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七夕节最早叫作“乞巧节”或“女儿节”。妇女们在这一天相约,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祈求得到智慧,变得心灵手巧。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元,丰富于明清。从宋代起已将七夕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娱乐性及商业气息突出,节日气氛达到顶峰。并且摆脱了以往以“乞巧”、“祈星”为主的单一形式,具有多元复合节日的性质,形成了高度大众化、娱乐化、商业化跨越阶级、性别、民族和地域的节日盛况。
乞巧图卷(部分)
明代 仇英
27.9×388.3cm
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诗经·郑风·溱洧》
古时就有赠花以表爱慕之情的习俗。“折花”、“攀花”等词汇,也常出现在表达暗恋或思念之情的语境中,反映了古人的浪漫情怀和爱情观。虽然古代赠花的种类和现代略有不同,但都是人们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传递着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古人送花常见种类
鸢尾花,花型与梁祝化蝶的经典故事形象相似,故称为爱的使者。七夕将至,娄老师将现场教学制作皱纹纸鸢尾花,带大家感受纸艺手工的乐趣。七夕情满,以花为礼,手执鸢尾,情意绵绵,共度佳节。
授 课 教 师
娄 敏
201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从事教育行业十余年,曾多次负责组织大型手工艺制作活动。目前从事手工艺相关教学。
扫描二维码报名
活动时间/DATE
2024/8/10
下午14:00-16:00
活动地点/LOCATION
宁波美术馆二楼中央厅电梯厅旁休息区
名额/QUOTA
20位
活动会用到的工具比较复杂
制作难度较高
建议12岁及以上的观众报名
注:迟到10分钟将视为自动放弃名额
编辑 | 徐良 鲁逸迪
初审 | 孙周
终审 | 江宇华