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红时,朔风起时,雁南飞时,时间的脚步也走到了2024年11月8日,第25个中国记者节如期而至。
这是一个最不像节日的节日,因为今天“主角”仍然在现场,或拿着话筒或举着相机,或凝神笔端或敲击键盘,像一年365天的每一天。这是一个不分淡季旺季的职业,永远神经紧绷,永远箭在弦上,时刻保持起跑的姿势,因为新闻可能发生在饭点,在午夜,在写这篇文字时,一年365天的每一刻。
这就是记者的日常。我们的前方就是新闻的现场,步履不停,是因为时代的呼唤,民众的悲欢。我们的前方也可能是社会的暗斑,阳光的背面是阴影,光鲜的背后也折叠着不堪。我们拼尽全力,无限抵达事件的真相,我们紧握的笔,就是历史的注脚;我们高举的镜头,就是时代的追光。
时代的巨轮不容分说,拽着每个人踉跄向前,人类突然就站在了人工智能大爆发的前夜,大数据可能“比你还懂你”,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新媒体千帆竞发,质疑声此起彼伏,媒体的边界扩充再扩充,记者的涵义延展再延展,众声喧哗中,我们从“无冕之王”变成了“新闻民工”。“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新事物必然层出不穷,技术的轰炸也没有取代这一行业,却培养出更加多才多艺的记者。因为技术迭代的过程,同样需要被记录。因为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记者笔端磅礴的力量,源于对每个生命的深切关怀,这是字节的拼凑和冰冷的算法无法替代的。追随记者的文字和镜头,你可以倾听一代人的爱与愁、思与想,看到家与国、个体和社会的共振与脉动,你甚至发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原来都与我有关”。
文明因为记录而得以延长。作为职业的记录者,记者的重要与伟大,皆在于此。而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亦被时代所记录。我们为所经历的时代写下了真实的底稿,我们的名字也被标注于历史的档案之上。历史是昨天的新闻,百年以后,当后来者打开尘封的时间合订本,凭借那些或长篇或短小的文字了解这片土地上的前尘往事,我们的名字也赫然在前。时间是最客观的标尺,被文字或镜头背书的事实真相,也会为记录者背书。这就是记录的意义,这也是记录者的价值。
文章千古事,生命弹指间。真实的力量可以穿透时空,弥补生命短暂带来的遗憾。那么今天的我们,打捞每一个沉没的真相,重申每一个忽略的常识,写好每一篇手中的稿件,便是对生命和理想的致敬。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头顶的星光,那是心中不灭的新闻理想,哪怕只余一点,也足以照亮前行的征途、脚下的河山。
《常德日报》2024年11月08日08版
终审:鞠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