蟋蟀的发声原理类似小时候玩的蛙音筒,轻轻一刷,呱~
来源:Meinlcomua
在自然界,像蟋蟀这样富含蛋白质的小家伙有个“好声音”可并不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毕竟有不少鸟类盯着它们垂涎欲滴。那么,蟋蟀为什么还要冒险唱歌呢?答案很简单:为了找对象!
只有成年雄性蟋蟀会发声来吸引雌性。雄性的前翅因具备发声器官,纹理相对复杂;相比之下,雌性的前翅则平滑得多。
雌性(左)前翅背面不具备发声结构,纹路规则
雄性(右)前翅纹理就有些“潦草”啦
来源:Deep Look
尾“观”六路,腿“听”八方
由于鸣声可能引来天敌,蟋蟀需要高度灵敏的感知系统,才能在关键时刻保住小命。
蟋蟀的触角是它们主动探索环境的利器。通过灵活转动触角,蟋蟀可以扫描周围空间、识别障碍物,并感知同类及潜在的捕食者。
这一对接近体长的触角也是它们所属的“长角亚目”名称的由来。
蟋蟀的触角像一对雷达扫描仪,不停转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来源:Deep Look
在蟋蟀腹部末端还有一对形似触角的长须,这是它们的“尾须”。当有天敌靠近时,尾须能感受到四周气流轻微的变化,并发出神经信号,刺激蟋蟀朝相反的方向迅速逃离。
尾须表面覆着细毛,气流会使毛毛摆动,从而激活蟋蟀的感觉神经元
来源:Hiroto Ogawa
雄性蟋蟀有两根尾须,在北方方言中俗称“二尾(yǐ)儿”;而雌性蟋蟀除了尾须外,还有一根长长的产卵器,看起来像有三条尾巴,被称为“三尾儿”。记住这些形象的称呼,就能一目了然区分出它们的性别啦。
尝试分辨一下蟋蟀的雌雄吧(小提示:可别把雄性长长的后翅认成产卵器啦
来源:村松佳優
雌性蟋蟀利用针尖一样的产卵器,将卵藏入土中
来源:Ninja Pon Taro
此外,在蟋蟀两条前足的胫节上,内侧和外侧各有一个小孔,被称为“听器”,相当于人类的耳朵。
小孔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膜,外界的声响会使薄膜振动,蟋蟀的感知器官再将这些振动“翻译”成它能理解的声音信号。
蟋蟀:好像有声音?伸jiǒ听一下!
来源:村松佳優
由于这层薄膜对震动极为敏感,所以想要悄悄接近蟋蟀不被发现可没那么容易。试图捉过蟋蟀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每当听到它们的鸣声企图靠近时,声音就会戛然而止。这就是我们脚步带来的震动,使它们感到了威胁,因而立即闭麦,隐藏踪迹。
自然的乐章
夏季的夜晚仿佛是一场热闹的演奏会,不只是蟋蟀,各类鸣虫都会用其独特的方式和美妙的情歌为我们带来一场特别的演出。
收藏这张小暑节气卡,趁着夏夜外出漫步,细细聆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吧。
本月「小暑」纪念卡片+限定贴纸来啦!
本期问题是:
看完文章的你有思路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ᴗ<✧
特别致谢
科学审核:单少杰
生态学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活动主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
撰文 | 海兔
版面编辑 | 多肉、海兔、虫冉
转载|劲草嘉年华
本文转自公众号:BetaLabo
你可能还想看:
二十四节气|小麦:锋芒毕露的演化赢家
二十四节气|螳螂:自然界的隐形杀手
点击阅读原文,捐赠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