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华容县团洲垸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绿油油的油菜铺向远方。
天依然冷。洞庭湖吹来的风,直往团洲垸内灌。光秃秃的杨树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去年洪水侵袭留下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油菜长得蛮好!”地里,油菜密密麻麻,叶子有巴掌那么粗大,高的已及膝,未见病害。来自湖南省农科院的20多位专家俯身细看后,连连赞叹。
2月8日,正月初九,距离省农科院新年上班还有4天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带着农科院的20多位专家到团洲垸开“新春第一会”,看油菜长势,规划今年农业生产。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阁辉参加。
“美中不足就是太密了。”柏连阳院士说,去年播种时气候太干燥,担心不出苗,为保险起见就重复播种,没想到长得这么好。
现场有专家称,密是密了些,但今年的油菜花肯定好看。这成片3万多亩油菜花海,要是能举办油菜花节,也能给农民增加不少收入。
有专家表示担忧,密度太高导致田间通气性差,后期气温上升,雨水多,田间湿度大,病害也易多发。大家商量认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间苗,并及时做好菌核病的防控。
如何间苗?柏连阳院士随手折下一枝油菜薹,直接送进嘴里尝了一口:“嫩,甜,好吃!”他提议把间下的苗作菜薹卖,既能增加收入,还能保证油菜产量,省农科院带头采购。一亩地至少可以抽400公斤菜薹,按照2元每公斤的批发价,每亩能增加800元收入。
“那真是太好了!省农科院不仅提供免费种子,还帮农民卖菜。”华容县委书记陶伟军对农科院专家表示感谢。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多种售卖方案。
看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柏连阳院士充满期待,期望将团洲垸打造成“大农科院”管理体制改革后,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并将其打造成全国样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柏连阳
一年之计在于春。种什么作物、什么时候种、品种如何搭配,5万多亩地的规划是省里专家和华容县委、县政府今天开会的主要目的。
“去年下半年,柏连阳院士带着专家们,7次来团洲垸指导灾后农业生产。”华容县委副书记张岳平说,县里根据省农科院专家指导,初步制定了2025年团洲垸农业生产规划,其中水稻3万亩、大豆1.2万亩、棉花1万亩,复种油菜3.2万亩、芥菜1万亩,渔业特种养殖0.5万亩。
现场,省农科院专家们各抒己见。“1万亩棉花,我们的技术和机械能否跟得上?”“种这么多大豆,效益如何?”“水稻种得好,农民也能挣钱,要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之间取得平衡。”“招商引资有难度,可以培育本土农业企业。”“农产品要卖好,首要就是选择好品种、确保高品质。”“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问题,还要细化。”……
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陶伟军、张岳平现场提出请求,希望省农科院成立专班、加大规划指导力度、省市能将团洲垸纳入今年全省油菜花节主会场、在招商与项目建设方面予以支持。
“今天我们农科院的领导都来了,那我们就现场办公。”柏连阳院士表示,将联合市县成立湖南省农科院团洲垸现代农业研究院;县里列出技术攻关清单,省农科院全程深入指导;派专家组指导当前春耕农业生产,尽快完善团洲垸农业生产规划。
田野上,春潮涌动,零星有小片油菜花开。大家加快步伐,向着花开灿烂处走去。
来源:华容新闻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