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冬的南北光景大有不同。东北暴雪寒潮已经下到发紫了,南方的温度也像过山
随着秋风的渐行渐远,落叶飘零,寒气逐渐弥漫,蛰虫也悄悄躲藏,我们迎来了冬季的门槛。自然界中的万物,都遵循着时令的变换,有序地展现着它们的生命力。
一、立冬节气与物候
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其物候变化也颇具特色。首先,水始冰,即气温逐渐下降,流水开始凝结成冰,但尚未达到坚不可摧的程度。
接着,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但并未裂开。最后,雉入大水为蜃,这里的“雉”指的是野鸡类的大鸟,它们畏寒,到了冬天就难以见到。
而“蜃”则是海边的大蚌蛤,其外壳的颜色与条纹与野鸡十分相似,因此古人误以为立冬时节野鸡会躲入水中变成大蚌蛤。
二、立冬时节的饮食调养
立冬之后,我们正式进入了冬三月。尽管南方可能依然阳光明媚,但夜晚的寒冷依然让人难以忍受。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在秋冬季节是向下潜藏的,收藏在身体内部。天气越寒冷,阳气收藏得越彻底,人体的根基也就越稳固。如果阳气没有收藏好,就会流失出去,影响身体的健康。
那么,如何帮助阳气收藏呢?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因此,肾阳才是一身阳气之本,是抵御寒冷、温煦身体的关键。如果肾阳不足,也会影响其他脏腑的阳气。所以,立冬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补肾阳为主。
1. 茴香暖胃汤
厨房中的调料如小茴香,就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小茴香主打对付“寒”字,对于因天气突变而导致的腹痛、遗尿、宫寒等问题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制作茴香暖胃汤时,只需将小茴香和红糖一起煮沸即可。小茴香归脾胃经,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同时还归肝、肾经,对于肾阳不足的遗尿、女性痛经等问题也有帮助。
2. 白萝卜羊肉煲
立冬时节,喝一碗鲜美的羊肉汤也是不错的选择。羊肉性温热,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的功效。而且羊肉的脂肪含量较少,肉质细腻,富含优质蛋白,易于消化。与白萝卜搭配,既能中和羊肉的热性,又能起到润肺、消积化痰的作用。制作时,只需将羊肉、白萝卜、生姜等食材一起煮沸,调味后即可享用。
三、立冬时节的生活指南
1. 锻炼膀胱经
冬天锻炼膀胱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膀胱经是抵御外界风寒的天然屏障,也是寒湿最容易潜藏的地方。锻炼膀胱经可以提高肾功能。推荐大家练习燕子旋窝式易筋经,此式可以增强膀胱气化功能,缓解膀胱气化失司造成的小腹胀满等症状。同时,通过筋膜层面的整体性锻炼,还可以调理筋膜所至的头面五官、颈项背及下肢病症,疏导全身气机,提升阳气。
2. 按揉太溪穴
冬季养肾阳还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具有滋肾阴、退虚热、壮元阳、理胞宫、强腰膝的功效。按揉方法很简单,只需用拇指指尖按揉太溪穴3~5分钟即可。
这个穴位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心悸失眠、腰膝冷痛等问题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则养堂这边将会进行删除。
电话:13031120358(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