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终于清了——渝北法院小切口案例再次登上最高法院专栏

政务   2024-11-06 17:10   重庆  


▲最高法院“法官手记·做实‘公正与效率’”专栏刊载渝北区法院民生小案例


“戴法官,谢谢你,最近我家附近的环境整洁多了,我和老张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真的太感谢了!”


近日,我接到了申请执行人老王打来的电话,言语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之情。


原来,年近六旬的老王和隔壁老张,曾经关系融洽,经常互相帮忙,是小区里人人称道的好邻居。然而,一年前,老张在自家楼道门口堆放了许多杂物,影响了老王一家的日常出入,双方由此产生矛盾。两家人为此多次争吵,也寻求物业解决,但始终毫无结果,最终闹到了法院。经过法院调解,老张答应尽快清理杂物并向老王道歉。但一段时间过去后,杂物依旧堆放在原地,老王不得不申请执行,案件就到了我的手中。



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我决定前往现场解“难题”。


“法官,你看嘛,这么点小事,他却一直拖着不解决,我每天进出家门太不方便了。”一见到我,老王情绪就激动起来。


“这大热天的,您别着急上火,我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您先消消气。”随后我来到老张家,查看杂物堆放现场。


“张叔叔,您和我父亲年龄相仿,我就以晚辈的身份和您聊聊吧。”在老张家,我诚恳地对他说道。


一声“叔叔”,让本来有些抗拒情绪的老张态度缓和了许多,他向我说出了自己的难处:“法官,不是我不搬,主要是因为这些杂物都是家里一些舍不得扔的旧物件,一下子我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去,而且我年纪大了,搬运起来也确实吃力。”


在与老张的交谈中,我察觉到,老张的“心结”不仅仅是他说的原因,更多的是他觉得老王的态度咄咄逼人、过于强硬,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叔叔,咱们得来回想,不仅要考虑自己,还得考虑他人。这些杂物一直堆放在这里,确实影响他人出行,不仅影响邻里关系,也违反小区的管理规定。您们这么多年的老邻居,平时相互帮衬,处得多好呀,为了这点旧物件,伤了邻里情,实在是不划算呀!”


我从多年的邻里情切入,充当起“调解人”,劝导老张多站在老王的角度考虑问题,珍惜彼此多年的邻里情分。听了我的话,老张陷入了沉思。


“叔叔,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一起找个合适的地方,把这些杂物安置好,也可以找小区物业帮忙想想办法。以后大家还是好邻居呢。”我继续劝解道。


自知理亏的老张沉默不语,我趁热打铁:“要是法院真的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小区的业主议论纷纷,让人看笑话,到时候您脸上也无光呀。您放心,王叔叔那边我已经沟通好了,搬运杂物的时候我们一起帮忙,您觉得怎么样?”


终于,老张点点头,同意了。两天后,两位邻居和小区物业一起找到了个合适的杂物存放点。



搬运当日,老张和老王凑到一起,还是有些别别扭扭,谁都不太愿意主动搬运。我索性自己动手,和物业人员一起帮忙整理物品、搬运杂物。忙活了好一阵子,杂物才清理完毕。


此时,老张和老王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辛苦法官了。”


离开时,我对他们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两位邻居这么多年,为这点事情闹矛盾,实在是不值得。邻里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破坏了多年的感情啊。以后大家还要继续做邻居呢,互相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老张和老王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不愉快也烟消云散了。


楼道终于清了,老邻居又和好如初。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转变感到高兴。秉持“如我在执”理念,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用真心真情既解“事结”更解“心结”,让执行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