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在人物塑造和情感渲染上凸显力量

文摘   2024-12-01 11:42   湖南  

编者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近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在辽宁沈阳举行。国旗为盖、军机护航,43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历经70余载,以国之名,回归故土。也就在当前,备受关注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引发了大家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的深情回望,激发了人们对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思考。这些无不表明,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越来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铭记英烈事迹、奋进新的征程,便是对志愿军烈士最好的致敬。



音乐来源:张杰


图为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曹舒昊 摄


与以往聚焦特定战役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不同,“志愿军”三部曲旨在从战争史的角度,通过影像全面展现抗美援朝的历史。今年国庆档,备受期待的《志愿军》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如约而至。这部作品不仅延续了第一部成功打造的叙事基调与人物故事,更在人物塑造和情感渲染上有了新突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志愿军》系列电影以其新主流大片的叙事手法,不仅丰富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影像,更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英雄精神的桥梁,激发人们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思考。


从《志愿军:雄兵出击》到《志愿军:存亡之战》,《志愿军》系列电影的延续性体现在对抗美援朝精神一脉相承的刻画与弘扬上。这两部影片沿着真实的战争史进程推进叙事,第一部主要围绕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展开,第二部将叙事推进到了第五次战役,尤其对铁原阻击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在这场持续12个昼夜的存亡之战中,志愿军第63军的2.5万名战士对抗约5万名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取得了这场事关入朝志愿军生死存亡的阻击战胜利。这种叙事方式使观众深入了解到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战斗对抗美援朝战争全局的意义,从而对战争全貌有所了解。


2014年3月28日,搭载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延续和传承还来自电影中不同人物的成长过程,许多第一部中出现过的人物在铁原战场重逢,他们的命运在新的战役中交织,而第二部中新加入的人物也与老角色互动,构成一组志愿军英雄群像,体现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保家卫国的不屈精神。如在第一部中作为彩蛋中的人物和配角出现的李想和李晓在第二部中成为主要人物。李想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营教导员跨过鸭绿江、来到战场,他与第一部中的志愿军战士一样,都抱着相同的家国情怀和坚定信念。而李晓也从一个懵懂女孩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她的成长历程体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这种人物命运的延续与人物自身的成长,不仅可以唤起观众对前作的记忆,还能为《志愿军》系列电影赋予一种史诗特征。


《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具有一种延续性,还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这主要体现在人物选择和情感表达上。相比第一部,第二部将更多笔墨投注在战争中的无名战士身上,让那些没有在历史上留名的年轻战士跃然于银幕上。创作者把他们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交融,使观众既能感受到战争场面的宏大,又能了解普通角色内心世界的丰富。这样的处理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同时,第二部还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多维度展现,在情感表达上有所超越。特别是影片着力刻画在战争的极端环境下,人物的恐惧、挣扎、坚忍、友爱等情绪情感。如创作者通过对战士们家庭背景、亲情关系的描绘,以及他们在战争中为了国家所做出的牺牲,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志愿军战士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力量。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在战场上的团聚,为战争增添了一份温馨;战士之间生死与共、相互扶持的真情,也让人感动不已。这种情感表达的细腻与深沉,使影片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具有震撼观众内心的感染力。


如果说《志愿军:雄兵出击》为观众铺展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深厚背景,为整个系列奠定了基础,那么《志愿军:存亡之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志愿军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所付出巨大牺牲背后深刻的情感力量。铁原阻击战作为第五次战役的关键一战,对于稳定朝鲜战场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历史能被影像镌刻,体现了当代电影工作者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致敬。


来源:光明日报
二审:伍安娜
一审:谌   宇
编辑:邝丽莎

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权威发布湖南退役军人工作信息,推广工作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回应社会关切,用心用情用力为全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