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
柳琴戏:原称拉魂腔、拉后腔、拉呼腔等,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1953年,在徐州市柳琴剧团建团前夕,经有关领导和专家共同研究,决定根据其柳叶状的伴奏乐器,把它改称为柳琴戏。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可了这一名称,正式把它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
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
“太平歌”
“拉魂腔”
据说在明末清初时,苏北海州等地的民间流行着两种曲调,一种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农民为了抒发喜悦之情,根据当地所流行的秧歌、号子,创造出一种叫“太平歌”的曲调。
另一种是当地的猎户们在狩猎之余,根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并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叫“猎户腔”的曲调。
后来,当地的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邱老、葛老和张老,把“太平歌”和“猎户腔”糅和到一起,并不断地加工润色,再把当地的民间传说编成易于演唱的故事,进行演唱,从而形成了“拉魂腔”。
流布区域
柳琴戏主要的流布区域是苏、鲁、豫、皖接壤的黄淮海地区,即山东的济宁、枣庄、临沂,江苏的徐州、宿迁、淮安,安徽的蚌埠、宿州、淮北、滁州以及河南商丘与山东、安徽接壤的永城、夏邑和虞城几个县(市)。习惯上把它分为东、北、中、南、西五路,其区域大致为:
东路:山东的临沂、苍山、郯城和江苏的海州、新沂、淮安等地。
北路:山东的济宁、滕县、邹县、微山和峄县等地。
中路:江苏的徐州、铜山、邳县、睢宁、泗洪、宿迁等地。
南路:安徽的淮北、宿县、灵璧、泗县、蚌埠、五河、凤阳、明光、滁州等地。
代表作品
北路:《拦马》《打干棒》《老少换》《大花园》《王定保借当》《捆被套》《郭大姐算卦》《王二姐思夫》等。
中路:《铜台会》《王华登基》《大上寿》等。
南路:《三蜷寒桥》《绣鞋记》《琵琶记》《四告》等。
西路:《莲花庵》《东回龙》《西回龙》《薛仁贵和柳迎春》等。
9月23日(周一)晚19:30
大型现代柳琴戏《杜长胜》
即将登陆金湖文化艺术中心
点击海报了解更多剧目详情
- THE END -
Performance etiquette
观 演 礼 仪
1. 观演期间,请您提前30分钟入场检票,以免因等待时间较长,影响您的观演。
2. 迟到观众请在等候区等候,待幕间入场就近入座。
3. 一米一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剧除外)。
4. 观演时请保持安静,勿大声交谈、接打电话。
5. 请勿摄影、摄像,严禁使用闪光灯。
6. 请勿将食品、饮料和会发出声响的物品带进场内。
7. 谢幕时请您热情鼓掌,不要提前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